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壮士献身岂为名
TUhjnbcbe - 2021/3/2 15:55:00
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搏击长江数日,胜过平庸一生。这是年,成都晚报一篇纪念尧茂书的文章。年,对市民抽样问卷尧茂书首飘长江行为的评价,92.92%的人选择勇敢精神的表现,4.92%的人选择纯粹冒险,0.62的人选择是出风头,1.54%的人未填。乐山市志资料年的合集中,刊有各种媒体的报道目录辑要。有几篇报道的标题如下:假如螃蟹有*。壮士献身岂为名。中国需要这种精神。扬子江上一个勇敢的失败者。研究生所喜欢的男女形象(男性形象是尧茂书)。最后一文中,就“你喜欢谁”,对清华大学研究生有一个较大范围的调查,男性最推崇尧茂书,女性偏爱卡捷琳娜。乐山市志资料下半年合刊中,更有大量照片和资料,说乐山三杰:尧茂书、衣瑞龙、王大康。其中有衣瑞龙和王大康在王浩儿岷江畔的合影,还有张衣瑞龙和美国滑翔冠*拉里.士道尔在金顶的合影,衣瑞龙很帅,王大康很憨厚。这些,都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国家刚恢复元气,思想解放,提倡个性和人性,那是一个不断涌现思想者和英雄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乐山的书店,随时可见争先恐后的“抢书”大戏,那些年到处都是旧书摊。尧茂书从15岁开始,就喜欢读文学名著,读过的故事几乎过目不忘,可以完整的复述出来。衣瑞龙就更不说了,看他写的彻底解开峨眉山九老洞之谜、三宵洞考察记、二探八仙洞,都很有文采和思想,被毛西旁全文录入地方志,乐山三杰的另一杰王大康,就更是个书痴了。风月谈一位读者问我,乐山城现在哪里有集中的旧书摊,我只能回答,没有了,我在上世纪90年代末,都还在白塔街、兑阳湾淘过数千本旧书和杂志。上周一个晚上去了一次市图书馆,发现里面人虽然多,但要不在用电脑,或者做作业,陪女朋友,现在真正看书的其实很少了。80年代,那时乐山年轻人的偶像是张海迪、中国女排、聂卫平、尧茂书,都是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昂扬形象,而现在呢?那时,整个社会都有一股锐意改革进取的风气,那是一个各种价值观激烈碰撞交流的年代,是敢于标新立异的年代。看媒体在尧茂书走后媒体的报道标题,便可知一二,彼时都市报刚兴起,当时很有锐气的成都晚报,以及更多兴起的都市报,如今还没消亡的,也几乎都没了锐气和思想,都市报的皮日报的*,只是苟延残喘而已了。那时,正是乐山修史者毛西旁老师的巅峰时刻。正如水闲先生所言,乐山历代诗集和乐山历代文集是毛西旁先生对乐山文脉的莫大之功,对于乐山来说,当得上功不在禹下。可是毛西旁先生走后,再难看到乐山修史者的荣光,看了一些新的史志资料,倒像是主流媒体新闻作品的合集。老的地方志,印数本就少,知晓那段历史的乐山老辈子百年之后,谁还能讲述这些历史。为何不能系统重修地方志,让乐山的图书馆,尤其是每个学校,都能看到,传承下去。80年代,陕西街、铜河土扁、金花巷、蒋家巷古建都在,如今都已灰飞烟灭。乐山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是否已是一个空壳,古建的消亡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生活虽越来越好,人心早已不思古,追求功名和娱乐,只管眼前银两和生计。数日前,去了邓洪秀老师家,虽是第一次看到他,但他哪些有灵*的老照片,却已见过千百次。乐山的70、80年代,他是最优秀的记录者之一。他在想做一件事,将自己那些黑白老照片,全部用故事加照片的方式,出一本既是画册更是史志的书。这无疑是乐山的大幸,更是一个浩瀚的大工程。看了乐山地方出的不少精美画册,除了宣传工具的功能,历史价值并不高,比邓老师这本拟出的书,价值差的太远。尧茂书漂流长江前,做了最坏的打算,让怀孕不久的妻子去做了人流手术,他出发前,多次到西南交大园内的农贸市场去买母鸡,为妻子炖汤补身体。明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可尧茂书为什么要坚持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衣瑞龙那年就满70岁了,一生积蓄耗尽,却买不起一辆三轮车,没有观众,更没有系统的安全措施和后勤保障,可为什么还要去这终极一飞。这些问,答案并不重要了。这些问,在浮躁的如今,是找不到答案的。在风月谈看来,尧茂书、衣瑞龙都是聪明睿智,有家国情怀的真英雄。他们,是乐山当代当之无愧的一代脊梁。看看尧茂书、衣瑞龙所生活的上世纪70、80、90时代,再看看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尚有梦想,并为之坚持一生。邓洪秀有两个好徒弟,亦师亦友,一个是尧茂书,还有一个是靳岷江,一个牺牲在长江,一个牺牲在汶川,都是乐山的大英雄。这两个乐山英雄的师傅邓洪秀,在风月谈看来,也是一个固执的寂寞英雄,邓洪秀已经74岁了,他为什么还要坚持自己出钱做这样一本史志版画册,每一张老照片,都要深入调查历史,更要精心完成文字,那是何等的苦和难,风月谈觉得,这本书如果打磨到位,绝对是在只知歌舞升平正面讴歌的当下,近年最值得期待的一本书。壮士献身岂为名。群山之峰,勇者孤绝。你可知道,乐山英雄尧茂书,虽然长的帅气清秀,身高只有1米62,年他工伤失去了右手中指。可只有九个指头的小个子,却发出了80年代中国最有力的声音。特别鸣谢:毛西旁编撰市志资料,邓洪秀作品,尧茂书图均为邓洪秀图,其他图据网络。轻轻说话

转发分享,就是最好的打赏

1
查看完整版本: 壮士献身岂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