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天府散文唐英四川一次奇葩
TUhjnbcbe - 2022/1/2 20:34:00

网络

一次奇葩的旅游●唐英(四川)1亲爱的朋友,你问我这两天干啥去了?我参加了一次短途旅游。你问玩舒服没有?咋个说呢,只能说很奇葩。回来之后我睡在床上突然回味,觉得很值得,起码见识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喂,亲爱的,你好奇心好重,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用“奇葩”二字来形容这次旅游,那我就只有从开始说给你听:二〇一九年十月四日,嫂子打电话说她们那儿有人组织为期两天的短途旅游,去参观北川啥子展览馆,还有某地年画村。关键是每个人只交九十八元钱,还有二百八十元的礼品要送给每位参加旅游的人。嫂子是一个过日子非常小心的人,她的意思很明显,这二百八十元的礼物,不拿太可惜了。而且她说她要带孙女去不了,我哥一个人去她又不放心,我明白了她的意思是要我陪我哥去。我一口答应了。因为虽然北川我去过不下五次,但是年画村我没去过,而且还可以陪陪我哥。那天早上上车,我才看见嫂子的大妹妹也在车上。看见她,我很高兴,这下子晚上的标准间正好,而且大妹也是个性格爽快的人,很好打交道的。旅游大巴一口气就把我们这一车六十岁以上、八十岁以下、腿脚尚好的老年人拉到了北川。在气势恢宏的少数民族纪念馆门前停下,没有任何商量,只说进去参观。我们四十多个太婆太爷心里惦记着那二百八十元未见面的礼品,不情愿地从前门悄悄地进去,从后门就悄悄地出来了,至于展览馆中费尽心思做的各种模型、各种灯光照片,也就一晃而过。你想,我们这些老同志,文化差异很大,家庭情况、经济状况都是天上地下的。我看我们的队伍中有农转非的老同志,因为*的*策好过上了幸福生活,有像嫂子家大妹妹这样干了一辈子*务工作的*的干部,也有像我这种社会闲达,但是无论我们队伍中的哪种人士,对研究少数民族的起源,他们的昨日和今生都不是很在行的。随后我们就来到了风光秀丽的某县一个知名的寺庙。导游是一个五短肥胖的四十来岁的男子。他告诉我们这次安排的在寺庙祈福,由本寺住持亲自主持。该寺在“五.一二”大地震中损失严重,至今还在重建中,但它正殿中那三尊巨大的乌木菩萨真的是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住持很年轻大概三十多岁,我甚至看见他袈裟下的运动鞋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在住持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和其它远道而来的游客,三叩九拜无比虔诚祝福我们的家人。我在心里向菩萨祈福,求他保佑我的全家、我的老公、儿子、孙女,还求他保佑我们元刚兄弟一家平安幸福。祈福之后的中午饭是在寺庙里吃的。自己拿碗,三菜一汤,反正我是吃得惯的。菜切得很细,味道不错。下午两点左右,我们三弯九拐地终于到了某县某酒厂。一进酒厂大门,我就被门口两旁巨大的酒坛给惊住了,它们的高度随便堪比站立着的一个高大的成年人。后来才知道这叫观光坛,里面是空的。这时我才发现,从四面八方来了七八个旅游大巴汇集在这里,我心里惊了。说一千道一万,这儿才是组织者的目的地所在。在导游们的指挥下,来自五湖四海的中老年朋友们,缓缓地顺着厂区的水泥路向一个类似工厂俱乐部的会场移动。这是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俱乐部,台子上方挂的横幅是某某某酒厂推销会。一色的木椅已经陈旧,它显示了这个酒厂的现状已经是举步维艰。我们乖乖地坐下来,四下张望,大妹坐在我旁边,哥哥坐在我后面。待黑压压的四五百人落坐,一个手握话筒的精干女子走上台来,她嗓门很大,响亮得很,她在一番热烈欢迎我们到本厂参观之类的鼓噪之后,要大家以最最热烈的掌声欢迎酒厂王总上台。看她那无比崇敬隆重的夸张架势,暗忖这个王总真不知道是何方圣贤,值得几百中老年人去如此欢迎?这时我才看见在我们游客的四周站的全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将我们团团围住了。后来我才发现他们引领着整个会场的节奏和情绪。在欢呼和震耳欲聋的掌声中,从会场门口肮脏的红布帘子下,钻进来一个面黑牙乌、眼睛细长、笑容猥琐、穿戴平庸、在成都茶铺里常见的那种扬言要给太平洋做盖子的人来。就欢迎这么一个人嗦?我心中的落差很大,一看大妹更是气鼓鼓地双手抱胸冷眼旁观;回头望我哥,更是一付看稀奇、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模样。“亲爱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我们酒厂来光临指导!”吔,这个王总这几句普通话不同凡响,字正腔圆嘛!嘿,语言能力不一般,人们的注意力立刻转到他身上。“各位叔叔阿姨,你们到了我们酒厂,你们一看见我们这个推销会的横幅肯定会想,是不是又要我们买酒呀?