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人民日报、央视网、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考察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情况,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中央的亲切关怀。一年时间过去了,巴蜀大地气象更新,四川用一个个“突破”,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四川日报等
多家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在报道这件事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专栏“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中以“产业兴旺火塘暖文明卫生气象新”为题,重点报道了四川昭觉县三河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四川日报在头版头条,隆重推出“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的十九大精神光耀巴山蜀水》。
成都晚报头版头条:《落实总书记要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成都答卷》
2月2日,阿坝日报头版头条:《看变化问冷暖听民声——重访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考察过的那些地方》
凉山深处好温暖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凉山三河村彝族群众吉好也求一家。总书记离开凉山火普村时向村民深情挥手:“祝大家幸福安康,早日脱贫奔小康。”
“感谢*的好*策,我们将住进新房了!”吉好有果的父亲吉好也求激动地跟大家分享他的幸福。他家的新房有客厅和4个卧室,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
年春节,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焕然一新。
三河村目前正在建设的9个安置点,按照方便上学、就医的原则,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采用半木结构结合彝族传统民居设计,春节后群众可陆续搬进新居。
年春节前,昭觉县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右)和家人将家具搬入新房,为乔迁做准备。
吉好也求兴奋地说,这一年来,他们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家总收入达元,人均纯收入元;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全家有了宽敞明亮的彝式新居;他们家的小商店正式运营、农家乐也准备开张了。
年2月1日,贫困户吉好也求一家在自家老房子前。
吉好也求家去年养了30多只羊、多只鸡,他还参加了砌砖技能培训,并在聚居点做了一名技术工人,每天收入元。
年2月拍摄的三河村村貌。
年6月,正在进行平场的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村里因户因人施策,培育特色产业,加大就业增收力度。”据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介绍,年三河村除了建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外,还将提升农民素质、增强就业技能、加快特色产业培育等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通过农民夜校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培训,举行了建筑、厨师、养殖等方面的就业培训,名农民参加培训,已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元。
昭觉县火普村村民在阳光下跳起达体舞。他们的身后是新建的安置点,身旁是产业大棚。
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绿意盎然的山上羊儿撒欢,在凉山州昭觉县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彝寨新村——火普村。
火普村建设、硬化通村通社道路11.75公里、入户道路12.4公里,覆盖率达到%。借助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等*策支持,火普村对户村民进行了新房改造,做到了家家有新房,户户通水电。
年6月,鸟瞰昭觉县火普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除此之外,还建立了面积平方米的多功能村委会,设立了广播室、文化室、医务室等,建成文体活动广场及一所幼儿园。同时,通过涪城区的对口援助,火普村完成了太阳能路灯的全覆盖。
“现在的生活真是幸福。”坐在明净的客厅沙发上,村民吉地尔子说,“没想到我会住上这样的好房。”只花了1万元,他便搬进了新家,“现在我们一家三口住在80平方米的房屋里,有了厕所、厨房;出行有了沥青路,雨天出行也不用担心一身泥了,路边还装了太阳能路灯,很方便。”
目前,火普村大棚面积扩建至30亩,用于羊肚菌的栽种,预计年收入可达万元。同时,火普村林下养鸡场一期正式投入使用,共养殖0只鸡,预计可实现收入两万余元。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成立了昭觉县涪火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在年10月8日的分红大会上,入股的贫困户都分到了红利。以贫困户安子日木为例,他们可以获得每亩0元的承包费和0元的管理费,再加上占股分成,仅这一项收入就比以前种土豆、苦荞一年的收入还要多好几倍。
映秀生活好带劲年春节期间,蒋维明和妻子在映秀镇“茶祥子”制茶坊里放置新制作的大土司黑茶。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汶川县映秀镇蒋维明经营的“茶祥子”制茶坊。年,农业部门在汶川县实施了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他们自己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完成了黑茶的双创中心,同时建成了口味测试实验室。地方*府还资助他们建成了一个储存茶叶鲜叶的深冻库。蒋维明还要把这7名员工,从农工转变成技工,再从技工转变成教练,最后变成非遗传承人,真正把茶做好。“茶祥子”已发展到了近平方米,蒋维明带动乡亲们一同制茶,还把窝窝茶远销国外。映秀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带劲”。汶川县恢复古茶园1余亩,1余亩茶园提升了品质,蒋维明还把茶推广到了国外。
