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挡土墙、下沉式花园墙体等有压顶石的部分应设置滴水线(槽),防止雨水流挂现象发生。
、硬底人工水体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汀步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无法满足此项要求的区域应设置安全护栏。
、景观小品等室外构筑物应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变更结构尺寸。
、泳池、水景(系)内马赛克等饰面材料铺贴应采用专用粘结剂,基层防水应采用水泥基防水砂浆,泳池内侧严禁使用柔性防水材料。
、泳池溢水口格栅应采用不锈钢、花岗岩(背衬不锈钢)等材质,不得使用ABS塑料等易老化、断裂材料。
、园林树种的选择应符合当地风俗习惯,规避禁忌树种的出现。
、景观工程绿化堆坡与铺装之间应设置有组织排水系统。
、垃圾收集点和垃圾房等部位应设置有污水排放系统。
、室外砖砌体景观墙应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双面粉刷,结构与压顶石之间因模数产生的空隙,应使用防水砂浆处理后再进行饰面施工,以避免泛碱。
、多、高层公寓架空层非出入口部位(含单体周边)应设置绿化隔离带;
十、建筑规划设计
、项目规划方案和建筑立面图必须经过宋董评审。
、建筑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含规划总平面图、单体平面图、地下室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应经过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及专业公司评审。
、工程管理人员应参与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工程部经理应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工程人员应随身携带相关施工图纸进行现场管理工作。
、基坑围护设计和施工方案、桩基工程施工方案、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等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地下室应有墙体防结露(或防霉变)技术措施,其专项施工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所有室外防水专项施工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石材幕墙、玻璃幕墙、铝板幕墙等外墙饰面工程(含保温防水体系)应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并经过集团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铝合金门窗专项施工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精装修住宅及会所、宾馆等公共建筑机电设备配置设计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建筑“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技术设计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半地下室、地下室、架空层等部位精装修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阳、露台部位装饰面层施工应确保各道工序防水功能的可靠性,其防水专项施工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室内墙面装饰工程(玻璃或石材)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卫生间、阳台、露台等有防水要求部位,应编制防水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精装修施工项目应对施工单位进行重点部位施工(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影像)记录报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留档。
、住宅类精装修施工项目在大面积开工前,每个户型应提前施工一套样板房,并由项目公司组织集团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样板房评审。
、精装修施工项目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应进行三次(含)以上的蓄水试验,并做好过程影像记录。
、项目精装修管理人员应编制《一房一验方案》,并组织项目公司所有员工进行评审和学习。
、项目精装修管理人员应编制《一房一验》培训课件,并对销售、综管、工程、物管等部门人员进行二次(含)以上的培训。
、所有精装修施工项目应组织三轮以上《一户一验》工作,每次验收应做好过程影像记录,并拟定相应整改方案。
、景观方案、扩初图纸、施工图及施工图深化方案等各阶段设计成果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泳池防水专项方案、(沉降缝、虚实地基处)构筑物(含泳池)基础处理专项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室外景观墙等采用石材工艺的,其专项施工方案应经过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后方可实施。
十一.整体设计
.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
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同步完成景观设计公司的选择,使景观设计能尽早介入项目,为园区竖向设计、道路(尺度、标高、截面)设计、出入口设置、节点空间形式设计、建筑退让尺度推敲,自然河流利用、植栽资源利用等预留及创造优化条件。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
注重建筑设计与景观的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诸如架空层、单元出入口、下沉采光庭院等建筑和景观交接面处对景观的引入。
户型布局时要将大面积的户型布置在景观朝向良好的位置,户型设计要充分考虑主要功能房间朝向景观面。
.其他相关专业设计
注重灯光设计、标识系统设计、弱电系统设计等对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的补充。
十二.规划设计
.现状分析
1.1地块现状
(1)四至范围。
(2)地势平坦状况、自然标高与周边地势比较。
(3)地面现状:包括宗地内是否有山体、水渠、较深的沟壑(小峡谷)、驳坎、池塘及高压线等对开发有较大影响的因素,现有水系及植被分布。
(4)地下情况:包括管线、地下电缆、暗渠、地下建筑物原有桩基及地下建筑/结构等;地上/地下都要注意是否有受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及可利用的构建物等。
(5)土地的完整性:是否有市*代征地、市*绿化带、市*道路、名胜古迹、江河湖泊、零星用地等因素分割土地。
(6)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承载力、地下水位和抗震性等要求。
(7)平面地形图:标记四至范围、现状标高及相关数据。(附图说明)
地形地貌图:主要反映宗地地面建筑、河流、沟壑、高压线植被等内容。(附图说明)
地下状况图:包括地下管线、暗渠、电缆等。(附图说明)
1.2周边规划道路情况
紧邻地块的周边道路现状及规划发展:
(1)已建成道路的现有路幅、与宗地边界的关系(影响)、公共交通设施及路线情况(附现状照片——反映与地块的关系、铺装材料与现状)。
(2)规划中或建设中道路的现有路幅、规划路幅、规划实施的时间、与宗地边界的关系(影响)、公共交通设施及路线情况。
道路平面图:用于反映紧邻道路与地块的高差及衔接关系(附图说明)。
道路断面图:用于反映紧邻道路与地块的高差及衔接关系(附图说明)。
1.3项目地块的周边情况
(1)周边社区配套与环境(项目周边2m范围或以服务半径为依据)
1)?交通状况?教育?医院等级和医疗水平
?主要楼盘?主要商业和菜市场?公园
?文化、娱乐设施?银行?其他(必要时附照片)
2)交通状况示意图:包括现有和未来规划的交通状况
(附图说明)。
3)生活设施分布示意图:用于反映周边社区配套情况
(附图说明,必要时可附照片)。
4)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控规图、详规图:用于反映用地的发展规划前景和性质(附图说明)。
(2)大市*配套
1)供水状况:现有管线、管位及未来规划和实施时间。
2)污水、雨水的排放:现有管线、管位及未来规划和实施时间。
3)通讯:现有管线、上源位置、与宗地距离。
4)永久性供电和临时施工用电:现有管线、上源位置、与宗地距离。
5)燃气:现有管线、管径、上源位置、与宗地距离、接口位置。
6)供热及生活热水:现有管线、管径、上源位置、与宗地距离、接口位置。
7)周边配套调研图——说明上述配套管线的走向、容量和接口位置,及未来规划扩容和增加情况(附图说明)。
.对周边资源的优化
.1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在总体规划阶段,应考虑基地周边和基地范围内的山川、河流、绿地、地形变化等自然资源对园区景观设计、建筑布局、户型配置以及建筑风格形态等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有效的改造或提升,做到扬长避短,内外融合。同时,应对基地周边的道路两侧景观进行整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