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落英篇矿山岁月十八在动荡的日
TUhjnbcbe - 2021/5/4 3:45: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2074.html

李宗明

我头顶烈日骑了9个小时的自行车,跑完了近公里的崎岖碎石公路,风尘仆仆地进入成都西门,原以为总算回到了比较安定的家乡,殊不知看到的情景却让我心都凉了半截:从草堂寺周边开始直到我家附近的顺城街,马路中间全是连绵不断千奇百怪的防震棚,仅在路的两边各留下一条宽约1.5米的通道,供自行车和三轮车通行,公交车不必说全都停运了。

回到家中,妈妈告诉我,由于我们大院里都是穿斗房子,理论上具有较强的抗震性,所以院内20多户邻居仅有两户因为居室的墙体太过陈旧,已出现明显裂缝而到街上搭起了防震棚,其他邻里都还没有动。不过,因为好些个地方都有地震预报,谁也说不准成都究竟会不会,啥时候会受到大的波及,故而大院里的男女老少成天都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次日早上,妈妈说她昨夜一直睡不着,思前想后,觉得还是让我带上良娃——我在西昌已经当12年老知青的二哥的孩子,去夹江县木城镇姐姐那里避震为好。

母命不可违。两天以后,我带上刚满6岁的小侄儿乘火车抵达夹江县城,然后踏着雨后坎坷泥泞的小路,溯青衣江而上,向还没有通车的18公里以外的木城镇走去。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不由得对人的适应力感到惊叹。如果将时空转移到生活条件较早年已经大有改善的现在,让一个刚满6岁的瘦弱男孩步行30多里坑坑洼洼的烂泥路,任谁都会说这是不可理喻和难以做到的事情。然而,在当年那种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做到了。我们忍受饥渴和劳累,用了近6个小时,走完了那段难忘的旅程,在夜幕降临时分,抵达医院。

假如木城镇还保留着它当年风貌的话,现今一些人工打造的所谓古镇必将遭到游客们的唾弃。那时木城镇的多户人家,住的全是古旧的雕梁木板瓦房,镇的主街是一条约1公里长,宽3米多的青石板路,整个环境是资格的原生态,所有建筑物的年龄都在百岁以上。关于木城镇的由来,还有一段有根有据的历史。

公元年,称帝大顺的张献忠围剿四川,有史书记载当时四川境内是"流血漂杵,骨山血海","千里无烟,空如大漠"。在随后4年间,张献忠屠杀川西平原良民的暴行逐渐向丘陵和山区地带延伸。他向西屠杀了大邑县丛林深处开化寺的两万僧尼,向南杀开了乐山、峨眉、洪雅的通道,在向西南屠杀的罪恶进程中,又踏平了夹江、土门等关隘。

然而,当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张献忠挥*杀到青衣江边时,却发现南安(今木城镇)筑木围城,森严壁垒,隔着来米宽的江面与之对峙。全镇两千余百姓众志成城,视死如归。张献忠指挥手下围攻木城数月不克,只得无奈撤兵。两千多木城镇民靠他们紧密团结和同仇敌忾的勇气,挡住了张献忠两万余人的凶悍部队,使木城镇从此声名远扬。

医院的所在地,据说是道光年间木城一个举人的宅院。宅院分为前、中、后3个院子,医院的门诊部和药房,中院为妇产科、医院员工宿舍,后院为住院部、医院食堂和院领导办公室,加上小巧玲珑带鱼池的后花园,整个宅院占地5亩有余,布局既紧凑又精致。当时院内房舍全为两层结构的木质穿斗房子,历经岁月的洗礼,所有房舍的门窗都呈古朴的深褐色,墙壁则显得斑驳陆离。

在“文革风暴”横扫全国每一个角落的那年头,木城这个偏僻古朴的小镇不可能完全是不受浸染的乐土,各种革命标语和口号在院落里及镇街上随处可见,关于地震的议论和传说也不少。不过,与矿区和成都市区那种紧张和纷乱的状态相比较,那时候的木城确实可算做世外桃源了。

木城当年那许多价廉物美的可口小吃,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忍不住要吞清口水,比如6分钱1碗的酸辣豆腐脑,5分钱1个的混糖锅盔,2分钱1碗的甜浆稀饭,3角钱1份的麻辣鸡块......除此以外,那3角6分钱1斤的鲜猪肉,1元钱1斤的土鲫鱼,9角钱1斤的甜皮烧鸭等等,则全是现今人们梦寐以求的有机绿色食品,而那清新怡人的乡间气息和优美绮丽的山水风光,更是让好静的我感到心旷神怡。

最令我难忘的是在青衣江畔垂钓那些个日日夜夜。发源于邛崃山脉的青衣江全长公里,沿途景色醉美,那时清澈江的流中盛产雅鱼、清波、*辣丁、土鲫鱼、大口鲢等珍贵野生鱼种,医院的周医生和陈爷爷他们闲暇时就操起鱼竿去江边钓鱼,而且每次多多少少总有收获。当时还不会钓鱼的我有一天早上忍不住也自制了一根鱼竿,跟随周医生他们去碧波潺湲的江边钓鱼。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艳阳天,周医生和陈爷爷他们都是有备而去,什么盐开水,金银花茶水和清凉油等等防暑降温的东西都带上了,遮阳的草帽自然不必说。而没有经验的我除了鱼竿,啥都没带。那天上午的头1个小时中,我的运气还不错,接连钓起了3条金灿灿的*辣丁(与现在人工饲养的*辣丁色泽迥然不同),两条银晃晃的小鲫鱼。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我开始感到不适,虚汗流个不停,而且越流越厉害,还伴有头痛和恶心的感觉,渐渐地我眼前的物体也开始显得晃晃悠悠了。我情知不妙,忙大声向不远处的陈爷爷喊道:“我头好晕啊,陈爷爷!我要回去了。”说罢我试图站起身来,却不料眼冒金花,感到天地都在飞快地转动,刚一迈步,便重重地扑倒在江边的沙滩上。

作者简介

李宗明,年2月9日出生,四川省商务厅退休人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金牛作协会员。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成都晚报、四川日报、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发表小小说、散文、译作等20多篇,计10余万字;在国际市场杂志、经济日报、国际商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计20多万字。退休后,写有60余万字16个题目的自传体系列文章,其中《我的大学》于年被成都大学校刊连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英篇矿山岁月十八在动荡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