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不久前挂上一块新牌子——国家乡村振兴局,取代了之前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这个机构成立即将满月,但是对外报道中,有的人还容易搞错名称。请注意!!!“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名称中含有“国家”二字,在外宣稿件中如果改为“中国乡村振兴局”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应该是“中国国家乡村振兴局”。小牛在编审稿件时,发现有一些记者常常对这类机构名称傻傻搞不清。如上所述,有的把机构名称中该保留的“国家”二字丢掉了,而不该加“国家”二字的却加上了。比如,将“国家发改委”简写成“发改委”,将“中国民用航空局”误写成“国家民用航空局”等。此类差错但凡出现,大多为重大差错。你是否已感觉到钱包在瑟瑟发抖?!别急,小牛梳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名称,并作详细解释。点击收藏,时时对照,你不会吃亏哦。1
名称中带有“国家”二字的,“国家”二字不可省去,也不能用“中国”二字来替换。机构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名字,需要字字准确。机构全称所包含的“国家”二字是该名称的一部分,无论是全称还是简称,规范写法一般不宜省略“国家”二字。比如“国家图书馆”,如果省略“国家”直接写成“图书馆”,那么意思就完全改变了;“国家发改委”也不能省略“国家”直接写成“发改委”,因为各地方也设有发改委,会造成表述不准确甚至产生歧义。那么,直接把国家改为中国行不行?不行!因为“国家”是名称的一部分,要加“中国”则应该为“中国国家某某委”。对外报道时,为了体现和区分国别,往往需要在机构名称前加上“中国”二字,含义上与其他国家对应。例如,中国外交部与俄罗斯外交部、泰国外交部、法国外交部等其他国家外交部对应。但对应港澳台时,机构名前不宜加“中国”,在内宣稿件中往往也不需要这样表述。综上,用以强调国别的“中国”二字与机构名称中本来含有的“国家”二字,不能互相替换。示例如下:2
机构名称中不带“国家”二字的,不能自行加上“国家”,如若体现对外报道,应加“中国”。同样,机构名称中本来就带有“中国”二字的,也不可随意省略或用“国家”来替代。3
机构名称中含有“和”字的,书写全称时通常不能省略“和”字。国务院组成部门中就有5个这样的部门,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此外,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也有两个带“和”字的局,分别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4
很多地方机构部门与中央部门对应,也要按照以上规则书写。但也有些地方机构名称有自己的独特性,要注意核对。
比如地方上主管旅游的部门不一定叫“文化和旅游厅/局”,例如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
在使用地方机构名称简称时,首先要看地方上习惯用法,其次全文使用的简称要前后一致。
例如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有的习惯简称为“海南省旅游委”,有的则用“海南省旅发委”。不管用哪个,都要注意前后文一致。
附
国务院组织机构一览(来源:中国*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组成部门(26个)注:教育部对外保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牌子。
科学技术部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
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
·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直属机构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保留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牌子。
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在中央宣传部加挂牌子,由中央宣传部承担相关职责。国家宗教事务局在中央统战部加挂牌子,由中央统战部承担相关职责。·国务院办事机构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中央统战部加挂牌子,由中央统战部承担相关职责。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序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中央宣传部加挂牌子。·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注:国家行*学院与中央*校,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作为*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注:国家移民管理局加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牌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
国家公务员局在中央组织部加挂牌子,由中央组织部承担相关职责。
国家档案局与中央档案馆、国家保密局与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密码管理局与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序列。
-完-近期热点文章◆心疼,34岁女记者吴薇猝然离世◆总编室:容易写错用错的字词◆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支招:如何搞好庆祝建*百年宣传报道?◆凤凰卫视管理层大变动尘埃落定,徐威、孙玉胜放弃体制内身份进入凤凰卫视◆“不封路”报道高票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地方媒体抢到中央级大新闻◆年最全新闻线索来了◆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新闻职称评审将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评职称非常实用!聊聊填报职称评审材料那些事分享新闻业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