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胡志良,男,生于年4月。农民,小学学历。蒲江县寿安镇庙乐村人。数十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他与父老乡亲同甘苦、共命运,结下血肉浓情。自谓不惧才疏学浅,常挥毫泼墨,书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视为己任。有小说、诗歌、戏剧、辞赋、书法作品发表。长篇小说连载:(九)
寿安往事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胡志良著
第九章
寿安区,辖寿安镇、高河乡、合江乡、松华乡、青龙乡“一镇四乡”,三万八千多人口,四万二千亩耕地。地势为“三山夹两河”(长秋山、大五面山、小五面山和蒲江河、临溪河),六分平坝,四分丘陵。蒲江河与临溪河上游均无水利设施,四万三千亩田地全靠两河灌溉,如遇干旱则成大灾,所以这些田地成了“望天田”。两条河在上、中游,从清代初起修了若干道河堰,蒲江河的“张公百堰”和临溪河的“纸房堰”,是两个著名的大堰。在堰埂前左右两侧开挖了引水渠,每条渠道又分出若干小沟,形成水网,把河水引进田里灌溉两岸的良田。农民们根据年复一年的经验,全靠两河之水种植水稻,是极不可靠的,于是,平坝地区每年秋收后就把一些烂槽田、盐碱田,地势较高不能直灌的田蓄满水,成为冬水田。丘陵地区不仅要留足冬水田,还要建山湾塘,以解除来年栽插水稻缺水之忧。冬水田和山塘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如风调雨顺,丰收就有希望了。偏偏这年又碰上了二十年不遇的春旱,从去年冬月起到今年三月,连续五个月没下雨,即使有两次洒过点毛毛雨,也不够蚂蚁吃。清明过了,谷雨要来了,旱情越来越严重,蒲江河、临溪河两条大河几乎断流,沟渠干涸,冬水田全部干涸,出现了龟背一样的大裂缝。麦苗由绿变*变焦,山地里的豌豆、葫豆成了枯藤干枝,清明前播下谷种的秧母田发不了芽。为了保秧母田,农户们不得不给秧田周围扎上了仔埂子,从一两里路远的沟里或井里取水,挑到秧田泼水保湿,老人儿童则用桶提水。秧田少的也要三四分,多的有上亩的,地主老财上百亩的,秧田也有一二十亩,试想要挑多少担水啊!山里人更惨,人和猪牛羊饮用水都没有,要下山来挑。水,水,水,成了乡下唯一的主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谚语又说:“懵懵懂懂,清明下种”。立夏都过了,还不见下雨,老百姓真的怕了,开始恐慌了。一家人就指望着这一点田地糊口养命,如果颗粒无收,这日子可咋过?哪怕有一点点儿希望,人们也决不放过。人们寄希望于“天”。古往今来,人们都尊称上天为老爷,“天老爷”恐怕就这样来的。在农户们的强烈要求下,县太爷率众到蒲江河上游的霖雨场“设坛求雨”。霖雨场二郎滩,干旱时,是邛州、眉州、雅州“三州”,丹棱、眉山、名山、邛崃、蒲江五县求神祈雨之地。二郎滩有座二郎庙,庙里大殿供着二郎神像。传说二郎神为神正直,还多了只能看透妖魔*怪的眼睛,庇佑世间苍生,凡有所奏,玉皇大帝都准奏,所以,老百姓求雨也哀告到他那里了。同时又传说,龙洞里有小洞直通龙宫,龙王就是通过这条小洞到人间享受香火的。龙王稍有怨气发起火来,就要造成人间大旱。老百姓只得向龙王赔罪求雨,如不施雨,则请二郎神奏明玉帝治罪。祈雨坛坛高四层,用八仙桌和木椅搭成,顶层木椅上供“玉皇大帝”牌位,第二层供“观音菩萨”,底层供“太阳神”、“太阴神”、“风伯神”、“雨司神”、“五谷神”等,神牌前点长明灯……坛内按东、西、南、北、中摆五个一样大小的陶缸,缸内盛水、草和鱼。