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清点过往烟云
有铁马金戈岁月
有沙场秋草,遍地*花
有书生意气,壮怀激烈
有乱云飞渡,天地一瞬
孙建*诗歌选
枫红别秋
这个清晨,你扑面而来
这透彻秋阳的红叶
一如万物之火炬
就像当年,壮士一去兮
一路呼啸为千古霜风
余音苍凉而渺远,却还是
近似你泣血的吟诵
点染这方高天,通透了
这一树飒爽英姿的丹枫
凝视良久,且蓦然回眸
我以徘徊之告别
寄语你海枯石烂的生平
即笔放纵苍空流云的想象
细细清点过往烟云
有铁马金戈岁月
有沙场秋草,遍地*花
有书生意气,壮怀激烈
有乱云飞渡,天地一瞬
此刻,贴身寻句的夕阳
置我于落霞与若焰的背景
作别于时空轮回的临界
归我于四顾茫然的苦问
幸有你不绝的回响
幸有你回荡的诗心
便也就乘兴入境
摘取你赤子之一枚
灼我以烈焰滚滚
唱和脉动,纵横即兴
欲将这怀中襟抱
以及往昔之短句长诗
以纵心所欲之狂草
赋予秦时明月,汉时雄关
且将唐诗风月,宋词烽火
点化为瞬间的燃情
年11月4日旅居加拿大蒙利利尔即笔
摆渡人间
一一复诗友新春寄语
岁月凝眉,流年揉碎逝水
寄语新春,和风又拂高天
光阴归来,似曾相识美若依然
远方灼灼,再次点亮花开彼岸
你说,该摆出新颖的优雅
继续那些未知的故事
以纯粹的姿态
刷出光阴的存在感
也听到你不经意的喟叹
所有的故事都会苍老
而如是你说,我亦惟愿
一任野渡无人,抑或老病孤舟
距离之间,有呼唤就好
心灵之间,有善解就好
愿景之间,有守望就好
苦海之间,有摆渡就好
好在转身遇秋,曾也悲天悯人
好在回眸是春,还写人间温暖
庚子大年初五于成都听风堂
红叶米亚罗
在这藏语的雪山之下
在这嘉绒地方的秋天
米亚罗的红叶
就以一种必然的方式红了
于热烈与寂静的浑然中
我听到那位诗人母性的吟唱
——“季节的魔爪啊
撕裂我的胸腹吧
让潮湿发霉的儿女
得见太阳”
是的,那汩汩流淌的岷江之水
从亘古诉说到了如今
什么地方播种着
大慈大悲的幸运
牦牛一般敦实的泥土是无言的
法号一般呜咽的河水是神秘的
岁月的风声在响,往事
一秒钟抑或一万年
看所有的日子
都在命运的长路上自己打结
而所有的命运之结
都在日子的传递中自己解开
一刹那被游人炒热的米亚罗
一瞬间被神秘火爆的米亚罗
那红叶里,还应该含义些什么
这些粉红的荞子
是泥土的少女
还在苦涩的微笑中
期待季节的嫁衣
那么,这些火烫的枫叶
就一定是英雄的血滴
还在傲然的呼啸中
召唤沉重的往事
我想到藏传佛法属于密宗
这该是流淌的生命以身密而红
这该是传诵的民歌以意密而红
就像经幡念动了风声
红叶,岁岁如约而灿然
以不灭的勇气在呼唤
喊来我神*与心魄的兄弟
我的,土壤的面孔
我的,河川的血脉
我的,岩石的臂膀
我的,日月的眼神
魔*啊,我就不会畏惧你
神祇啊,我就不会迷失你
是的,在阳光的季节与泥土之间
所有染透血汗的种子
都做了花朵和蜜蜂的证婚人
我灼热的心脏
正是这血红珍藏的一叶
时时敲击着我的骨骼
才在命运的苦难选择中
筛选出了生与死的轮回
并且生生不息地,唱响
这壮丽的歌谣
坦荡给尘世以
星光和露珠混成的呼吸
选择爱情,让花朵凋谢又开放
选择垦殖,让水土苍凉又葱郁
选择燃烧,让圣光死去又复活
从而选择信仰,在日暮时
才可以平静地扪心自问
红叶就以语言的秘密红了
红叶就以天地的秘密红了
红叶红在米亚罗
藏语中念诵着理想的地方
红叶红在血脉里,正是
风尘里吟唱着德行的地方
而我有关命运的所有努力
就是要打开语言和音乐的花瓣
而我有关生活的种种努力
就是建构一次水与火的相遇
这方以红叶题诗水土的天地哟
血性坚持着众生,众生平等
