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月去凉山州德昌县当知青开始独立生活,再到?江矿区当工人,9年多时间里,我身边还从未出现过成天有5个妙龄女郎围着转,叽叽喳喳地找我聊天,要我讲述农村和矿山故事诸如此类这般情景。而我却没有那么多闲心和她们聊天,一是我要利用空余时间补习功课,为下一次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因为戴主任很重视我,常常要我去他办公室商量相关事宜。
再过3天就是年的国庆节了。为了给将要召开的成都市第七次团代会造声势,团市委领导决定9月30日晚上在《四川剧场》举办一次全市优秀团员电影晚会。这种大规模的活动场合,通常都需要有位领导出面致辞。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戴主任竟然把写领导致辞的任务交给了我,他完全不由我分说,并要我第二天上午把稿子交给他。
虽说我在矿山闲暇时爱写点抒发自己小资情调的东西,但那仅仅是自娱自乐的“豆腐块”。眼下骤然间要叫写领导致辞这类大块头文件,我心里实在有些发怵。戴主任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我写的东西能进入他的法眼吗?犹豫之间,我想起了矿团总支莫书记那满是期待的目光,以及我在他面前表示过的决心,于是自己给自己打气,决定硬着头皮拼一下。
当天回到家里,我把自己关在一边,挖空心思冥思苦想了3个多小时,拼凑出一篇千余字题为《寄语新时代》的讲话稿。次日早上我把稿子交给戴主任时,心中直打鼓,同时做好了重写的思想准备。孰料戴主任接过稿子快速浏览一通后,重重在我肩头上拍了一下,说:“写得很好,小李!有内容,有激情,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你!结尾这句‘用我们火红的青春,去谱写明天的华章’可说是这篇致辞的点睛之笔!”
他随即对稿子作了几处小改动,就送主持团市委工作,第二天晚上将出面致辞的陶武先副书记了。陶书记那天在电影晚会结束后,当着大家的面把我表扬了一番。因为这一篇领导致辞,使我从此在全市40多名借调人员中出了名,秘书组的文琴、施小燕后来在交谈中常常以“李聪明”或者“秀才”称呼我。消息灵通的廖菊蓉有天悄悄对我说:“等开过团代会,戴主任他们可能要把你正式调到团市委来哦!”
国庆节后,我们在翁主任的带领下,赴全市各大厂矿实地调研。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去过成都无缝钢管厂、机车车辆厂、厂、锦江电机厂、量具刃具厂、成都工程机械厂等20多家当时在全国都有名的国营大型企业或*工企业,那些高大空阔的车间,气势恢宏的生产场面,以及那些价值连城的大型生产设备,对于来自地处“夹皮沟”煤矿的我来说,真算是开了眼界,从此知道外面的世界实在很精彩。
接下来还有一件事让我大长见识。那是10月28日前后,共青团全国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成都参会代表团一行多人在团市委书记邹翰民的率领下,从北京分乘两架飞机返回。陶武先副书记率团市委机关人员分乘两部大客车前往迎接,戴主任叫上我、文琴和廖菊蓉一道前往,留李灵敏等人值班。
转去40多年,我们在成都的天空还很难看见飞机,特别是大型民航客机。至于能够走到飞机的旋梯下,仔细端详那日行万里的“大鸟”,不仅对我,就是对当时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稀罕事。那天上午11时许,我目睹一架“三叉戟”客机和一架“伊尔18型”客机先后优美地降落、轰鸣着滑行到跟前时,惊讶得几乎闭不拢嘴:“在空中看起来只有蜻蜓般大小的飞机,原来有这么大呀!”(其实,与现在的空客和波音相比,载客仅百余人的“三叉戟”和“伊尔18”只能算中小型客机。)
那天晚上回到家里我还激动不已,专门写了一篇题为“我站在大鸟翅膀下”的日记。我在文中期盼自己有朝一日也能乘上那大飞机飞向远方。我这愿望在5年以后实现,不过这是后话。
