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在某地区春节走访困难户的新闻稿件中,配图出现茅台酒瓶引发部分网民质疑。
春节临近,*府、企业正面宣传工作必不可少,借助新春节点向社会宣扬*企理念、展示社会责任、抑或传播工作成绩,以期获得公众认可,营造良好形象。然而,由于宣传意识和思路出现偏差、前期信息核实工作不到位等等,其正面宣传不仅未能起到塑造良好形象、构建和谐氛围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引发舆情。
梳理近期舆情热点可发现,造成“低级红、高级黑”舆情问题的主要方面包括:1虚假宣传细节经不起推敲主动进行话题策划是*企日常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积极设置议题无可厚非,但若嫁接事实、强行粉饰,则极有可能被广大网民识破,陷入尴尬境地。年9月,某城市地铁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宣传内容称,工作人员注意到一位踮着脚走路的女乘客,询问得知该乘客被脚上新鞋磨破了脚,工作人员立即拿来了医药箱帮助处理。当日,疑似前述事件中的女乘客发“朋友圈”否认微博内容,表示是自己主动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创可贴,并且“经过三个工作人员的来回工作交接,等待了十几分钟后,工作人员拿着相机,领导手里提着药箱来了”。自媒体时代,任何虚假、瑕疵的信息,都很容易被发现和放大,真实、真诚才是正面宣传之基,提示*企单位切不可无视当前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舆论多元化的客观事实,更不能低估受众的思考和判断能力。2传递观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符宣传策划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观取向在正面宣传中也尤为重要,多家企业便曾因产品宣传的价值导向引发舆论的集中质疑。年12月,一则内容为贫困男子坐飞机借钱升舱的“土味”借贷广告将一互联网金融公司推上风口浪尖,在网民质疑该广告存在诱导借贷、价值观扭曲等问题后,该公司发布致歉信并将该视频下线。年8月,某城市地铁女士优先车厢内出现内容不当广告,“爸爸,长大以后我想嫁给你”“妈妈,长大以后我想娶你”等内容被网民质疑放在公共空间会对儿童群体认知带来错误引导。此前,还有食品企业也曾因“擦边球”的丰胸广告引发争议,被广电总局点名广告停播。须知真正的宣传,内容是表面,价值观的输出才是内核。只有在对外宣传中,传递正确价值观、甚至引领社会价值观,才能使宣传拥有广泛传播的潜在能力,并帮助自身塑造更长期的影响力。3过度拔高效果适得其反宣传内容用力过猛、过度渲染往往也是正面宣传频频“踩雷”的另一大原因。该类型常见于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之中。此前,个别城市宣传工作中曾描述了公诉人为加班办案,将幼儿放在家中导致其坠楼身亡,以及公诉人为办案放弃怀孕、几个月吃住在单位等事迹。该文章被舆论质疑三观不正、过度宣传,后该文作者也承认“内容存在失实的情况”。此类正面宣传虽然能赢得部分网民感动,但为了典型而刻意制造圣徒式人物、把新闻当小说写而引发的质疑之声也就在所难免了。须知在正面宣传工作中,从受众的角度审视新闻至关重要。过度煽情、片面夸大事实、刻意营造人设标签以至于违背人之常情,不但令文字与实际拉开了距离,还有可能使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4形式主义造成舆论失焦形式主义也是正面宣传的重灾区,其中尤以地方领导调研、视察时舆情高发,摆拍、偶遇一直备受诟病。此外,以目前各地在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行动为例,部分地方落实举措走样,也出现了形式主义色彩大于实际内容的规定,如适量点餐被纳入了服务员的月度考核、某地某餐馆称体重点餐、某餐馆推出男女版盒饭等,相关内容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批评。遏止粮食浪费需要精细化管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蹭热点”搞形式主义,不仅有违*策初衷,还损伤*府公信,徒增舆论反感。坚持丰富内容与改进形式并重,把宣传工作做深、做实,才能达到宣传效果。媒体评论指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崛起更为*企提供了近距离向公众进行宣传的机会。这在让宣传获得巨大的曝光度的同时,也放大且加剧了舆论风险。这提醒*企要通过宣传持续输出正向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凸显*企张力,释放社会正能量与践行社会责任,也为公众营造欢乐喜庆、健康祥和的春节氛围。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薇-完-近期热点文章◆8天之内,2家媒体,因编审错误公开道歉!◆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3个县级台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看看花落谁家◆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新闻职称评审将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不放过小线索,让这名记者拿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广告法禁用词案例集锦◆《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评职称非常实用!聊聊填报职称评审材料那些事◆她5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次特别奖,1次长江韬奋奖,是怎么做到的?分享新闻采编经验传授新闻创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