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建设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成都这么做
TUhjnbcbe - 2022/9/22 20:23:00
北京中西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273.html

今年1月,成都荣获“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等四项大奖摄影孙琳

今年1月,中国开放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暨第八届环球总评榜发布典礼上,成都荣获“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等四项大奖;年12月,福布斯中国发布最新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成都排名由年的第12名大幅上升至第6名,成为新上榜前十的城市之一;年12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撰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中,成都排名第六位;年10月,《年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产业发展调查报告》发布,成都连续第16年再获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美誉;年4月,成都第三次位居《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新一线城市榜首……

从唐代“扬一益二”的商业美谈,到如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这座自古因商而立、因商而兴的城市,正着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今年1月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是将年全市工作的主题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提出把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作为成都宣示以更高水平开放走向世界的号召力,作为赢得全球投资者的生命力。

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便利化:96家企业被授予“总部企业”称号

家首店入驻、20家新零售品牌落地运营、全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1.87万亿元,增长28.5%、国际一线品牌数个,引进量西部第一,全国第三……一连串的数据表明,年的成都正在以更加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聚焦世界的目光。

增强现代服务业是营造舒适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之一。记者了解到,年,成都市现代服务业支撑增强,增加值增长9.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去年,成都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消费场景建设和消费业态提升,出台了《成都市商圈建设提升行动计划》、《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建设提升行动计划》等6个行动计划或工作方案,最终提升42个商圈、63个特色商业街区品质。年,成都以IFS、太古里等高端商业综合体为载体,积极引进国际品牌旗舰店、特色主题店、全新概念店,增加中高端产品服务供给。目前,我市国际一线品牌数达个,引进量西部第一,全国第三。

不断提升成都总部经济辐射能力,能够释放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去年12月,年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暨首批总部企业授牌大会上,新希望集团公司等92家企业和四川深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分别被授予年成都市第一批“总部企业”和“成长型总部企业”称号。按照成都市*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支撑若干*策措施的意见》,他们可以获得包括资金奖励以及人才、用地、融资、税收等各方面的*策支持。这也标志着成都在树立行业标杆,吸引项目集聚,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构建总部经济生态圈,推进“总部成都”建设,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市场化:自贸区探索形成多个改革实践案例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新优势,成都也一直在努力。目前,成都自贸试验区已经累计探索形成多个改革实践案例。其中,“‘首证通’行*审批改革”获中央改革办肯定并向全国推广,“‘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中欧班列“集拼集运”、“公证最多跑一次”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采纳拟在全国复制推广……根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制度创新指数评价报告,成都区域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排名首位。在*务服务环境优化上,成都持续深化行*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务服务实现一窗式、一站式、一号式办理,85%审批事项“仅跑一次”,9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解决民营企业痛点难点,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之一。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土壤。年11月,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并出台了“成都民营经济25条”。大会提出,要准确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性变化,牢牢把握“精准”原则、坚持“实效”标准,主动对接不同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全面构建全生命周期*策体系,加快形成企业梯次发展、竞相跨越的良好格局。“成都民营经济25条”更是真金白银,干货满满,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是4个“亿”,即:设立亿元应急周转基金、设立规模亿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亿元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基金、设立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

建立公平公正稳定营商环境:加强对企业产权和财产权的保护

近年来,成都的发展受到各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设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成都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