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涛
昨天摆了位置在麻石桥的川棉厂的故事。
今天再摆一下位置在杉板桥的川药厂的故事。
川药厂,全称是“四川制药厂”。
“四川制药厂”这个名字在49年以前就曾经有过,那个时候的“四川制药厂”是一个私营的小小的一个作坊。年4月,由北晨、真光、信生、四川、益成、新生、蓓蕾等7家私营制药厂和私营建国玻璃厂组建成立了公私合营川西制药厂(后更名为地方国营成都制药厂,过后又叫成都制药一厂)。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来,49年以前,你要取什么名字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取四川也好,中国也好。
现在就不得行了,带有“中国”的字的必须要国家工商行*管理总局批准才行,冠有“四川”二字的必须要四川省工商行*管理局批准才行。
还是来说这个49年以后的四川制药厂,这个厂和成都东郊许多工厂一样都是50年代开始新建的。
年7月,国家化工部决定在四川选点新建一个抗生素厂,经国家建委批准,投资限额万元以下。
年4月8日,在成都市东郊杉板桥乱坟岗上,成立四川抗生素厂筹备处,开始筹建工作。说起乱坟岗,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在《成都晚报》上看到“迁坟启事”说是因为建设需要,XX地方的坟地已经被征用,请坟主X月X日前办理迁坟手续,过期按无主坟处理……由次可以看出来,以前成都的郊外是有很多乱坟岗的。
年12月,土霉素车间建成正式投产,次年生产土霉素公斤,填补了西南地区无抗生素产品的空白。
但是,在"大跃进"期间,筹备处排不上号。
建设难以按设计进行。
年,国家化工部决定保存力量留点待建,时有职工人,主要设备10台(件),固定资产原值71万元,年产值达万元,生产抗生素总量1.1吨。
工程下马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本着自力更生、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的精神,企业自己制造设备,投入小型生产,为以后的大生产积蓄了力量,锻炼了队伍。
在三年困难时期,建成青霉素分装车间,年产制剂多万支。年,职工人数为41人,主要设备88台(件),固定资产原值为万元,年产值达万元,生产抗生素总量3.27吨。品种也由少到多,先后试制成功了赤霉素、水解蛋白、多粘霉素等12个新产品,
年,筹备处正式命名为四川抗菌素厂,隶属于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托拉斯)重庆分公司领导。也是在这一年投资万元,修建四环素车间,设计生产能力吨,12月投产。
年,更名为四川制药厂。
年,国家投资25万元新建庆大霉素车间,次年正式投产,成为国内生产庆大霉素最早的厂家。同年,青霉素车间建成投产(总投资万元,设计生产能力68.8吨)。5月22日新抗菌素——庆大霉素通过技术鉴定。庆大霉素于年开始研制,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广谱抗生素,由四川制药厂、四川抗菌素研究所、上海第四制药厂、开封制药厂试制成功。
年,利用生产庆大霉素的废液生产维生素B12成功,又成为全国第一个生产该产品的厂家。
年,将原综合车间改建成生产利福平车间。次年生产利福平50公斤。年对该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当年产量猛增到公斤。
年9月,研制成功利福平Ⅰ型晶体。同年,荣获四川省"大庆式企业"称号。为了扩大青霉素的产量,满足市场的需要,厂于年和年分别投资45万元和万元,对青霉素车间进行技术改造,使产量由投产次年的56.23吨,增加到年的.85吨(含普鲁卡因青霉素57.19吨)。为降低成本,于年将玉米粉酶解糖化液用于青霉素发酵,次年该项目获四川省科技成果四等奖和国家医药管理局优秀科技成果四等奖。年获成都市*府技术开发一等奖。
年,该厂被四川省列为第—批扩权试点单位。年-年期间,完成了青霉素和四环素的技术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年,固定资产达万元,产值达万元。
年5月,该厂作为全省第一批全面整顿的企业验收合格,被四川省人民*府授予"整顿改革先进企业"称号。同年,推行以承包为中心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克服了长期形成的"平均主义"。同时,在总工办、计划科、四环素和庆大霉素车间的发酵岗位实行微机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年职工人数为人,主要设备台(件),固定资产原值达万元,产值达万元,较年增长15.58%;全员劳动生产率3.9万元,较年增长12.5%。同年,该厂7个原料药产品全部达到优级,获得中国医药工业公司颁发的"重点产品全优奖"。也是这一年,被四川省*府授予"~年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年到年间,投资万元。相继建成3个车间、1个分厂以及检测中心、空压机工程等基建项目。还投资万元,从西德引进一条西林瓶粉针生产线和一条胶囊生产线。
到年,该厂固定资产达万元,净值万元;年产值达万元(年不变价);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12万平方来,拥有各种设备台(套),有10个车间、2个分厂、1个研究所、1所技工学校、1个服务公司、28个职能处室和健全的*群组织系统;全厂职工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人,占职工总数的11.6%。
该厂以生产抗生素原料药为主要产品,发酵总吨位达吨,年产抗生素原料药吨,粉针2亿支,片剂10亿片,胶囊1亿粒。主要产品有青霉素钾(钠)盐、四环素碱、盐酸四环素、硫酸庆大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利福平胶囊、注射用青霉素钾(钠)针、四环素片等42个产品。其中,8个产品自年以来相继获得国家、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该厂严格按照GMP组织生产,制定有高于国家药典标准的内控标准,产品质量优良。利福平原料药在全国同行业评比中3次蝉联第一名,并连续3次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盐酸四环素、利福平胶囊、硫酸庆大霉素为国家医药管理局优质产品,其余原料药全为四川省优质产品。该厂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西欧、北美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建厂以来,累计创利税3亿元,出口创汇多万元。该厂产品注册商标为"川药牌"。
川药厂厂址以前是在成都市东郊杉板桥路20号。
现在川药厂怎么样了,我没有找到资料。
不晓得了。
勘探旅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