为彰显成都生活美学,提升市民对城市文旅深度感知体验,增强全民对城市建设的认同感与参与度,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百万市民游成都活动”,今日迎来活动开展的第三天。来自各地的市民汇集到兴隆湖畔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展厅,参观体验未来成都的生活美学。
四个主题厅,领略成都未来之美
展厅共分为起、承、转、合四个主题厅,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展现成都新经济发展态势、城市创新氛围、新兴产业实力及市场主体潜力,市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进行参观。走进展厅,一面成都市地图形状的LED屏立即吸引了所有参观者的注意,屏上展示着“发展新经济,创造新动能”新经济主题词以及成都新经济宣传视频,表现出成都开放、包容的新姿态。
以“承”为主题的展厅,用图文的形式展示了中央关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市发展新经济的实践探索。展示厅分别从我市新经济的发展历程、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五大发展路径、六大经济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的发展理念、形成的“7+N”新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等四个板块进行详尽介绍。
在“转”主题展厅内,由智慧家庭、健康社区和城市出行三组生活场景构成,以“家庭—社区—城市”为线索由点及面地串联起日常生活中的新经济场景。其中,一台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参观的市民们的注意,TA用风趣的语言与机智的对答博得现场众多市民的好感,吸引参观者纷纷上前与他进行交谈。大多市民表示对于新型智能家电感到新奇,同时对于成都的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以“合”为篇章的最后一个展厅,最大的特色就是为参观者打造了裸眼3D数字影院,通过一部基于对未来畅想的微电影,让参观者领略到成都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与向往的不懈努力,还能让参观者展望成都新经济的明天,留给他们遐想的空间。
“传统文化需紧跟时代步伐,从而实现突破”
参观过程结束后,京剧艺术家崔伟杰表示,在参观了成都新经济研究院展厅后,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油然而生,对于成都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在谈到传统文化和新经济融合的方式时,他认为我们的传统艺术要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需要将传统文化艺术和城市发展进行有效融合,从展现形式、推广方式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
据了解,“漫游新天府,感受新成都”百万市民游成都活动还将携手成都市民继续走下去,丈量城市风景,体验城市温度。活动线路包含徒步、骑行、公交、大巴、地铁、自驾等出行类别,拥有五大线路主题和三大特征性点位,将会持续介绍百条线路信息,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文旅慢游线路指南,彰显城市生活美学,打造成都旅游新名片。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闫宇恒
编辑:刘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