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孩子,我在玉林有他们,你放心
TUhjnbcbe - 2021/2/26 16:41:00
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929/4265585.html

曾有人说,中国最有巴黎味道的城市是成都,成都最有巴黎味道的是玉林,这是说玉林浪漫。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万里挑一。玉林,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老街”,除了美食、美景,让人留恋更多的是玉林人那份温暖文明的亲和力、乐在其中的奉献精神吧。

这是寻找·玉林记忆——相识·街巷名人的第九个故事集——玉林达人吴有学、吴永强、刘道笠

推荐理由:平凡的岗位做着不平凡的事。

吴有学,年生,人称民情使者,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志愿者,社区民情专递员。

吴有学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坚持做一小时的运动,虽然已年逾耄耋,却依旧神采奕奕。他每天七点出门放鸟一直到八点半,回家吃过早饭后,九点半去社区做志愿者活动。

吴有学之前从事相关民*工作,年12月黉门街社区成立,他想着自己在家也没事情做,就在老伴的支持下,主动找到社区主任,“申主任,社区刚成立,一定有不少事,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为社区多做点事。”

从调解邻里关系到帮困难家庭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从教育感化劳改青年到通知社区张老师购买节能灯等大大小小的事情做起,这一做就坚持了15年之久。

社区跳广场舞的阿姨

我们这住在1号楼三栋的一楼和二楼的两家人因为“污水管”闹得很凶,二楼污水管漏到一楼,一楼污水堵住冒上二楼,两家都是受害者但谁也不说互相埋怨,吴老师给两家做思想工作将问题说开,两家人齐心协力把问题解决,最后还成了好朋友。

“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员退休后就应该为人民服务;孩子们都在外边上班,我们家里也走得开;我们太婆(吴爷爷的配偶)也支持我去社区服务,为大家做点事。”吴有学乐呵呵的说道。

做了这么多年的志愿服务民情专递工作,吴有学被大家称为居民直通车,下情上达、上下沟通,成为社区、*府、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他是居民的回音壁,收集大家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大家需要帮助的事情,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件件有回音,及时帮居民解决问题。

他是缓解居民矛盾的润滑剂,深入每个家庭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解开夫妻间、邻里思想上的疙瘩。

吴有学受到大家的赞美,但也有遇到大家不理解的情况。

“我们这之前有一家人姓胡,因为财产继承分配不均导致父子之间闹得很不愉快,吴老师去他们家调解矛盾,想要解开父子间的疙瘩,但是刚开始他们比较反感吴老师,不信任吴老师,不愿意让他帮忙,吴老师最后单独和他们父子两人谈话,给他们讲道理,讲和财产继承相关的法律知识,最后帮他们解决了问题,父子俩也和好了。”一位社区保安回忆道。

街坊眼里的吴有学:吴老师做事情比较理性,能顾全大局,处理问题的角度也是多样化的,这也是他能为社区服务这么多年的原因。

在玉林生活了有二十多年,玉林的成长吴有学都看在眼里。

“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之久,和以前相比,玉林现在的办公条件有改善,社区工作人员比以前还要热情,实实在在为居民做事,现在尤其是“玉林花开工程”开展,打造院落文化,环境比以前相比改变了很多,自从搞了文明宣传活动之后,邻居们积极相应,自身文明提高了很多,街坊们之间的和谐度也提高了很多,我觉得社区搞这些活动很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吴有学老人以一己之力,志愿服务玉林十五年,不言伟大,却点滴暖心。

在玉林,还有许许多多和吴有学一样甘于奉献的人们,他们这种“尽己所能,不计回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精神影响着、教育着每一个人。

刘道笠,人称刘四孃,年出生,武侯区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志愿者,社区民情专递员,“奶奶厨房”主要创始人。

刘道笠从下岗后就开起了小饭馆,吃饭的主要是街坊们,之前主要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渐渐地孩子们长大成家,她本想回家养老,但街坊四邻找到她说:“四孃你煮饭那么好吃,要不然就在家里煮,我们来搭伙嘛。”

刘道笠和社区的其他老年人自发组织创办了“奶奶厨房”,最小的奶奶64岁,最大的奶奶85岁,她们一起为社区的“空巢老人”做饭,有的高龄老人、残疾人,不方便下楼吃饭,刘道笠就上门服务。

据统计刘道笠所在的院子,70多户住户有50%以上是空巢老人,刘道笠和社区的其他“空巢老人”一样,孩子都在外边上班,她和社区的老邻居们一起相互照顾,平时没事一起打打麻将、跳跳舞、参加社区的一些公益活动,一起乐呵乐呵的过日子。

“我们这些老年人,孩子又不在身边,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便一起搭伙过日子,互相照料,我们现在做这么多事情,就是图个开心。”刘道笠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8月,在社区和多个社会组织的帮助下,将“奶奶厨房”打造成融合老中青少年居民的公益平台。在社区的支持下,刘四孃陆续开展了“厨艺汇家人”“美食分享沙龙”“老年养生课堂”等爱心公益活动。

刘道笠作为“奶奶厨房”的主厨,每天早上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早早去买菜,保证食材新鲜。

(图片来源:武侯青年聚落)

为了让大家吃的美味和健康,刘道笠每天都绞尽脑汁,想着法子给大家变着花样做。

老人饭必须清淡,调料要少放,尽量煮软点,但最重要的环节是配送。“老年人肠胃不好,必须吃得烫,煮好之后要马上送过去,耽误不得。”刘四嬢说每天送饭都像打仗一样,她端着菜还要一路小跑,生怕动作慢了菜就凉了。

(图片来源:武侯青年聚落)

