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闻,传统媒体运营模式的转型方向
TUhjnbcbe - 2021/3/2 10:02:00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逻辑发生重大变化,构建以新闻生产为基础、以用户关系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指向的“新闻+”运营模式,是媒体转型的必然。

新闻+,传统媒体运营模式的转型方向

罗娅文

中国正进入“一部智能手机搞定一切”的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怎样实现运营模式转型?如何在理念和方法上重塑传媒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机制?

1

运营模式转型的理念基石

首先,必须在理念上完成转型,建立用户中心意识、连接与开放的思维方式。

用户中心

用户及用户关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产业逻辑的中心和基点。在移动互联时代,单单是新闻业已越来越不具备单独的商业闭环模式。传媒业原先的线性产业价值链正逐渐演化成网状的生态圈,进化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实时互联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网络。用户即阵地,用户即价值。

连接与开放

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现在是“重建入口+重构关系+制造场景”。所有的内容都是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去制造、分享、传播和接受这些信息。那么如何让用户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中来?连接至关重要,连接人和人、连接人和信息、连接人和社会。要善于利用他人的资源、品牌、渠道去做传播和社会服务。

2

基于传媒核心价值的运营模式转型

在谈及传统媒体运营模式的转型策略之前必须厘清三个问题:

如何把握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

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其公信力是核心资源,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生产,从选题到制作都有成熟的工作机制和优良的质量保障。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专业传播者的专业理念和操作方式更是内容生产领域里的稀缺资源。

如何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

内容需要渠道传播。在传媒业、电信业和IT业快速融合的今天,单纯的高质量内容如果不能在互联互通的大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嵌入到以关系为中介的渠道中去,它的价值就无法实现。

传统媒体转型的根基是什么

不管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向公众提供新闻依然是其基础功能,无论媒体融合发展到哪个阶段,内容生产的*治方向、正确导向不能变,*管媒体的原则不能变。立好这根“主心骨”,才能在内容上面做加法,走稳走好融合发展的转型之路。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结合业界的广泛实践,这里提出一种以新闻生产为基础,以用户关系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指向的“新闻+”运营模式。

3

新闻+运营模式是转型的必然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新闻+”的运营模式有三个维度:

新闻+服务

这种基于移动新媒体的新闻+服务从涉及范围而言主要有三种:

信息服务。以媒体智库的兴起为代表。如新华社的瞭望智库,人民论坛的人民智库,南方报业集团的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凯迪数据研究中心等。

*务服务。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在上线半年后即推出“*务大厅”,号称要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移动*务信息发布平台。目前已有数百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入驻并发布信息。

生活服务。如青岛报业集团旗下的“智慧青岛”客户端,可提供公交、违章、路况、社保、学区、菜市场等查询和订票、保洁、问诊等服务。

从提供服务的方式看,主要有三种路径:

推出专门的服务性产品。比如浙报集团开发的基于本地属性的民生服务类APP“最美浙江”。

在新闻类新媒体产品中嫁接服务性内容。比如“浙江新闻”客户端中的“教我烧菜”“我要挂号”两个互动板块,嫁接的都是第三方服务平台。

直接进入服务性领域。比如《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的“百代旅行”,直接涉足旅游行业,为本地化深度旅行提供住宿、美食、休闲、交通、购物等各种服务。

新闻+社交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海客新闻”近期推出的4.0版本就主打“新闻+社交”特色模式,应用地图标记实现信息分享与社交互动,是全国第一家以地理位置推荐为特色的新闻社交客户端。用户可以在地图上“按图索骥”,手指在地图上滑到哪里,就能看到哪里的海量新闻;同时可搜寻附近的人和事,轻松加好友,为全球华人打造身边的“朋友圈”。

再比如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界面新闻”,就是一家围绕中产阶级用户,提供新闻、投资、购物、招聘及社交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公司。这就是社交的价值,重塑了用户、内容和渠道的关系。对移动新媒体产品而言,社交更是其必备功能和竞争重点。谁掌握了用户及其“朋友圈”,谁就能在转型中拔得头筹。

新闻+电商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媒体电商的模式主要有:

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巴巴推出的“码上淘”。

自创垂直电商。这一类型的媒体电商主要是由专业媒体创办的,如汽车媒体网站汽车之家,本来是一家汽车垂直资讯网站,后来做了汽车电商,并赴美上市。

自创水平电商。提供多行业产品的网上经营,类似于网上购物中心。如威海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海洋商城,成都商报旗下的买购网,都市快报旗下的快抱网等。有的成立独立公司运作,有的还自建物流。

提供电商服务。媒体成立为电商企业服务的项目或平台,如深圳报业集团主办的“深商e天下”服务于深圳六大类市场主体等。

媒体电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变现品牌和资源的主要途径。

4

结语

运营用户及其社交关系是媒体运营的转型方向

传媒行业未来能有前景的商业模式,一定不会再是信息传播主业的单点支撑,而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用户为核心,以用户间的关系为传播机制,以互动为内容生产的动力,以多媒体为特色,新闻、资讯、服务、社交、产业有机融合的商业模式。以用户平台作为起点,发展用户,留存用户,在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增值服务,这才是移动互联时代真正的价值交换之道。

平台型生态组织系统是传媒转型的最终目标

把新闻传播与新的生产要素融合起来,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重塑传播逻辑,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战略选择。媒体通过转型要达到的深度融合一定不是局部、个案、项目的融合,而是多层次、全覆盖、平台级的融合。而所谓“平台”,就是一种生产机制和聚合作用,可以把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内容、渠道及其他生产要素以新的方式重组融合起来。内容和运营双管齐下,聚集亿级用户流量和千万级日活跃度,在此基础上形成媒体生态平台和用户流量平台,应该是传媒转型的最终方向。

未来媒体竞争的核心能力取决于影响力的变现能力

通过平台构建对流量进行收入变现,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对媒体影响力的变现。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是其与科技互联网公司、各类泛媒体竞争的核心资源,关键是要思考怎样把影响力变现,把受众变为用户,否则媒体的声誉和公信力都将是没有落地能力的“空中楼阁”。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企业监管部)

责任编辑:杨芳秀

文章精选

承前启后的总编辑谭文瑞

新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双传学——新时代精品*报的优势再造和品牌重塑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长、总编辑陈剑文等——“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创新理论传播的方式和路径

解放日报社总编辑陈颂清——以优质内容参与传播竞争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润等——从高从严从实加强采编队伍建设

深圳报业集团*组书记、社长陈寅等——遵循新时代要求,提高新闻舆论“四力”

“浙视频”成长记

创新媒体合作,携手共建主流价值的“丝绸之路”

真实的虚妄:浸入式新闻的伦理风险探析

算法推荐的风险防范和导向管理

一封来自《新闻战线》的约稿函

长沙晚报:省会城市*报如何提升传播力

网媒集团经营创新的路径及实践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媒体融合创新的标杆、路径和符码

提升“四力”,要始终紧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闻战线》6月号目录来啦,邀君共赏!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传统媒体运营模式的转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