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称“十强地产将收购十强地产”,直指绿地集团将被收购。
1月21日,绿地控股(.SH)在上海举行年媒体及业绩交流会。针对近期“绿地将被收购”的传闻,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没有可能性,绿地控股的二次混改还在推进中,目前尚正常开展,无时间表。
张玉良表示,传言中的两家房企万科、中海,自己也是第一次听说,之前没有接触过。他说:“如果是这两家同行,我觉得不太符合我们二次混改的要求。”
1
绿地单一最大股东是格林兰
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
早在年7月26日,绿地控股曾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三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绿地控股部分股份,拟转让的股份比例合计不超过绿地控股总股本的17.5%。
图据视觉中国
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预计绿地控股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但控制权结构可能发生较大变化。此次股份转让尚需取得相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能否取得该等批准及批准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红星资本查阅绿地控股的股权结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格林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9.13%,持股量为.86万股;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5.82%,持股量为.48万股;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0.55%,持股量为.96万股。
此外,剩余股份由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天宸股份(.SH)等社会资本持有。
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系为吸收合并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而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以张玉良管理层为首的员工持股代表。
绿地控股董事会秘书王晓东解释称,从股权结构来说,目前绿地单一最大股东是格林兰,没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且上海地产、上海城投拟转让不超过绿地总股本的17.5%,转让完成后,格林兰依旧是绿地单一最大股东,并未改变绿地的国资属性。
2
绿地董事长张玉良:
不存在被收购的概念
针对绿地二次混改的进展,张玉良在年度媒体交流会现场进行了否认。张玉良表示,我们要引进的是中央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股东,要把股权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还在推进当中,目前尚正常开展,无时间表。哪家公司要来,要符合方案的三个目标要求。而且即使有合作伙伴来,充其量只是财务投资人,参股最高比例预计不超过17.5%,不存在被收购的概念。
据此前的消息传言,一个说法是由万科和诚通组成的国企改革基金,收购绿地;另有一个说法是中海和其他投资者组成的投资人,完成此项收购任务。
不过,据绿地一位管理层透露,目前在谈且符合相关条件的有两家企业,一家为券商,一家为保险机构。引入的战略投资人,可能是一家,也可能是联合体。而且战投何时落地的问题,要视上海国资委相关安排而定。
红星资本局记者21日下午致电绿地控股,相关人士也表示,不建议去猜测各种“小道消息”,一切以上市公司正式公告披露为准;绿地控股相关高管则未接听电话。
3
TOP10房企中
绿地是操盘金额唯一下降房企
1月20日晚间,绿地控股发布未经审计的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96亿元,较上年增加1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2亿元,同比下降6.93%;总资产为.25亿元,同比增加17.7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27%,较上年减少2.6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88.28%。
绿地控股称,年度主要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可能会与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存在差异。
年,绿地控股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10.7%;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3亿元,同比减少7.7%。在年跌下亿销售额后,绿地已连续三年无法进入亿元门槛。
此外,据克而瑞公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操盘榜数据,绿地控股成为TOP10房企中唯一年度操盘金额下降的房企,同比降幅为8.07%。
这些年绿地的排名也一路下滑,从年最高排名第3位,一路下滑到年第7位,先后被碧桂园、保利、融创、中海等房企超过。
年8月,央行、住建部划定房企融资“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现金短债比不低于1。“三道红线”出台,成为考验房企的关键,各家房企也掀起了一轮集体“降负债、降杠杆”的举动。
但从绿地的各项财务数据看,“三道红线”全部踩中,面临很大的压力。绿地也提出“三年三步走”去杠杆计划,主要围绕三大指标设置阶段性目标,预计三年后将实现全面达标。此次若引入战投成功,无疑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也有助于绿地财务状况改善。
来源:红星资本局
记者:李伟铭
编辑:余兰
成都商报房产发布视频号上线
精彩内容猛戳下方
↓↓↓
大于,成都的新高度在哪儿?
攀成钢超百亩新中式住宅项目长啥样?
主编:余鸽编辑:陈齐美图片来源:成都商报资料库/ICphoto/图虫创意/视觉中国商务合作:-申请加入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