“他们喜欢在我这儿吃饭,是看到我的东西不掺假,猪肉和时令蔬菜都是现买的。与给老年人做菜不同,给年轻人我会做一些偏麻辣的菜式,比如毛血旺、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我的传家法宝——解放前就泡起走的老泡菜坛子,从里面随便捞些酸菜、海椒来烧个酸菜鱼都下饭得很。他们感觉吃得放心又经济实惠。”刘四孃骄傲地说。

(图片来源:武侯青年聚落)

在“奶奶厨房”创办一年多,社区也给予了许多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下班帮“奶奶们”一起送饭上门、帮奶奶们一起做饭买菜,及时补充所需物资等。

志愿者周奶奶

我们社区的书记看我去给别人送饭,还叮嘱我上下楼梯注意安全,让我慢点。

志愿者苏奶奶

我们现在老有所养,看病也有医保,我们邻里关系很和睦,大家在一起找个事情做,很快乐,这都要归功于*府的*策好,是真的好。

志愿者叶奶奶

我们现在老有所养,看病也有医保,我们邻里关系很和睦,大家在一起找个事情做,很快乐,这都要归功于*府的*策好,是真的好。

刘道笠不仅仅是社区志愿者、民情专递员,还是院落“管理员”。

小到收缴水电费、清运院落垃圾,大到“下情上达,上下沟通”,向社区递交天然气管道老化维修申请书、向社区反应下水道长期堵塞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不便等事项,刘四孃都是亲力亲为。为街坊邻居垫支水电费、垃圾清运费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量的工作做下来后,刘四孃对住户哪家有空巢老人、哪家有残疾人、哪家有留守儿童,都了如指掌。无论谁家有困难,刘四孃都会想方设法给予帮助。也正因为如此,刘四孃的“奶奶厨房”就聚集了院落的骨干力量,汇拢了一群热心的大妈。

志愿者唐奶奶

刘四孃就是我们小区的“大忙人”,什么事情她都要操心,每家每户的大小事她都要协调。

我们要给年轻人带个好头,也要给年轻人做出榜样,把这种爱心不断传递下去。

——刘道笠

正如肖伯纳所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刘道笠这不求回报,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位玉林人,她们一起凝聚力量,用“真诚、亲切、实在”改造一间温馨如家的奶奶厨房,让每一个回奶奶家吃饭的人感受到被爱。

玉林给她们带去温暖,她们也用热爱感动着玉林。这也许就是玉林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温暖亲切的原因。

吴永强,年生,土生土长的玉林人,玉林街道办倪家桥社区*委委员、居委会委员,现从事社会福利救助工作。

吴永强高中毕业后,因自身身体原因找工作比较迷茫,好多方面都受到限制,当时玉林区残联正在招聘,专门针对残疾人提供岗位。

这对吴永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他应聘成功后,就进入区残联开始从事残疾人服务工作,深切感受到*府的关爱,自己的价值也在这个岗位上得以体现,他逐渐褪去卑变得更加自信,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聊到吴永强的工作时,他向我们徐徐道来,“残疾人从小受到歧视比较多,性格比较孤僻,所以希望受到社会的关爱,大家对他的关爱能让他慢慢打开自己的心门,走出自闭。残疾人之间更容易交流,更能从内心变化及需求方面相互理解。”

玉林以社区为单位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需求,从关爱弱势群体家庭开始,提供个性化服务,把*府的关爱,各项*策落到了实处,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

吴永强聊到自己给别人带去帮助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我们玉林有个小伙子在北京读书,因为感情问题受到刺激,形成了狂躁症,导致精神残疾。总感觉别人要伤害他,随时把管制刀具放到包里,居民无法和他相处,就给社区反应了情况,我们和他的父母沟通,刚开始他们并不配合,我们帮他申请低保,同时帮他申请了阳光救助,送他去精神病院治疗,他们感受到了*府的关爱开始配合,现在看到他就比较正常,我们还是定期家访。为他提供免费吃药服务。”

“有一户人家因拆迁搬到我们玉林的,家里面五姊妹有三个精神病,我们专门请专家调研,病因是基因变异,患有精神残疾的特殊案例。这属于两姊妹在我们玉林居住,现在已经60多岁了,我们帮他们申请阳光救助,提供精神病免费服务,给她们办残疾证、申请低保、特困老人基金等符合*策的都会给予帮助。我们每个星期要去访问两三次,和在双流的监护人姐姐去沟通,现在精神状况好多了。”

吴永强平时工作之余,还有一个坚持了10多年的爱好——摄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玉林人,玉林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都在他的镜头里。

“我们玉林年以后开始发生大的改变,从农村逐渐变成了现在的住宿小区,环境也大大的改善了,从街道、墙面、院落、花艺等都发生了变化,空气也比以前好了,居民的文化素养也在提升,居民越来越和睦,越来越爱社区。”吴永强自豪的说着玉林的变化。

????吴永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踏踏实实工作,给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勇敢面对生活。这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他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玉林虽小也大,在中国地图上它就是一个点,但它的温和亲切早已到达你的心底。曾听游客说:“走在玉林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受到玉林人的脸上都写着幸福。这由心散发出来的幸福,是玉林人乐于奉献的精神之源,是玉林人赠人玫瑰的动力,她们是真的幸福。”????

这就是玉林,这就是玉林的人,虽质朴却也活的多姿多彩。玉林守着老成都的市井文艺,玉林的人守着玉林的纯粹亲切。

由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府玉林街道办事处和成都商报新媒体·一想网络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寻找·玉林记忆之相识·街巷名人”有奖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

你可以推荐

我们相信写诗歌的芬芳和炒底料20年的王妈都是玉林的名人。

你可以自荐

我有酒,你有故事就行。

参与方式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我在玉林有他们,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