坛内诵经人俗称红帽子先生,光头赤脚跪在神牌前诵道家经典,反复念诵“祈皇天,降甘霖,普度众生。”众官员百姓皆虔诚跪地,人数多达上千人众。一日三次,真是感天动地啊!有诗曰:“官闲倚马看田畴,不见蒲江江水流。垂白农民俱引颈,含苗青稼欲低头。未能喷洒成霖济,谁作孽龙致雨浮?想到桑林虔祷祭,省躬自责更何尤!”寿安镇老农们还眼巴巴望着长秋山,渴望山那边升起红云,因有“太清观上红云罩,干田才有水来泡”的说法。如果还不下雨,寿安百姓就要求助“关老爷”了。他们抬着关老爷坐像,走到蒲江河畔焚烧“文书”求雨。总之,人力无为时,都求之于神,神无灵验,只能仰天长叹了。求雨归求雨,求神拜佛,仅是人们的愿望而已,明白人还是懂这个道理的,还得要面对现实。古往今来,人们从无数次干旱的灾害中,制定和不断完善了一套“分水”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不管河里有多少水,都尽可能做到按田亩平均用水,用户也按田亩多少交纳水费,用于堰渠岁修开支。分水时,按每条河、渠各自的灌溉面积计算出堰渠进水口的水位流量,进行控制性分配。渠、沟的用水,则按照流水时间进行再分配。但执行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各灌区的保甲长要求每户出一名壮汉,集中分配到堰口、渠道,不分白天黑夜全天候带上锄头棍棒等农具作为兵器轮班守候,寸步不让。没有值班的男人,也要在自己田边进水缺口守着,直到让水流进自己的田里。那段时间,各家青壮年男人都上“前线”去了。一个姓郑的女子说:“男子汉都走完球,要少生好多娃娃啊!”让人啼笑皆非。农谚说:“麦从立夏死”、“小满正栽秧。”小满都过几天了,天上还没下一滴雨,人们心急如焚。几天前,可能是西边雅安、名山一带下了场大雨,河水流到了纸房堰,河水经百里长途的逐级消耗,到纸房堰时,河道里的水流量只能冲转两座碾子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欢呼雀跃。但在分水时,为控制分流,左岸、右岸及河道下游用水三方发生了争执,谁也不让谁。上千人高举锄头棍棒示威,在场的水利官员也无力制止,终于发生了打死一人,重伤十多人的惨剧。最后,还是在乡*府团丁鸣枪示警下才趋于平静,当场抓走了十多个冲在前头的人。后来,县衙门派警局下来办案,但当时人多势众,又是黑夜,凶手无法追查,此案不了了之。沟渠两旁的农田得到了流水的灌溉,人们不顾疲劳调工换手,抢时间收麦子、扯菜子、耖耙田地、泼粪施肥、抢栽抢插。但仍有为数不少的高塝田和山漕田不能栽插,只能用车水灌田的办法了。水车,全木制成,长约一丈,箱式,分扳车和踩车两种。头尾各有圆形轮子,前大后小,前轮中安有手摇木把。按木箱的大小尺寸,用木板做若干叶片,每隔五六寸,把叶片卡在活动的龙骨上。扳水时,将水车尾部浸入水中,首部靠在田埂上,手扳动水车时,叶片将水带进水车,将水输进田里,可提水二三尺。如果田块更高则分级提水,用踩水车更为省力。踩车与扳车不同的仅是把扳手换成脚踏,另打一个水车架,可以两人同车踩水,减轻劳动强度。雷山碥曾创造过十六道车分级连环踩水的记录。在干旱的年代,筒车,又是最省力的提灌工具。人们用竹子扎成一个直径达一丈五尺的大轮子,轮子上绑上许多节竹筒,架设在山岩边上,把水沟引到岩边,沟水冲动轮子,就把水送到高处,竹筒的方位变动,筒里的水就自动流出来,倒进高处的沟里。这种循环提水方式,不用一点人力,昼夜不停地旋转,确实是先人们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啊!踩水要大量的强劳力,单家独户不能完成连环扣,于是便有了“调工换手”的互助形式,或换工、或付钱,有钱人家干脆请短工。