分给我们6个人的办公室原本是团市委存放乐器的房间,有20多平方米,里面有钢琴、小提琴、二胡、扬琴、手风琴,各种管乐器等等。我的5名女组员都不会乐器,只有我对手风琴和二胡略知一二,因此稍有空闲,她们就鼓动我表演一下。在我每次的“表演”中,真正的听众往往只有文琴一个人。有一次,当我结结巴巴地用手风琴奏完了60年代初期流行的“九九艳阳天”时,无意中发现文琴看我的双眼里竟然泪光闪闪,满含柔情。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只觉得她是个感情丰富的姑娘。
在那文娱生活极其单调的年代,看电影,尤其是看不公演的外国电影,对于广大普通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享受。我们小组因为有文琴这个电影发行员,那段时间我们几个真是爽呆了,隔三差五总有机会去位于后子门的市电影公司小礼堂看内部电影。每一次看电影文琴都坐在我的旁边,给我解说电影的一些片段和情节,因为那些电影她都看过好多遍了。
时日稍长,我知道了文琴的身世。她14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她父亲是一家服装厂的技工,工资不高,但却烟酒茶嗜好样样都占,而且还爱在外面“撑面子”,搞得家里经常连买油盐酱醋的钱都拿不出来。母亲去世3年后,她父亲与一个二婚妇女结合了,这妇女带有一个15岁的男孩。自从他们出现后,文琴就再也没有感到过家庭的温暖,父亲一门心思全都用在她继母身上,对其言听计从。继母为人尖酸刻薄,心里只有她的宝贝儿子,对文琴是咋看咋不顺眼,家里那点可怜的收入多半都花在那男孩身上。由于母亲和继父的娇宠,那男孩全然不把文琴这个姐姐放在眼里,经常就像主子呵斥奴仆那样叫她跑上跑下为他服务。
高中毕业后,文琴感觉在家里那恶劣的环境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就报名参*成为大多数年轻人都不会选择的铁道兵,去了渡口市(现今的攀枝花市)。因为她五官端正,且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到部队不久即被选调到文工团,并在团里结识了一名来自江苏省江都县,擅长舞蹈的男孩小张。小张对文琴可谓一见钟情,对她关怀备至,文琴虽说对小张也有好感,但心绪却相当纠结,其原因之一是小张比她小1岁,她感到姐弟恋很别扭。其二是她觉得小张有些油腔滑调,让她常常不知道他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其三是她担忧小张是外省人,一旦他俩确定了关系,她将来就只有去江都安家。离开故土,是她很不情愿的事情。
文琴23岁那年转业回到成都,分配在市电影公司工作。由于她勤奋好学,责任心很强,一年后就被安排到发行员这一重要岗位上。尽管公司里不乏有追求她的小伙子,但她都尽力回避,个中缘由是那已复员回到江都,在一家食品厂任*工干事的小张三天两头就有信来向她吐露心曲,而她对于是否接受小张一直还在犹豫之间。一天晚上,文琴单独约我去看电影。当晚她对我特别亲昵,贴着我的耳朵不停地说着悄悄话,还说她见到我的第一天起,就感觉“找到了可以信赖的人”。她告诉我她正处在情感的十字路口上,要我帮她出出主意。
文琴这番推心置腹的表白令我非常感动。其实我对秘书组的5个女生心里也有数,撇开已找到男朋友的廖菊蓉不说,其他4个人中,文琴显得最有内涵,做事最有条理,最具女性温柔细腻的特性,因此我对文琴最有好感。然而,我却不便对她表露自己的心声,原因之一是她家庭的那种情况,我父母肯定难以接受。原因之二是文琴和小张已有4年多共事与相互了解的基础,我从她的话语中,听得出她对小张还是很有感情。因此,我觉得应该尽力撮合他们俩,而不是去拆散他们。
作者简介
李宗明,年2月9日出生,四川省商务厅退休人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金牛作协会员。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成都晚报、四川日报、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发表小小说、散文、译作等20多篇,计10余万字;在国际市场杂志、经济日报、国际商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计20多万字。退休后,写有60余万字16个题目的自传体系列文章,其中《我的大学》于年被成都大学校刊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