德行保佑着众生,众生幸运
让我来告诉你这个秘密吧
那位诗人,以及此前的所有诗人
他们都是纵火者
他们点燃自己前世和今生的骨头
给万物做了火炬……
高原玛尼石
这是康巴的草原
这是藏语的雪山
法号呜咽出的沉重
正是与天际相交的轰鸣
这里有立于崖壁的神秘……
唵叭咪吗呢哞
让你感受到伟岸的俯视
而那经卷一样长的河流
和那石头一样厚的经卷
让你贴近神灵般地
听到了与生俱来的寂静
这是高原上的高度
这是广大中的广大
我该是以怎样的慈悲
才能把时空的祈祷铺向红尘
这些牛角一样尖锐的文字
依然响着一片
叮当如述的斧凿之声
以永恒的信念弥合永恒
每一具血肉之躯都做了铺陈
那么多的爱情与生殖
从天上来,到人间去
那么多的播种与收成
从远古来,到远方去
而时间记载的形象
仅仅像昼夜往复的呼吸
一如松结绽放了清早
一如云霓烧红了*昏
也有如诗的咏叹在高天盘旋
是那些搏击着雄风的鹰
天地正是众生的悟彻
悟彻正是天地的经文
我带着想象而来
在鹧鸪山顶望你
想你以怎样的慈悲
才把万卷真经刷向了红尘
还是那位敲着太阳石的诗人
正以厚重的存在久久呼吁
同意我看见这活着的白日的脸
同意我看见这活着的夜晚的脸
……携我穿过……
去向这个遥远的一端
这时的盘山道路
一如神秘的东方哲理
我以期待而急驰
在雪山的召唤中转经
该以什么言辞献给你
当春天的儿女奔跑成人间
所有的喧嚣都积淀成盐
和那些做梦的孩子一样
我唱着儿歌,数着星星
用一万级台阶去想象你
用每一句诗行去铺垫你
我的,不可逾越的神祇
我的,终身寻觅的家园
我没有看见永恒的寺庙
我没有看见永恒的喇嘛
而所有的时间全都在远方
哪一条河流能不带伤
就这样让泪水滴落在纯洁的经卷中
你在骨骼的修持中点燃灯盏
呵,佛说纳须弥山于芥子
一草一木都藏有真言
一如水土中出骨血
一如骨血中出人生
而经幡的摇曳在风声之外
而经筒的轮回在岁月之外
一年,一季,一个时辰
一草,一木,一片土地
我们从命运中筛选出的生与死
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故事
与峡谷中玛尼石一样众多的
是汇入阳光的涓涓冰雪
与河流中水珠一样丰满的
是汇入世界的芸芸众生
这些不苟言笑的玛尼石
是时间的骨骸,史诗的句式
这些凝神聚气的玛尼石
是血肉的标点,语言的舍利
没有理由为人生短暂而叹息
在幸运与不幸的轮回中
我们与石头结伴同行
将满含骨气的水土相互交接
甚至在生命最低处
善良的光芒也自所有高处降临
将这怀有希冀的精血代代遗传
石头里大慈大悲的德行
真言里生生不息的性灵
苍天在上,玛尼石作证
这是青稞的子民
这是雪山的后辈
情歌牧歌唱动的博大
正是与天际相齐的轰鸣
把灵*融入最简捷的言说里
把命运融入最粗犷的风雨里
我们拥有苍天一般透明的智慧
我们拥有云朵一般厚实的躯体
这方水土之上的命运哟
真言念动了石头——石头永恒
心灵承接了太阳——太阳永恒
古典意象与现代诗意
——浅析孙建*《枫红别秋》(外一首)
辛夷(四川)
南北朝《文心雕龙.明诗》有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首有着豪放意象兼古典之美的《枫红别秋》理应如是。诗人在旅居加拿大蒙利利尔时见到了这里“透彻夕阳”的枫叶,被夕阳下这片火焰般壮美的枫叶所感,引发出诗人内心辽远空灵的诗意。置身于绚烂的秋色,此时此刻此景,诗人忘记了身在异乡,灵*穿越时空,回到了历史的沙场,秋后点兵,气吞河山,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在这片异国的红枫叶上,猛地点燃了诗人的气场!
