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8日,水利部水规总院组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组在汉集中办公,并就水资源、水灾害、水治理、水生态等四大领域现状问题和发展思路进行集中讨论,进一步聚焦成渝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水情特点及发展定位,尽快梳理成渝地区水安全现状,摸清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厘清各项要素关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范围涉及重庆市29个区县、四川省15个地级市,国土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
《规划》编制是水利部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任务要求,系统谋划与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格局,保障区域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年9月12日,水利部原副部长叶建春在成都主持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工作调研座谈会”,对编制《规划》做出了明确部署。为统筹推进有关工作,由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牵头组织,会同长江水利委员会规计局、四川省水利厅、重庆市水利局等单位共同组织协调,水规总院会同长江设计院共同开展《规划》编制。
《规划》编制时间紧、任务重、涉及要素多,要素联系紧密。工作于1月底启动后,长江委立即明确各领域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要求,我院迅速成立项目组,明确分管领导、专业负责人和责任领域主要设计人员,利用春节放假期间加班加点研究成渝纲要要求,梳理水安全保障规划思路,提出了初步的总体布局方案。
2-3月份,水规总院与我院项目组多次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就水安全保障分区、总体布局、河流分类、现状评估报告框架体系开展讨论,形成了供此次集中办公讨论的2套水安全保障分区方案和现状评估报告初稿,并就有关成果多次征求了四川、重庆两省市意见。
此次集中讨论会上,我院汇报了水安全现状评估报告体系、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随后与会人员聚焦水安全现状问题与成因、各领域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讨,并对此前存在较大分歧的总体布局方案进行深入讨论,明确了分区方案和总体布局,为我院下一步完善现状评估报告、编制《规划》报告,发挥规划引领、研究提出水资源配置、防洪保安等有关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策建议奠定了扎实基础。
根据项目总体安排、进度要求和本次集中讨论会有关精神,我院将于近期组织开展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