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历来不缺创新的能力,只是在于动力。
8月21日的的《成都商报》,可能要写进中国报纸的历史……
8月21日,《成都商报》一大早就成为成都的话题中心——和保利地产联合推出定制版成都商报,是报纸这个“古老”的媒体形态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全新表达。
8月21日的成都商报被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中,盒子内有保利成都商报读者提供的成都周边石象湖等景区的门票。这种成为街头巷尾谈资的景象,在纸媒的*金年代很常见。
对困境中的中国报纸来说,需积极探索全新的表达方式——
让报纸不但成为广告的传播渠道,
也让报纸本身成为话题的中心。
成都商报VS保利到底怎么玩的?
1、8月21日的所有《成都商报》都有保利的包报广告。
2、其中一万多份报纸被装在一个特别设计制作的精致礼盒内
3、盒子里面,除了报纸,还有保利发放的各种门票:
4、这份定制版报纸随发行渠道在成都市主城区随机发放。
这次成都商报联合保利推出定制版报纸本身的行为,就是一个营销事件。通过网络发酵,开始对这次事件进行推广。
所有广告最后的指向
↓↓↓
是保利在春熙路举行的成都墅房交会。
策划者说:这次营销一看包装,二看通路,盒子本身并不贵。这次报纸广告策划,达到了双重功效:一方面,通过报纸,传播了产品广告本身。这是传统广告的功力。但另外一方面,这次广告的动作本身,成为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一个事件,具备了二次传播的功力。
传统媒体依旧有无法替代的价值,报纸依旧是最权威新闻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月之内,《成都商报》报道多起寻求社会爱心捐款的新闻,都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公众呼应。
从经营层面来看: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广告形式不好用,靠传统广告挣钱越来越难。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家都有自己的新媒体营销团队,在房地产领域更是怪相频出:媒体在努力想办法卖房子,开发商在努力做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