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大暑
小布已经热得快要融化了
这么热火朝天
危机四伏的天气
何以解暑?
唯有:
吹空调,蹲冰箱、躺冰库、抱冰块...
人都热成这样了
动物们岂不是更没法子
那你可就错了
它们的避暑方式不要太机智~
成都动物园
成都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公园
摄影王欢(成都晚报)
除了“冰冰大法”,
西瓜也是动物们热爱的夏日好伴侣~
来看看世界各地的动物们还有什么避暑妙招吧!
西瓜降温法
冷饮降温法
戏水降温法
常规散热招式:出汗热得满头大汗是夏天再常见不过的场景了,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很多哺乳动物们其实都会出汗。比如猩猩、马等几乎全身都有汗腺分布,热了就会和人一样出汗来调节体温。狗和猫也是有汗腺的,主要分布在脚掌上。只是它们的汗腺少,还不足以调节体温。
说到出汗,就不得不提一下河马的“血汗”。河马的汗是红色的,是名副其实的“血汗”。河马的大汗腺会分泌一种叫“河马汗酸”的物质,堪称是天然防晒霜。它可以吸收—nm波长的光线,这其中就包括紫外线的波段。更棒的是,这种物质不仅能够帮助河马不被晒伤还能抑菌呢!
最简单散热招式:大口呼吸,吐出热气狗虽然有汗腺,但不足以调节体温。那它们是用什么方式降温的呢?其实,狗狗们是靠伸出舌快速大口呼吸来给自己降温的。狗狗们呼出的气体是热的,能带走体内的热量。在自然界中,不仅仅只有狗会这么做,很多鸟也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调节体温,释放热量。
自带散热器,用耳朵散热能用耳朵散热听上去就特别的神奇,在自然界中,能有那么大耳朵的当然就是大象咯!大象耳朵面积大,上面还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血管。血液流过的时候,可以释放出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非洲象的耳朵要比亚洲象大很多,这也主要是因为,它们需要更大的耳朵来散热,以对抗炎热的气候。当然,靠耳朵散热的,不仅仅是大象,还有兔子。如果你仔细观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兔子耳朵上的血管哦~
脱掉,脱掉,“毛衣”脱掉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在冬季都会长出厚厚的毛来抵御寒冬,但这身“毛衣”,在夏天恐怕就没有那么受青睐了。
夏天的时候,“毛孩”们就会脱掉厚重的毛发,换上更适合的夏装。除了哺乳动物,很多鸟类也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天鹅在冬天时会迁徙到更温暖的地方,等到第二年春季再迁回。当它们返回故地时,天气开始变暖,它们就会开始换羽,这就是所谓的夏羽,是为了迎接夏季而准备的轻便羽衣。
最常见散热招式:我躲躲躲动物和人一样,会选择阴凉的地方躲避炙热的阳光。*辣的太阳对蛇类和蜥蜴等爬行动物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短短几个小时的暴晒就能要了它们的命。夏季的时候,它们会躲到岩石下或者地洞里去,淡水鱼也会躲到水温低的水域里去。
躲避热浪Plus招式:夏眠有些动物为了应对寒冬,选择冬眠,也有些动物为了应对极端炎热的天气,选择直接睡过去。
比如非洲肺鱼。旱季天气炎热,河流湖泊水量减少的时候,肺鱼会在淤泥中挖洞。依靠体表分泌的粘液和泥土混合制成一层“茧壳”,然后在“茧壳”里夏眠。
这层“茧壳”能起到保护鱼体和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它们还会通过口部一条细管和外界空气相通,用鳔来呼吸。此时,鳔的功能很类似其他脊椎动物的肺,这就是“肺鱼”名称的来由。
动物耐热大赛
据说在动物界,有三个神奇的耐热高手!
因此在这里给他们举行一场耐热大比拼,
请为你支持的选手摇旗助威!
01
撒哈拉银蚁
想要在撒哈拉沙漠生活下去,耐热得是看家本事。撒哈拉银蚁能在正午最炎热的时间段外出觅食。要知道正午的撒哈拉沙漠地表温度可能高达70℃!撒哈拉银蚁的体温可以升至50℃左右,是地球上最耐热的动物之一。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撒哈拉银蚁的背部和体侧部,也就是银蚁反射出银色光芒的区域,排列着致密而有序的毛。这些毛的横截面是三角形,能有效地反射不同角度射来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不仅如此,它们的毛还能向外辐射中红外光来散出热量。
02
庞贝蠕虫
庞贝蠕虫又叫刚毛虫,生活在海底热泉里。这种神奇的生物能长到13厘米左右长,目前已知的是,它能在80℃的水温下存活。
一般认为,庞贝蠕虫的耐热超能力来自它们背上的一层羊毛状细菌保护层,这层东西能够起到隔热作用。
03
水熊
水熊不仅能忍受高达℃的高温,还能忍受零下℃的低温。它的生存技能真的是没谁了!
这种生物甚至还能在真空和太空强辐射的环境中存活长达10天!当它意识到外部环境变得不太好的时候,它能减缓新陈代谢,自行脱水至原本的1%,并在这种干燥状态下休眠近10年!就问你服不服?!
小布是没有什么自带避暑天赋了,
还是去冰箱里躺着吧~
各位都有什么避暑妙招呢?
评论区等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