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一座拥有年建制史和年县治史的千年古城。属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管辖范围,是市委东进、北改及中优战略交汇点,是成德绵一体化最重要的节点,是“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始发站所在地,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和成都市年重点支持发展小城镇,成都国际铁路港(四川自贸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均位于镇域范围内,区位优势明显。
主要景点
彭家珍大将*专祠纪念馆
座落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公园路34号家珍公园内,为一座崇祀辛亥革命著名英烈彭家珍的专祠。纪念馆现占地平方米,平面略呈四方形,正门与家珍公园相通,坐南朝北,为传统四合院布局。大门设在北端,除正中的纪念碑和西侧的陈列室外,依次为新建的大门、纪念堂、碑廊和西侧的万祺亭、接待室。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年,国民*府为了彪炳纪念为国捐躯的先烈,在城厢镇家珍公园中心地带,修建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碑为三棱柱状石碑,通高5.2米,由基座、碑身、碑顶三部分构成。碑身三面均刻有苍劲、端庄的楷体大字;正面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左侧面为“易营长明道抗倭死事纪念碑”(易明道营长年生于金堂县,年抗战爆发,在上海南口战役为国捐躯。四川省*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右侧面为“耿营长明抗倭死事纪念碑”(耿明营长城厢人,年生,年12月在南京保卫战时遭日机轰炸壮烈牺牲。四川省*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碑体和题字浑然一体,历经风雨依旧庄严屹立。
绣川书院
座落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大东街号,原名“金堂书院”,始建于宋代。绣川书院坐北朝南,粉墙黛瓦,花格门窗,石道通幽,其庭院结构甬深,院前栽种松柏,浓荫满庭,建造布局为四进四合院,穿斗式木质结构,小青瓦悬山屋面,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绣川书院曾是四川省成都地区最大的书院,也是晚清川西地区最活跃的书院,历任院长皆为博学之士,其遗址是全省唯一保留完好的县级书院遗址。
三清观
雍正年间,道士姚来亨建。解放初期毁神像。经有关部门将原灵官庙改“三清观”。年4月28日开放。有道士5人,道长王至明。分前后两殿,前殿正中灵官菩萨,左祀吕洞宾,右祀邱祖、财神、药王共5尊神像,后殿正中观音(慈航),左祀地母,右祀王母,观音对面为斗母,共4尊菩萨。年,维修了斋房、饭堂,可容纳之众吃住。
陈氏宗祠
原名旭高祠,位于青白江区城厢镇西街号。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呈长方形平面布局,两进四合院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小青瓦屋面;现存门厅、前厅、后厅,天井;门厅面阔一间。
文庙
城厢文庙始建于宋嘉祐二年(年),后随金堂县治所迁移至古城镇。宋、元、明、清四代、屡毁屡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多次修补扩建,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是在清代嘉庆十四至十五年(-年),由当时县令谢惟杰主持其事。古城文庙坐南面北,位于镇东北隅(今城厢粮站内),属大型建筑群落。解放后,文庙改为仓库。现存大成殿、后殿、崇圣祠、前厅和厢房,为层叠式布局,占地多平方米。其中以大成殿最雄伟,为重檐歇山式和琉璃瓦面,*瓦朱棂,金碧辉煌,庄严雄伟,是青白江区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武庙
武庙原在城厢镇东北文昌宫后,嘉庆十三年(年)从文昌宫后迁今址(原城厢中学西南隅),坐北面南。庙制为正殿三楹,东西廊各十楹。正殿内,中塑关公像,左关平,右周仓,威风凛凛。武庙高度为12米,超过高度为11.1米的文庙,虽然相差不到1米,但这种武庙超过文庙的现象全国罕见。武庙现存正殿三间,为重檐歇山式。年,武庙被列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街
西街是古镇唯一保留最完整的一条古街,全长米,街后侧有几处大院紧贴。街上有三清观、当铺、陈家祠、原金堂县衙署等。连接西街有4条小巷,北侧为西城边街、槐树街、坚强巷,南侧有上寿巷。西街两侧大部份保留老街原有的清时代和民国时期民居和街房建筑。
城厢天府文化古镇概念规划宣传片
古镇定位
原真天府文化古镇
国家4A级景区
成都轻度假目的地
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
实施范围
城厢古镇保护与开发实施范围约亩,西至清泉大道,南至马鞍路,东至茶花路,北至唐巴路。
基本蓝图
以“文、旅、商、城”为大框架,将古镇以4大功能、8大品类、个节点进行空间梳理,依照“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的原则对城厢历史风貌建筑进行织补修缮,以期将城厢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
主要修缮项目
彭家珍祠:在原址上修缮翻新,利用一些投影和3D互动等新型技术手段增加文化体验;
寿佛寺中,将以寿佛寺塔为中心打造一个开放式的节点广场,提供游客和市民使用;
文庙和武庙: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后,再现城厢文武庙连蒂“双魁”的奇迹景观,恢复清代建筑风貌,融入成人礼、入学礼等活动。
活化12个文化馆
古镇将活化12个文化馆,具体包括4个名人馆、5个民俗文化馆和3个文化文学馆。
4个名人馆:
廖氏宗祠复建宋朝的特色建筑,呈现成都宋朝时期最具代表性集市场景;
曾家祠堂复建明朝特色建筑,展示成都明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家具;
沈家祠堂复建清朝特色建筑,重建清朝市民文化剧场,传承秦腔、川剧文化;
王家花园复建近代特色建筑,进行成都民国时期哲文思学研究。
5个民俗文化馆
米家花园将变身成为成都非遗馆,集中展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城厢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木雕和涂绘的相关体验活动;
王家院子定位为老物件馆,通过社会募捐和城厢当地收集的方式回收,呈现城厢的祖辈记忆和风土人情,展示不同时期的城厢往事;
家珍公园管理处将被改造成为麻将馆,设置陈展空间展示麻将文化,为游客提供体验麻将点心、麻将清酒、麻将茶具等各种纪念品,打造麻将文化展示中心;
城堰街13号将被打造成为竹、茶文化馆,系统呈现成都地区不同历史时期茶叶、茶具的实物展示与研究;
同时修建民间节庆馆,打造成都民间节庆文化遗产中心。
3个文化文学馆
位于东街的“绣川书院”是目前四川省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的最高学府,将在此次升级打造中,变身为城厢博物馆、图书馆。
织补修缮后的城厢古镇效果图
(综合成都日报,百度百科等资料)
更多文章:
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对外交通规划方案(现状及未来规划)
金凤凰高架新都段(金芙蓉货运大道新都段)昨日宣布开建,一期年竣工
G线昭通(川滇界)至西昌段高速公路项目开始社会资本方招标
成都市成华区年交通工程项目,计划启动道路条,保障火车北站扩能改造
四川省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建设时间安排
成绵高速第二复线新都及青白江高架段道路横断面与效果图
————————END————————
法律支持:四川法典律师事务所
成都律师李英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