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烟台高新区作为全市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主功能区,聚焦主责主业,紧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项目复工蹄疾步稳,创新平台争相落地,经济发展开足马力,高质量打造了一批高端孵化载体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创新创业高地。眼下,以蓝色智谷为代表的科创高地正拔地而起,形成我市东部创新引领极。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抢抓国家新一轮战略创新力量布局机遇,高新区超前谋划,集中开展了科技创新的机制攻坚。一年来,共有15个引领性高端创新平台在区内启用运行,为科创高地全面强化协同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科技创新,活力释放,进入“十四五”发展新征程,高新区将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借科技创新这支神奇之笔,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01
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
——为苹果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全国首家苹果类专业新型研发机构、全省唯一农业类创新创业共同体,于7月29日正式揭牌。通过“*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加快建设苹果、樱桃、梨等7个科研创新中心,组建种质创新、生物技术、精深加工等8个创新团队,实施优质高档苹果果业新品种研发、果树无病*良种苗木繁育、果实品质调控技等7项重点创新工程,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苹果果业自主创新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聚集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国内外苹果果业科技交流基地。
02
公安部经侦局数据导侦中心(烟台)
——带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中心已于6月2日正式启用,涵盖服务式战略中心、数据导侦培训中心、数据导侦研发中心等功能板块,不仅在提升全国打击经济犯罪能力、维护国家*治安全、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将发挥中心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集聚更多数字经济创新资源要素,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引领和带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03
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山东(烟台)工作基地
——全市首个国家级海智基地
5月7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山东(烟台)工作基地正式揭牌。高新区成为山东省第5家、烟台市内首家国家级海智工作基地。基地将着力培养集聚一批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领*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努力建设成为烟台引进海外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基地的设立为高新区吸引和组织海外高端人才来烟创新创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打开了“绿色通道”,期间举办了海智基地建设座谈会,邀请8所高校、3家科研院所、30家企业代表参加,进一步夯实了校企、院企合作基础。
04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李颉院士工作站
——国内技工院校首个院士工作站
10月28日,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举办建校55周年庆祝大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李颉院士工作站”成功揭牌落户高新区,这是全国技工院校首个“院士工作站”,标志着学院在科研技术、专业水平上迈上新的台阶。院士工作站的成立,不仅有助于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也将有效地促进学院产学研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烟台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05
烟台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
——打造中国“北方蓝色药谷”
“烟台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烟台市人民*府签约共建,已于年完成事业单位法人注册。烟台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将以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究水平为引领,以推进先进成果转化为目标,为烟台、山东乃至环渤海地区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药物高研院将开展创新药物的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公共技术服务、产业孵化培育及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打造机制灵活、国际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和新药研发创新高地,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建设国家级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一体化平台,建成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中国“北方蓝色药谷”。
06
烟台市(国际)技术市场
——建设外向型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11月2日,在烟台首届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烟台市(国际)技术市场正式揭牌。技术市场是由烟台市科技局、烟台高新区管委、山东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三方联合共建,重点围绕全市八大主导产业,整合全球,特别是日韩等东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与智力资源,促进国际先进技术在烟台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打造集技术转移、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产学研合作、海内外孵化、科技投融资等综合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外向型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高地。
技术市场主要以“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