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大邑了解到,大邑县全面落实“西控”战略部署,探索现代农业多元融合发展模式,其中“农业+互联网”更是助力大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旅游
以安仁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个“农+旅”融合产业园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格林庄园、金谷域庄园等26个精致生态农庄,举办特色农产品采摘、亲子乡游等活动,形成农业科普、田园采摘等6条特色“农+旅”线路。
农业+文化创意
主要依托青霞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安仁葡萄文化创意公园等载体,引导文创力量将艺术植入田园、活化乡村、提升品牌,通过采取“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方式,融合“农业+文化创意设计”,加快孵化“大邑造”文创IP、农创品牌等。
截至目前,大邑县共孵化相关创意类企业70余家,累计推出农业设计、文化创意品牌余个。
农业+互联网
以推进农业产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为抓手,成功引进四川润地农业有限公司等市场化主体,推进实施国家大田种植数字农业示范等项目,现已初步搭建润地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农业+互联网”信息化基地15个。
同时,依托在建平方米电子商务孵化园,推进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乡村振兴(农村淘宝)、京东集团“大邑地方农特产品馆”等项目合作,现已成功招引入驻相关企业66家。
农业+品牌
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加快构建以县级农产品公共品牌“西岭绿源”为引领的品牌运营体系。
目前,已成功创建安仁葡萄、安仁蓝莓等1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市著名商标30个。
实施“特色镇+林盘”工程
探索建立“特色镇+林盘+产业/景区/产业园”可持续发展模式,推进特色镇和林盘建设。
目前,正分类打造安仁、新场、斜源等38个新型社区及推进8个林盘聚落保护修复工作。
实施大地景观再造,以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1.6万亩“4.20”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载体,构建具有乡村特征、景区特色、地域文化的景观体系,现已建成“智慧田园”“稻香渔歌”2个大地景观。
同时,规划建设“一环、四射、多网”绿道公里,植入农创文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应用场景,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疏密有致的川西田园风光观景走廊。
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董场镇祥和村、韩场镇兰田社区等10个村(社区)为试点,通过因村施策采取“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国有公司+新型经营主体”等多种股份合作形式,并配套完善多元化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激活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洪继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