春节期间,映秀镇“带劲”豆花饭店的老板杨云刚(后排左二)邀请了泸州恩人王定洪(后排右二)全家来店里过新年。
春节期间,汶川县映秀镇群众街头载歌载舞。
年,映秀镇接待游客万人次。每天免费供茶的“茶祥子”制茶坊被称为“映秀会客厅”。
年春节,汶川县映秀镇当地群众街头吃坝坝宴。
年,映秀镇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万人次,实施脱贫攻坚项目个,实现10个贫困村退出、户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01%。
美丽新村好红火成都市战旗村实现了从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蜕变。川西民居式乡村别墅、清新秀美的环境、热情好客的村民,让游客流连忘返。
今年春节,到战旗村旅游过年、体验乡村生活的游客越来越多,赖淑芳的鞋坊成了战旗村的热闹去处,有来买鞋的,还有专程来看看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战旗村曾自己掏钱买过一双赖淑芳老人做的布鞋,如今赖淑芳的作坊也搬到了村里的民俗旅游仿古街,正式命名为“唐昌布鞋坊”。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战旗村考察。牢记总书记嘱托,怎么干?这一年,村干部和村民们一起动起了脑筋。以前,战旗村有不少村民经营各种各样的小作坊,但各做各的,往往经营不善,还把村里环境搞得又脏又乱,更是形不成气候。去年过完年,村两委商议决定,利用村集体资金打造民俗旅游仿古街“乡村十八坊”,在保留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把原来闲置的场地盘活,发展乡村旅游。
俯瞰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妈妈农庄”与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川西民居相互辉映。
年8月,占地80多亩的“乡村十八坊”对外开放,前店后坊,既有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也有非遗的展示。赖淑芳的作坊也搬到了这里,正式命名为“唐昌布鞋坊”。年12月,唐昌布鞋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节里,70岁的村民罗顺英(左)在新厨房里做团圆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战旗村的人气越来越旺,吃农家菜,买农家货,村里还利用互联网推广线上销售,去年仅唐昌布鞋的销售量就超过0双,销售额是往年的两倍,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来了。
年,战旗村所在的成都市累计实施推进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个,完成投资近亿元,向城乡同步发展稳步推进。
天府新区好生态在成都江滩公园,市民体验皮划艇。
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一年时间过去了,天府新区如今怎么样了?
年初,成都天府新区鹿溪河下游生态治理工程呈现在世人面前。天府新区,城市形态将更美丽、环境更宜人、出行更绿色、魅力更彰显。在天府新区,60%以上的面积是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河流湖泊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不到40%。
位于天府新区的科学城美景如画。
年,成都市深入落实“一尊重五统筹”要求,学习借鉴雄安新区经验,成都加快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深入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成效初显。
兴隆湖畔绿树环绕、波光粼粼
善做“加法”。总规修编后,调整工业空间布局规划,这一轮工业空间增量的80%布局在东进和南拓区域。仅东进区域,去年实施重点项目个,占全市比重为18.8%,总投资.4亿元,占全市比重为19.7%;完成投资亿元、增长13%,“蜀都东来第一城”正拔地而起。
善做“减法”。着力保护生态本底,引导人口、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合理布局。在西部传统灌区和水源地,调减城乡建设用地平方公里,在中部人口密集区,调减规划人口万人。去年,西控区域引进绿色发展项目投资1亿元,城市发展协调性、持续性显著提升。
这一年,天府绿道建成公里,仿若穿行城市间的翡翠诗行,更是一条“绿色经济带”,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最美的诠释,也成为市民高品质生活最生动的写照。
品质之变,还源于一叠厚厚的民生“账本”。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攻坚计划,开工建设个项目、建成个项目,累计投资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7.6万人;新建社区养老院61家、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个;配租配售保障房2.3万套;新投用幼儿园98所、中小学55所,分别新增学位3万个、8.2万个,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到87.3%……
高颜值、人情味的天府成都,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地再次荣登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实现“十连冠”。
“成都蓝”成为常态,“西岭雪”刷爆朋友圈,市民有着最真切的感受,数据有着最直观的认证。这一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新高,全年优良天数达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6天,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6.8%、8.9%,荣获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