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地震十年绵竹汉旺东汽中学,废墟中的日
TUhjnbcbe - 2021/2/24 1:51:00

↑↑点上方蓝字
  赖鹏将零散的纸张一张一张拼凑起来,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整理成册


  这本十年前的日记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家,拾得者赖鹏也终于了却十年的心愿。


  ___满目疮痍已重回葱绿;悲伤哀恸化作生的动力。


  ___当年,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感动和激励着成千上万人收起悲伤,重建家园。


  ___10年里,这些闪亮的名字,已化为一个共同的符号,成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部分。


  ___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的经历,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成长,他们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收获,


  他们的意志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日记里提到最多的


  是学习点滴


  和对大学的憧憬


  日记第一篇开始于年7月,止于年5月9日。邱澄澄的日记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高中的学习点滴和对未来大学的憧憬——


  年10月2日,她在日记本上写下对未来的承诺“英语,我一定要搞上去,Yes,IknowIcan。”“冲——四川大学等我喔!”


  年1月14日,记录了对期末考试成绩的不满足,“将来的生活有80%都是由现在造成的”,也偷偷讲述了“我认为男女之间一定有纯洁的友谊。”


  年3月9日,是一次朋友之间的专业对谈,“今天,我和王丽谈了有关专业的东西,我真的发现竞争太激烈,只有不断夯实基础,才有胜利的机会。加油!”


  年4月12日,苦恼于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的真的好诚心的想交你成为我的多好friend,不管怎样,到大学,都还联系,直到永远。”


  年4月14日,与闺蜜之间的秘密分享,“荔枝,告诉你一个秘密,我邱澄澄一定要考大学!我们一起考大学,Go,Go,加油!”


  十年来,来自重庆的赖鹏心里一直压着一本日记。


  年,作为一名空降兵,在参与5·12汶川地震救援中,从绵竹汉旺东汽中学的废墟里,拾起了多张沾满灰尘和血迹的日记本页,拼凑起来一个属于17岁女孩邱澄澄的花季。


  “当时我想,找机会找到它的主人,将日记本归还。”


  5月4日,他打进成都商报新闻热线,委托记者帮忙寻找邱澄澄。


  赖鹏当年参与救援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散落的日记:


  废墟里捡起来的日记本壳上布满了脚印


  如今在重庆市交通执法总队就职的赖鹏,心里有一个搁浅了十年的心愿。年5月12日,空降兵某部连夜集结,火速赶往灾区。作为该部的一员,赖鹏跟随部队于5月14日抵达四川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参与救援工作。当时部队官兵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一天只能休息3小时。赖鹏就是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中,发现了地上散落的日记本页。


  “这本日记是5·12地震时,我在汉旺废墟里面捡起来的。”赖鹏回忆,当时在灾区救援时他发现一摞纸散落在废墟上,“仔细一看,上面还有文字,猜测是日记的主人匆忙落下的。”日记本壳上布满了脚印,被丢弃在角落,日记本页也散乱残缺。从内容看,日记的主人是东汽中学高二的女孩儿,应该叫做“邱澄”或者“邱澄澄”。


  赖鹏的心结:


  不知该以什么方式交还曾想回到汉旺镇


  “我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当时在救援的空隙,我也写了一些日记。”年5月13日,部队发了新的笔记本,赖鹏把捡到的零碎日记本页,贴在了新笔记本上,接着在这本日记的后半部分记录下自己抗震救灾时的点滴。


  十年间,赖鹏搬过好几次家,这本日记也像宝贝一样跟着他辗转。这些年来,这件事一直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的心上,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把日记本交还回去。


  他一直在网上和贴吧中
  但让他更害怕的,是面对一个可能存在的悲剧。赖鹏介绍,这是他心中的一个结。


  珍贵的礼物:


  女孩母亲表达了感谢之情


  这是女儿最后的珍贵礼物


  时逢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年5月4日,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赖鹏找到成都商报寻求帮助,在电话中赖鹏说;“希望日记中的所有人都一切安好。如果会打扰到当事人及亲属好友的生活,那就请不要深入寻找了。”


  经过近一周的寻找,成都商报记者辗转找到了邱澄澄的老师和父母,获得一个让人遗憾的结果:邱澄澄在地震中遇难,永远离开了深爱着她的父母。


  年5月7日晚,当赖鹏得知日记的主人邱澄澄已经在地震中不幸遇难时,这个曾经当过空降兵的钢铁男儿流泪了。


  寻找邱家父母几经周折。年5月8日,借助邱澄澄日记中留下的信息,记者联系到当时东汽中学的美术老师刘成志,终于找到了邱澄澄的母亲朱长秀。


  邱澄澄母亲展示手机里女儿唯一的一张照片


  看到日记上熟悉的笔迹,朱长秀失声应道:“就是我女儿的字,就是她的!我女儿的字写的不是很好,但她是相当优秀的。”


  邱澄澄是邱家人的骄傲,“老师们对我女儿非常好,特别喜欢她,都是叫她乖乖。”年,邱澄澄就读于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高二文科班,正在准备艺考,成绩很优异,排在东汽中学年级第十九名,班上第二名。


  那时候,朱长秀在经营服装店,邱澄澄的父亲邱先发在跑货车生意,“澄澄的理想一直很远大,经常跟我说,妈妈,我们一家人都努力,我一定会考上大学!”


  十年过去了,这个家庭依然还没有完全走出丧失爱女的伤痛。排解思念的其中一个方式就是看照片,朱长秀家里每个人都有邱澄澄的照片,现在还把她的照片贴在老家墙上。


  那个时候他们已经40多岁了,因为过度的悲痛,重创之下,他们没能有机会再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许多人劝他们领养,也都被邱先发拒绝了。“这么多年就顺其自然。就这么过去了。现在才算是走出来了一些。”


  在朱长秀心中,与女儿最深刻的回忆停留在年的五一假期。年5月1日,邱澄澄带着妈妈的旧手机和三名同学一起去往成都,参观了她们梦想中的大学:四川大学。


  看着日记里稚嫩又懂事的话语,朱长秀诚恳地向记者表达了感谢之情,“这本日记不值钱,但它是一颗心,是我女儿留给我们的最后礼物,比钱还值钱!”


  一份珍贵礼物


  一份意义所在


  年5月8日中午,在成都商报记者的帮助下,朱长秀与赖鹏通了第一次电话,感谢他在那么艰难的时候,还为邱澄澄的家人保存了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同时也感谢*人对灾区的救援和帮助。


  对此,赖鹏回答,“不用感谢,这不仅是*人的职责所在,也是人之常情。”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份意义所在。


  这本十年前的日记终于找到了它的主人家,拾得者赖鹏也终于了却十年的心愿。接下来,赖鹏会来到绵竹,亲手将邱澄澄的日记交还给她的父母,由他们决定自己珍藏或捐赠给绵竹地震博物馆永久保存。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

▍图文整理:微绵竹(转载授权请联系)

▍爆料及商务合作

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震十年绵竹汉旺东汽中学,废墟中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