寄语你海枯石烂的生平
即笔放纵苍空流云的想象
细细清点过往烟云
有铁马金戈岁月
有沙场秋草,遍地*花
有书生意气,壮怀激烈
有乱云飞渡,天地一瞬
当代中国诗歌普遍偏于清新,气场不够,当我们读王昌龄唐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种气场的强大,那种爱国的情怀,那种气度的豪迈,那种文化的自信,感觉腰板都会硬一点。读到孙建*的“细细清点过往烟云/有铁马金戈岁月/有沙场秋草,遍地*花/有书生意气,壮怀激烈/有乱云飞渡,天地一瞬”也能感受到那种金戈铁马,英雄高歌的荡气回肠,好男儿顶天立地,一身风骨在枫叶的烈焰中旌旗猎猎的气场!
此刻,贴身寻句的夕阳
置我于落霞与若焰的背景
作别于时空轮回的临界
归我于四顾茫然的苦问
幸有你不绝的回响
幸有你回荡的诗心
中国历史上的英雄都是孤独的,朝堂的心思你永远不会明白,想想岳飞就知道了,所以,诗人心中也生出了一种苍凉,英雄,结局到最后往往都是幻梦悲歌,所以诗人心生无限感慨“此刻,贴身寻句的夕阳/置我于落霞与若焰的背景/作别于时空轮回的临界/归我于四顾茫然的苦问”,也许是感于岁月的流逝,也许是一生追寻真理与信仰的茫然,空有一腔热血,竟被人间岁月蹉跎得徒生白发,所以“幸有你不绝的回响/幸有你回荡的诗心”幸有一片诗心,陪伴着诗人,不管人间几多磨难,诗人的心境还在,诗心还在,这,就是足够的慰藉。
便也就乘兴入境
摘取你赤子之一枚
灼我以烈焰滚滚
唱和脉动,纵横即兴
欲将这怀中襟抱
以及往昔之短句长诗
以纵心所欲之狂草
赋予秦时明月,汉时雄关
且将唐诗风月,宋词烽火
点化为瞬间的燃情
那枫叶如此地红,像染过热血,赤子之心的血。红得高贵,浓烈,热烈,诗人忍不住伸出了手去,摘下一片烈焰的赤红,轻轻用手掌抚摸,还能感受到叶脉的掌纹,那里,流着赤子之心的赤诚,诗人抚摸着这些叶脉,紧紧贴在胸口“摘取你赤子之一枚/灼我以烈焰滚滚”,
此刻,诗人的手竟不禁颤抖起来,这叶儿仿佛是一脉诗*,她可以和诗人唱和,诗人饮下诗*端来的枫叶酒,以汉字纵横论剑,那过往的诗句像泪一样涌出胸口,枫叶滚烫,诗歌滚烫,诗人此刻只想奋笔疾书,用狂草的写意,肆意那滚热的赤心烈焰在内心翻滚,那是滚烫的历史,滚烫的热泪“以纵心所欲之狂草/赋予秦时明月,汉时雄关/且将唐诗风月,宋词烽火”。
距离之间,有呼唤就好
心灵之间,有善解就好
愿景之间,有守望就好
苦海之间,有摆渡就好
《摆渡人间》
这首摆渡人间是写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关联的。人是一个奇怪的群体,看起来有一大堆的朋友,内心的世界却更像岛屿,这个岛屿并非外表看起来那么地快乐,特别是注重精神世界的诗人,如果没有知音,没有人能读懂自己的诗歌,总是容易心生悲戚,不能快乐。所谓知音难寻,一些人,即便到了杖乡之年仍觅高山流水而不得,难矣!犹难于上青天。
所以,当一个漂泊于海中的岛屿与另一个岛屿发生内心的关联,一颗灵*遇到另一颗相似的灵*,从此,便是永恒!所以“心灵之间,有善解就好/愿景之间,有守望就好/苦海之间,有摆渡就好”。
原载于《中华诗*》杂志上半年刊(第期)
图/古堰行舟及网络
辛夷,本名李春苹,写诗也写评,四川省成都市作协会员,广元市作协会员,《秦风诗简》主编,首都文学编委,都江堰论坛版主,都江堰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诗网》《四川文学》《成都晚报》《四川农村日报》《青年作家》《剑门关》《翠云廊》《玉垒诗刊》等。
(点击可查看)
秦风
孙银川柏桦谭宁君黎阳徐甲子程辉(添加中)
顾问:秦风
主编:辛夷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