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实践rdquo显成效,
TUhjnbcbe - 2022/7/7 15:30:00
1周前年5月,徐燕萍名师工作室与成都高新区“三名一特”工作室跨省结对,在人才+、学科+的基础上,实现地域+、资源+。两地打通地域界限,深入交流,互促成长,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度研究和实践。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观摩一下兄弟板块的成果展评活动吧!

“实践”显成效

“活动”促发展

成都高新区第三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为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区秉承以“团队、实践、特色、创新”为主线,以“重点培育、亮点推广”为措施,全面推进综合实践课程的特色发展。

年9月28日,成都高新区20多支中小学参赛队,多名师生齐聚一堂,参加了高新区第三届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活动。高新区综合实践中心组成员、特色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也参加了本次活动。省市及其它区县专家莅临现场观摩指导。

▲省市专家观摩指导

成果展示,百花齐放

高新实验中学的老师们带领高中生们给大家展示了《肩负重任,与时代同行——关于促进高中生主动完成青年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学生从完成青年大学习的情况出发,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存在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们决定开展校园活动。经实地考察与讨论,学生自主设计宣传册并拍摄宣传视频,进行推广活动。该课程全程由综合实践小组成员组织进行,极大的锻炼成员的综合能力,真正促进了学生了解*史进而自主完成青年大学习。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肩负重任,与时代同行——关于促进高中生主动完成青年大学习》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项目小组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对“剑南大道拥堵问题”进行考察探究,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相关访谈,运用都江堰“分流”的原理为缓解剑南大道的拥堵问题提出了初步方案。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所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得以运用的成就感,还增强了热爱成都、建设高新的主人翁意识。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对“剑南大道拥堵问题”的考察探究

芳草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调查,找到了自己课余时间的去处。通过走访教师学生和家长,制定出一些策略,找回了校内,校外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除老师和学生自己外,孩子们还发现有关时间支配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家长,家长和孩子的有效沟通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也有助于通过沟通找回属于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

▲芳草小学“时间都去哪了”

美丽的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才人辈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小泡泡们围绕蜀地文人开展自主探究,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创写儿童小说等综合实践活动,生动践行“发展天府文化,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使命。

▲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文人蜀地行”

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近柑橘,分组调研柑橘的历史来源及种类,调查柑橘的产地及经济效益,研究柑橘的营养价值与作用,制作柑橘创意手工作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孩子们完成了调查报告、创编了柑橘之歌、制作了沙盘模型、滴胶创意手工、还学做了各种柑橘美食,收获可多啦。这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更是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尚阳小学:“蜚声传天下,一橘倾天下”

成都高新和平学校进行了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共创微影,同颂*恩》。学校联合成都理工大学与锦城社区,拍摄了微电影《为*歌唱》。微电影的小主角从学校的多位男孩子里选拔产生,同时还有七十多位孩子也参与了电影拍摄。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接受了演员的职业体验,还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接受了*史教育。

▲成都高新和平学校:《共创微影,同颂*恩》

一根象牙,一把金权杖,一尊青铜大立人......成都蒙彼利埃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给我们展示了别开生面的古蜀文化探秘之旅。孤证不立、辩证思辨,学生们在搜寻和探索中掌握了更多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扎根天府,光耀中华。今天探秘的一小步,将来一定会是文化传承的一大步。

▲蒙彼利埃小学:《探秘三星堆之象牙的故事》

莘莘学子,容止治学,格物修身。参赛代表队的精彩纷呈的展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小学生的创新综合素质。孩子们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了具有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丰富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一直会努力探索下去!

专家总结,精准助力

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史玉副所长总结到:高新区综合实践成果精彩不断,师生们敢于结合教育实际,发掘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手段,学生和老师都获得了多元成长成才,综合实践课程的精彩舞台属于每一个奋进的高新人。

▲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综合实践教研员史玉老师作总结

成都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肖慧老师总结到: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为宗旨,拓展学生发展性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肖慧老师从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个方面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给了具体指导性的意见,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高新教育人受益匪浅,也给了我们做好综合化实践活动课程的肯定和信心。

▲成都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兼劳动教育教研员肖慧老师作总结

武侯区教科院综合实践教研员罗华老师在总结中提到:非常感谢每一位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孩子,给我们呈现了一餐综合实践活动的盛宴。希望我们永远带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感兴趣的问题,坚持实践、勇于面对问题和挑战,团结一致、努力去解决它。做一个主动探索者,一个主动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武侯区教科院综合实践教研员罗华老师作总结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名师工作室导师李春燕老师总结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难点。自己从08年开始带着学生做了十多年的综合实践课程,一路探索一路收获。但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更新观念,一定会让我们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丰富知识、锻炼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流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名师工作室导师李春燕老师总结

在总结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此次活动,专家提出了许多创新思路及宝贵意见,为我区今后在特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指明了方向。专家引领,拾级而上,希望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工作在高新区不断深入,落地生根。

百花争艳,成果突显

以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理念为根,以丰富的活动和比赛为缀。近两年,相关教师领导力提高迅速。团队成员分别获得:“国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项培训”优秀学员、成都市一师一优课优秀评委、成都市优秀成果展评指导奖、区际联动课堂展示优秀执教者等荣誉。

近两年,相关成果丰富。优秀成果分别在全国相关年会、市区级课程研讨会上展示。区域共征集优秀课例67项,其中区一等奖32项、二等奖35项,成都市特等奖6项、一二等奖22项。征集中小学优秀成果45项,其中区一等奖20项、二等奖25项,获成都市特等奖18人次、二等奖6人次。征集疫情优秀案例40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20项。征集中小学优秀课程项27项,其中区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征集说课案例24项,其中区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参评省、市“课堂教学大比武”优秀课例一等奖各1项。

▲学生们认真学习各代表队的优秀成果展示

一场精彩纷呈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现场展评活动告一段落!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探索与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一直会认真去思考、去挖掘、去践行,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坚信一定会硕果累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实践rdquo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