有的成片高塝田、山漕田,靠人力车水泡田,人工成本太高,只得改种红苕、玉米等旱地作物了。栽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过了小满,迟一天栽秧,就少一分收成,再迟下去,栽下去也会无收,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这年,天旱无水推迟了二十多天栽插的宝贵时间。今年的栽秧,把原有的生活秩序都打乱了,谁也顾不上去打扫庭院,去栽花种草,去浆衣洗裳,更说不上去寻亲访友,去赶场喝茶。男女老少都投入了这场战斗,偌大一座寿安场镇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有老人的家庭还好,老人们挑起了做饭、带娃儿、喂牲口的担子。没老人的家庭就惨了,晚上煮一顿饭,要吃三四顿,白天下田干活,大孩子带小孩子。还有一个姓叶的两口子,把两个两三岁的娃娃像狗一样用绳子拴着腰杆,一头系在柱头上,让他们在小圈子里爬行,任他们哭闹,屙屎屙尿都不管了。有的把婴儿放在床上,四周用木板围住也顾不着管了。耖地耙田,担粪泼粪这些重活是男人的事,女人也不轻松,除了和男人一起栽秧外,扯秧头成了她们的“专利”。一亩稻田要栽三四百个秧头,女人们三更就要起床,下田扯了一两百个秧头也才天亮,晚上刨几口饭又下田扯秧头,一直干到半夜。给娃儿喂奶也是由老人或丈夫抱到田边,女人坐在田坎上,撩开上衣,把奶嘴塞进婴儿口中,自己也趁机歇歇气。总之,农民每天干活时间都超过了十八个钟头。这段时间里,人们最迫切需要的不是穿绫罗绸缎,不是吃山珍海味,而是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哪怕是半袋烟的工夫。他们实在是太劳累了!这年的春耕大忙,还多了一个重要环节,这就是收割麦子油菜。由于五个月连续天旱,到了立夏季节,六千多亩麦田和油菜田地颗粒无收,成了一片干枯的禾苗,各家百姓都一把火点燃给烧了。看到遍坝的火焰,个个都哭了,似乎不是禾苗在燃烧,而是把他们自己都烧掉了。每年都有过半的农户这个时候断粮了,就指望收麦子,可接到秋收打谷子。小麦没指望了,往后的两个月可怎么过啊?刚进六月,好多家断了炊烟,揭不开锅了,只有两条路可走了。一是到大户人家求爹爹告奶奶借粮。绅粮们首先要看你有无偿还能力,信得过才借,但秋收还粮,要加一成利息,甚至借谷子还大米,数量相等。为了生存,即便是铁板债,这个岩,睁起眼睛也要跳下去!二是成群结队,通过亲戚朋友作担保,到回龙镇的夏河坝借玉米。那里有六七百亩沙壤地,由于不住水,不能种水稻,每年都种上玉米,到五六月就收成了。玉米不是主食,夏河坝的农户将这些玉米借出去,两个月后收回*谷,标准是一斤玉米换一斤谷子,双方都不吃亏,年年如此。对于断粮的人来说,能吃上玉麦馍馍吊命,已经相当不错了。对于一些人多田少,甚至一些“上无瓦片,下无立锥之地”的特别贫苦人家来说就更惨了,无人敢为他们担保,玉米也借不到,只有外出讨口要饭,或者吃草根树皮,甚至饿死。据当时的《成都晚报》载:“因天旱,蒲江县境内出现饥民载道,路有饿殍”。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于乡民的疾苦,那些国民**府的县乡官员们,个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照常过着吃喝玩乐、**奢淫、花天酒地的逍遥生活。蒲江县城、寿安镇,一些有名的酒馆、茶楼、烟馆,全是他们的身影,他们寻欢作乐,还有妖艳的女人为他们摇风打扇。同一个地方,同一片天地,却有地狱天堂之分,这是啥世道啊!注:以上图片来至网络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