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不会强迫你们买酒的,我只请你们喝酒。当然,如果你们想买,我既然是酒厂做酒的不卖不可能。但是,你们记住了哈,要买一定是自愿的情况下。”我们一听,这话没错啊,人家做酒的,你要买,人家肯定是要卖。没错!于是戒备心自然就放下了不少。这时,王总说:“亲爱的叔叔阿姨们,现在虽然我不卖酒,但是既然大家来了,可能还是想带点东西回去吧,特别是对你们身体健康大有帮助的东西。你们想,大家也辛苦了一辈子了,现在该享福了,再说如今社会这么好,年年涨养老金,谁不想多活几年啊?现在大家告诉我是不是啊?”“是!”大家异口同声地高声道。“对啰,叔叔阿姨们,既然大家都想多活几年,都知道健康的重要,现在我就给大家推荐一款熊胆哈。说起这个熊胆,也许大家并不陌生。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它清肝明目,清热解*,对小儿惊风、老人顽病,例如现在随处可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都是特效,而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哈。”不知几时王总满口普通话变成了标准的四川方言,他运用语言的能力真强。人们静静地听着,被他那些家长里短、合情合理的百姓生活语言牵引着,一路带领着进入了王总的预期世界。此刻,王总提高了嗓门,热情洋溢地宣布,现在我要请大家免费品尝我的熊胆,你们说好才算数。只见好多的人都张大了嘴巴,如同未出窝的小鸟虔诚地盼着那一滴能救命的玉液琼浆。这时大妹示意我:管他的我们也尝尝。这个熊胆苦倒是苦的,但是如果用*连染色难道不能冒充?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四下里看。这时台上的王总对着台下争先恐后、唯恐不能一品为快的热烈场面喜形于色。只见他手一挥,如同指挥家一样嘴巴里发岀有节奏的“嘿、嘿、嘿……”的吼声,会场四周扎场子的男女一同随着节奏,惊天动地发岀“嘿,嘿,嘿……”这声音有点像喊号子,也有点像冲锋的号角,这“嘿、嘿、嘿”的节奏把整个会场的气氛渲染得异常热烈,异常地步调一致。品尝在争先恐后、一品为快中结束。有一个女士甚至因为先尝后尝的问题而大吵大闹,好一番费劲才平息下来。此刻,我们能干的王总拿出一小瓶如眼药水大小的熊胆说道:亲爱的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刚才尝了我的熊胆,现在我要推销它了,这一小瓶一百元,大家说贵不贵呀?王总的笑容开始变得顺眼了。大家心想一百元也算承受得起嘛,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贵!是呀,是不贵。但是我现在要试一试大家是不是真的认为不贵,是不是真的支持我王总的工作。来,阿姨,他边说就边快步走到前排一个矮胖、圆圆脸儿的太婆跟前,还扶着她的肩膀,亲切地对她说,阿姨我这一瓶买给你一百元,好不好?太婆老老实实地回答他,好,并摸出一百元,像小姑娘一般羞涩地放在王总手上。王总十分感动,称赞太婆心地善良,为人诚恳,是个好阿姨。反正把太婆大大地夸奖了一番,然后双手恭恭敬敬地把钱递还给太婆,说熊胆送给她,不要她的钱,这是对信任他的太婆的奖励。太婆高兴坏了,激动得两眼放光,两颊鲜红。王总又走到一个身体健壮的大爷面前,拿出他手中的小瓶熊胆,问大爷,叔叔你想不想用一百元买我的这一瓶熊胆?因为有刚才太婆的前车之鉴,太爷想都没想就回答:想。王总收了大爷一百元,把熊胆递给大爷,又把那带有体温的一百元放回大爷手中,对大爷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好人,你人品好,真诚善良,现在我为了鼓励你对我的信任,我把一百元退给你,送你一瓶熊胆。整个的过程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的。过后王总又考验了两位幸运者,他们都通过了王总的测试,到此我们的心理学家王总顺利地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完成了对猎物的心理训练。(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唐英网名:唐茵子。曾在央企和多家公司工作,目前退休在家。从小喜欢写作,在《成都晚报》《成都商报》《成都人口》和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刊物发表多篇小小说、散文、随笔、散文诗、诗歌和图片;曾在成都市征文比赛中获过奖,成都市工人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为《成都晚报》《成都商报》《成都人口》业余通讯员。

投稿须知

投稿者须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府散文唐英四川一次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