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人民日报一周好图编辑点评
TUhjnbcbe - 2021/3/31 9:37:00
北京痤疮医院地址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来源丨人民日报一撇一捺(ID:rmrbzbs)

作者丨撇捺

“人民日报一周好图+编辑点评”来啦!赏好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

游景区品年味

春节期间,各地景区年味浓郁,一系列新春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赏景游玩,人们沉浸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中。图为2月13日,游客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芙蓉镇游玩。
  唐雍钧摄刊于《人民日报》.2.15第4版今年春节假期,关于旅游的图片不少,这张令人眼前一亮。先看构图,三座小楼错落有致,每层画面各具特色,游客们在各自桌旁,或站,或坐,或谈笑风生,或乐享美食,众生百态,凝于一瞬。再看配色,夜色正浓,小楼上的橘红暖光与楼底的蓝色冷光交相辉映,烘托出一派喜庆红火的氛围。新春佳节,就近出游也热闹,游客们自得其乐的同时,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同享假日时光的美好画卷。

——经济版林琳

舞狮闹新春2月14日,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汶塘村,民间舞狮艺人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表演闹新春、过大年,让观众大饱眼福,也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
  何华文摄刊于《人民日报》.2.16第2版神州处处庆新春,各地照片很多,如何选出新意?从这幅图中可探究竟:重动感,老师傅挥舞双手、教得投入,小徒弟裙裾飞舞、学得认真,舞出的是民间艺人的匠心,是欢度新春的喜庆;看光影,大胆使用逆光拍摄手法,倾泻的光束成为这个乡村舞台最自然的打光,突出照片主体的同时,充满艺术气息;品色彩,一明一暗、一暖一冷、一繁复一简洁,形成对比也产生互动,美感与情怀融合迸发。

——要闻七版卢涛

古镇年味浓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推出舞狮舞龙、民俗体验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享受春节假期。图为游客在观看花灯。
  窦瀚洋章勇涛摄影报道刊于《人民日报》.2.17第1版画面中,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随风摇动的大红灯笼,一冷一暖的色调对比之下,更凸显古镇过年的热闹喜庆。前景站立的红衣女孩和她的母亲,与后景的白墙灰瓦自然形成景深,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层次感,同时,女孩的手、大人的视线,姿态生动,自然将观看者的视线引导向上方的灯笼,使画面的视觉中心上移,图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

——要闻六版吴凯

图书馆里的文化年春节假期,湖北襄阳许多市民就地过年,利用假期来到图书馆看书学习,为自己“充电”。图为2月13日,湖北襄阳,读者在图书馆阅读大厅看书学习。
  谢勇摄刊于《人民日报》.2.17第2版这张照片妙在摄影创意。对建筑设计的灵活运用,让照片充满空间纵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吸引力。俯拍视角下,外圈是素雅的暖色墙面,里圈的灯光下是一排排伏案阅读的读者,环环相套,紧抓读者眼球,让人仿佛同这些利用新春假期到图书馆学习“充电”的人们一样,置身于这个精致的图书馆,共同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要闻七版卢涛

车流2月17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石家冲街道,车辆行驶在龙吉高速,夜幕下车灯闪亮、流光溢彩。
  张术杰摄刊于《人民日报》.2.18第2版照片是摄影师站在高处采用长时间曝光拍摄而成,37秒内快门仅开闭一次,凝固下车辆运动轨迹,来往车辆的车灯“画”出两条光的“丝带”延伸至远方,形成优美的“S”形线条,将读者的视线带向远处。同时,摄影师在傍晚拍摄,落日余晖由橘红色渐变为淡紫色,与来往车灯的颜色呼应。整张照片色彩光线的明暗对比在此时更加明显,周遭不重要的区域被弱化,更凸显了车流灯光轨迹的色彩,重点突出、画面干净。

——要闻二版李卓尔

新春开工忙2月18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北京市各大国企吹响开工号角,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图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京城机电下属的天海工业公司工人正加紧焊接、打磨大型特种LNG(液化天然气)储罐。
  人民日报记者贺勇摄刊于《人民日报》.2.19第2版层层线圈如循环没有尽头的隧道,将目光引向更远处,平面图片被赋予了神秘的纵深感。蓝色筒壁和橙色火花,冷暖互映,对比色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强光比营造出科幻的氛围。利用作业现场的光源,以精准的快门和光圈平衡了筒内的幽暗和火光的明亮。

——要闻二版蒋雪婕

走过“十三五”奋进新征程“十三五”以来,重大工程建设捷报连连,有效拉动投资,增添发展动力。图为1月1日,杭温高铁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里齐隧道施工现场,工人加紧施工。
  王华斌摄刊于《人民日报》.2.19第10版

光与线,让这张照片与众不同。以工人的焊接处为原点,瀑布般的光束飞流直下,水中的倒影让光束进一步延伸,营造出炫彩夺目的视觉效果;另一束光则勾勒隧道的弧线轮廓,有审美意趣的同时也有叙事功能。光与线塑造的画面,既展现了施工的紧张,又体现了劳动的壮美,奏响了重大工程建设捷报连连的凯歌。

——要闻七版卢涛

“十三五”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1月,国产C大型客机高寒试验试飞专项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为工作人员对降落后的C大型客机进行除冰作业。刊于《人民日报》.2.19第10版

“十三五”专题视觉版,科技成就是题中之义。这张C大型客机的照片,构图注重对比,画面右边空、左边满,工作人员离镜头远、机头离镜头近,除冰产生的烟雾朦胧、机头机翼清晰,更衬托出C的雄伟高大,用视觉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制造的壮丽、科技创新的魅力,洋溢着浓浓的自豪感。

——要闻七版卢涛

-完-近期热点文章◆六家省报改了新华社通稿题,哪家改的最好?◆“不封路”报道高票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地方媒体抢到中央级大新闻◆年最全新闻线索来了◆中央总台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持词文稿◆“送温暖”频频翻车,暴露部分官员媒介素养不足◆8天之内,2家媒体,因编审错误公开道歉!◆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新闻职称评审将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不放过小线索,让这名记者拿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广告法禁用词案例集锦◆《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评职称非常实用!聊聊填报职称评审材料那些事◆她5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次特别奖,1次长江韬奋奖,是怎么做到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人民日报一周好图编辑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