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文学第24期(总第期)
日间病房亲历记
赵云成
活了大半辈子,现在才听到了一个新名词——日间病房。前不久,夫人体检报告出来了,很不幸她患了胆结石。于是我们又医院复检,医生说要住院手术,摘除结石。就这样,我们成了该院普通外科日间病房的“客人”。
走进病房,只见宽敞的大教室似的病房里空空荡荡,几十个床位,每个病床用窗帘隔开,病员却只有五六个人。粗看上去,简直就像“走廊”病房或“医院”。护士告诉我们:“日间病房是个新生事物,是新成立的科室,但我们的医生护士却是一支有经验的队伍。”是的,在成都,医院,医院有普通外科日间病房。我的理解,所谓日间病房,就是住院时间短的病房,它的业务范围主要是肝胰腺病症、骨科内固定,化疗等。普通外科日间病房的出现也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啊!
主刀的李医生见我们似乎有一些疑虑,便又耐心地说道:“日间病房的好处多啊!病人快进快出,不需要排队等候手术,且可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住其他病房,一般要花一万六以上,在这儿一两天就出院了,有的甚至当天便可出院,费用只需不到一万元。”听了他的一番介绍,我简直惊呆了,不可思议,不敢相信。医院做个阑尾手术也住了十多天院啊!这胆囊结石手术,竟然这么快就可出院,太神奇啦!李医生又进一步向我们解释:“我们采用的是新的手术方法,即在腹部打三个小洞,一个观察点,两个手术点,病人创口小,疼痛少,恢复快啊!”李医生又拿出了一个前不久出院的老年病人的视屏给我们看。我们频频点头,但心里总有些不相信,不踏实。是真的吗?能办到吗?特别是我夫人,已是奔七(快七十岁)的人了,会有这样的奇迹出现吗?
说真的,我们还是老眼光,老观念,总以为一般的手术都要住个十天半月的院啊!事实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夫人这是二十几年后再一次挨刀,见识了新模式,这日间病房的厉害。当天,与我夫人一起做胆囊手术的有四个人,其他三人都是三十出头的青年。手术下来,就只输一瓶液,医生护士便催大家要下床锻炼。李医生一再强调:“活动得好,痊愈得就快!”过去是手术后不能喝水吃东西,现在却鼓励我们喝水进食。我们却对李医生找理由,讲条件,说上了年纪,不能与年轻人比,要慢慢来。李医生却说:“首先不要怕,要放下思想包袱,以心理带动生理。有健康的心态,恢复才快,情况就会好许多!”
果然,在医生护士的“驱赶”开导下,当天下午六点,就有一个急性的小伙子告别了病友,愉快而满有精神地出院了。第二天上午,另两名年轻人也高高兴兴地离开了病房。我们一起挨刀的都走完了,我老太婆观念陈旧,赖着不走多住了一天,我们方才顺利地办了出院手续。
这次住院,令我感动感慨的是,医院巴不得病人多住几天,多收钱,这里的医生(李毅主任、张医生、唐医生)和钟护士长带领的团队却太好了!他们热情周到,说真话,替病人着想,撵病人走,真是太少见啊!日间病房,医院、好医院住院难的问题,让我们见证了奇迹,体味到了又快又好,感受了什么叫温暖人心,什么叫人间真情。呵呵,病人挨刀还挨出了感情。我情不自禁地为日间病房叫好!
《绝对文学》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原则上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评论等栏目。三、投稿要求、本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不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