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来自成都
这位“Nature专业户”、被网友称为“海啸级后浪”的天才少年,来自四川成都。年,曹原出生在成都。他是许多人眼中的天才。据媒体报道,11岁时,因天赋秉异,他被选拔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曹原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高中。初一只读了一个月,初二读了三个多月,初三还没待够半年就参加了中考。14岁时,曹原以分的高考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进校之初,他本来是准备学化学的,后来逐渐发现自己对物理更感兴趣,于是转到了物理这个领域,进入了“严济慈物理英才班”。本科期间,曹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在顶尖的JournalofMagnetismandMagneticMaterials和PhysicalReviewB发表两篇第一作者文章。18岁,曹原获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前往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年,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超导效应,《Nature》在3月发表了两篇以他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他的发现,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传输效率。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曹原位居榜首。文章刊登后立即在整个物理学界引起巨大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年的难题”。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因发现一种能将电子损失降到0的传输材质,即“超导体”,而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超导体有助于大幅降低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巨大能源损耗。但要想实现这种传输条件,环境必须在冷却至绝对零度(零下摄氏度)之下。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希望研制出能在常温条件下实现“超导体”性能的材料,均以失败告终。曹原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发现了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魔角)时,就会产生以0电阻传输电子的神奇超导效应。这也让曹原在年登上了Nature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这是该杂志创刊年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入榜者。布置五分他会做到七分
曹原在中国科技大学念本科时的导师曾长淦教授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曹原的确开创了一个领域,尤其年的两篇论文是‘从零到一’的创新,后面的工作是在此之上的推进。他现在在国外的导师应该也给到他很多的帮助,但我相信他的能力。”谈到对曹原的印象,曾长淦说,“他很聪明,14岁就上大学,中学也跳了很多级,还是很厉害的。在我平常跟他接触中,他也是很聪明的。布置的任务,他能在完成的基础上更往前推进。如果布置到五分,他能够完成到六到七分,做得更多一点。这就是他超出其他同学的部分。”3月31日,PabloJarillo-Herrero和曹原团队在Nature发表成果,研究了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MATBG)的对称性破缺多体基态和非平凡拓扑现象。“曹原还是很清醒的,很低调,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屏蔽掉外界的声音,专心在自己的工作上面。社会对他的期待太高了,其实在科研领域有很多优秀的人都在钻研,只是大家的领域不同。我还是希望他能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吧。”曾长淦曾说。4月7日,Nature发表了曹原等人在魔角石墨烯领域最新进展。在年接受《中国日报》海外版采访时表示,曹原并不觉得自己很特别,反而认为项目里的每个人都非常聪明。他也不觉得自己比普通大学生优越。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毕竟,我们都是人,有缺点,有情绪。”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工作之余,他会通过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天文摄影涉及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路、嵌入式程序等在内的多方面科学技术,折腾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兴趣。”少年强则国强!一起为我们的“学神”小老乡点赞!来源:四川日报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