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且行篇李宗明难忘的旅程二放飞童心
TUhjnbcbe - 2022/10/3 17:32:00
次日阴天有小阵雨。晨9时我们在先武大哥的带领下,驱车前往面对邛海,坐落在泸山北坡上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参观。我们抵达时,阵风裹挟着霏霏细雨,执拗地抚摸着我们的面颊,拍打着我们的衣衫。四周的山林经雨水冲洗后,愈发显得苍翠葱郁。不远处浩瀚的邛海上空,淡淡的雨雾正在优哉游哉地飘荡着,把这颗川西高原上的明珠装扮得既安详又神秘。我们站在那广阔的平台上合影留念后,信步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占地45亩,总面积超过平方米的展厅分为富饶美丽的凉山、历史悠久的民族、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伟大的民主改革四大部分,共设有社会生产力、等级和阶级、家支习惯、婚姻家庭等八个展厅。我们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仔细观看了八个展厅的全部内容后,对凉山彝族的风俗习惯和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走出博物馆时,我旁边的岸国弟驻足端详了博物馆的牌子一阵后,若有所思地自语道:“把牌子改为‘凉山历史文化博物馆’可能更为恰当些。”就博物馆现阶段展出的内容而言,我觉得岸国弟的见解非常正确。正午时分,我们找到了小瑭从“美团优选”中选定的那家食客评分较高,距邛海不远的“冕宁土菜馆”。落座后,晓为姐和融融立即拿起菜谱为大家点菜。事实证明,她们两位都是资格的“高点”,选定的菜品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很实惠,10多个菜人均才投30多元,我们都吃得很满意。事实再次证明: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这家餐馆之所以能获得食客们的高评分,盖因其注重诚信经营,服务热情且收费合理。餐毕小歇片刻,先武哥又带领我们从核桃村进入面积达两万亩的邛海湿地公园参观游览。这片迄今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不愧为西昌城的肺,邛海的净水器。正是这片广袤的湿地,为现在的西昌城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把邛海早年的浊浪改变为今天的碧波。进大门时,我见显示牌上告知当日进入景区已有人次,有些担心景美留影之处,会像其他旅游景点那样人满为患。先武哥听我道出顾虑后笑道:“宗明,从这里环绕邛海一周是35公里。这么大一座公园,即便上万人同时进入都不会打拥堂。千把人走在里头,完全就是‘人迹罕见’。”正说着,密实的雨点又飘洒下来。我举着雨伞将信将疑地进入景区后,刚开始还看见有几波游客在海边或树林里照相,待往纵深行进一阵,走上那曲曲弯弯,犹如彩练般飘向远方的沿海栈道,前后就只有我们一行再无别人。向来幽默风趣的岸国和贵宝两位兄弟身处这辽阔幽静的美景里,不禁心旷神怡,大声笑道:“我们今天算是享受国宾待遇了!你们看周围好清静啊,完全就像清了场一般!”谈笑之间,我们来到与邛海碧浪亲密接触的金鳞沙滩。广阔的沙滩上,仅远处有七、八个年轻人嬉笑着在拍摄视频或摄影。我们的特邀嘉宾马王老师,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面对这如眼波的碧水,似眉峰的青山,及细雨斜风下柔软的金沙滩,她顿时来了创作灵感,招呼我们聚到一块儿,都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真性情,或跳舞,或抛沙,或挥舞雨伞,或纵情歌唱,咋快乐就咋玩。就在我们忘掉年龄,放飞童心的顽耍中,一段段值得珍藏的抖音短视频,已经忠实地记录下我们这帮老顽童的一举一动。临行前10多天,我曾在群里提议到西昌后,晚上如有空闲,大家可以自献才艺,为我们的旅途增添色彩。我当时表示自己愿用口琴吹两首曲子。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性格豪爽的贵宝弟竟然把我的提议牢记于心。此时在大家的欢唱声中,来点乐器伴奏岂不是锦上添花?贵宝于是冲我喊道:“宗明大哥,你的口琴喃?快拿出来吹嘛!”我这把口琴是当知青第二年买的,至今已有51岁。除个别音有故障外,其他完好无损。我从挎包里拿出口琴后,思绪飞回到49年前我在矿山加入共青团那个夜晚。那夜我面对栗子坪矿全体共青团员,吹奏了一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博得大家热烈的掌声。眼下我故伎重演,再次吹起了这首节奏明快,豪情奔放的曲子。没想到晓为姐、贵宝、岸国和李顺玉老师他们都能唱这首歌,这让我备受鼓舞,吹得越发扎劲了,一曲终了又来一曲,老歌如“绿岛小夜曲”、李叔同的“送别”;新歌如“鸿雁”、“天边”。亲密的同伴们则不是跟着曲子一展歌喉,就是踏着节拍手舞足蹈,就连老成持重言语不多的模范教师定泽兄,此时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们这边的载歌载舞,竟然让不远处那群男女青年自愧不如。他们收起了自己的把式,纷纷走到我们跟前,甜笑着竖起大拇指,这让我们喜出望外,心中则是满满的成就感。待再次走上连接绿水青山的沿海栈道,余兴未了的我们又唱起了青少年时代爱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哎哟,妈妈》等欢快的歌曲。颇有导演风范的马王老师把镜头对准我们,指挥大家摆好队形,举着各色雨伞在行进中或放声歌唱,或随性表演,把当日这段欢乐幸福的时光,利用到了极致。暮色苍茫时分,我们踏着湿漉漉的路面,走进距我们住处不远的另一家“冕宁土菜馆”,叫来一桌佳肴,打开自带的茅台美酒犒劳自己,并举杯共贺我们再回青少年的这一天。

作者简介

李宗明,年2月9日出生,四川省商务厅退休人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金牛作协会员。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成都晚报、四川日报、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发表小小说、散文、译作等20多篇,计10余万字;在国际市场杂志、经济日报、国际商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计20多万字。退休后,写有60余万字16个题目的自传体系列文章,其中《我的大学》于年被成都大学校刊连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且行篇李宗明难忘的旅程二放飞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