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泪目他抵抗病魔十年,去世前却办了这三件
TUhjnbcbe - 2021/2/7 4:37:00
预告

★1月31日晚7点,你好-,交通10.7跨年狂欢趴席卷台州青悦城,交通10.7六大主播邀您一同狂欢!在本官微后台回复“跨年”即可报名。台州青悦城1月30日盛大开业,超多优惠狂欢等你来!更有神秘明星大咖首降台州!

11月8日,记者接到一个电话,“这有一万块钱,老伴交代由你们捐赠给那些学沼气的贫困学子。这是他生前最后一件没有完成的事情。”

来电话的叫汤瑞华

她的“老伴”叫任元才

任元才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农业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被誉为“中国沼气之父”

任元才展示获得农业部先进个人称号奖证

几个月前,记者第十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任元才。他躺在病床上,吸着氧,眼周皮肤肿得发亮。吸氧机在一旁用力地发出“呼呼”声。

因为听力下降,任元才大声地对记者说,“我估计剩下的日子不多了,过去一年,我捐献遗体的事已经落实,3万6的*费也交了。”顿了顿,他压低声音,“还有最后一件事想麻烦你们,我希望帮助年轻有能力的贫困学子。钱,都准备好了。”

日前,记者追踪他生前的足迹,发现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年,被前列腺癌等多种病症持续折磨的任元才,一直为了办成捐遗体、交特殊*费、捐助贫困学子这三件事忙碌奔波着。

患癌十年成医学奇迹

要捐遗体为医学做贡献

任元才前半生都在全国各地奔走,大力修建农村户用沼气池,辅导了上万名农村沼气技术员,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国家级“七五”攻关课题项。沼科所科研处处长张敏表示,年任元才作为第一完成人,编写了《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无偿向全国各地推广,在当时,全国范围内约有万口沼气池按此标准修建。也因此,任元才获得了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荣誉证书

任元才整理的“我与沼气四十周年”

前半生劳累奔波,在患癌后的十年里,医院病床上,任元才仍旧闲不下来,一心琢磨着再为国家做一点事。

年10月,医生告诉他,“一般人像你这么重的病,拖不过几年,像你这样坚持十年,简直就是奇迹。”听后,任元才想,自己的身体说不定具有一定医学研究价值,“能够为医学事业尽一份力,何乐而不为?”

捐献遗体,成为他要完成的第一件事。

担心家人不接受,任元才只敢先把这件事告诉给了他的忘年交——沼科所后勤服务中心主任李晞。李晞的父亲李绍中是一名记者,曾在年人民日报发表报道《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炭四川省许多社队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该报道刊发后,立即引发全国各地来四川学习沼气的热潮。任元才被李绍中大力宣传沼气事业所感动,经常主动与李晞交流,一来二往,两人成了朋友。

李晞对于他的决定一点也不惊讶,“他是真正的崇尚科学,爱社会,爱人类。”

任元才的同事发来短信

虽然已经做好决定,但任元才却不知道捐赠流程,他四处打电话咨询,但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一直到年4月,他走不动路了,这件事情还没有办妥。夜不能寐的任元才终于下定决心,打算告诉家人捐赠遗体的事。

“死在战场上的人,连遗骨在哪里都不知道,捐遗体至少还能知道你走之后在哪里。”出乎任元才的意料,全家人并没有反对他的决定,老伴汤瑞华打消了他的顾虑,让儿媳何婷帮助他落实此事。

自那以后,任元才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给何婷,询问进度。直至6月,何婷将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遗体捐赠登记表拿给他。任元才认真地填表,最后还专门写道:希望自己带癌生存的遗体能为医学做最后的贡献。

任元才逝世15天前,他去了一趟李晞的办公室。

“遗体捐赠的事情办妥了,没有牵挂了。”

李晞在纸上写下“任老加油”。

任元才看后,摆摆手,“加不动了。”

任元才捐献遗体登记表

出了名的“抠门”

却主动交3.6万元特殊*费

一定要赶在年之前,把3万6千元的特殊*费递交给组织。他这样做有三层意思:一是庆祝*的十九大顺利召开,二是庆祝沼科所成立40周年,三是为了纪念自己入*61周年。

年11月,任元才第一次拨通了沼科所*务干部蒋鸿涛的电话,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我很吃惊。”蒋鸿涛听说,任元才这位老*员是出了名的“抠门”,出门在外连一块钱的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怎么一下子要交怎么多钱?

挂掉电话,任元才仍然不放心,坐上电动轮椅,一个人从沼科所职工宿舍来到办公区找到了蒋鸿涛。

“我老了,不知道如何交,我是真的很想为*组织再尽一份力。小蒋,你帮帮我。”

才挂断电话,就见到了人,蒋鸿涛意识到,眼前这位老人是认真的。

蒋鸿涛经查询后得知,可以将*费存入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的账户,由省直机关工委层层上交,最后交给中央组织部。他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任元才,电话那头的任元才连连说好,“过段时间我和你联系,我们一起去交!”

病重期间的任元才

“过段时间”是指的一个月后。这并不是任元才有意要拖延交纳时间,而是每个月超过1万5的医药费让他有些吃力。

直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任元才是怎么挤出这3万6千块钱的。

年1月,任元才再次拨通了蒋鸿涛的“小蒋,钱我已经准备好了,走,交*费去!”

来到成都市盛隆街的建设银行,工作人员问,“需要写汇款备注吗?”

“备注,特殊*费。”任元才满是皱纹的脸上挤满了笑容。

交了*费后,任元才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心。他坚持认为,有了回执,才算与*完成了心连心的对话。而一般情况下,拿到回执的时间需要一年左右。

年1月开始,任元才每个月都会来到蒋鸿涛的办公室,问他有没有收到回执。反复询问,只因任元才担心,“怕等不到那一天了。”

终于,在今年9月初,*费收据送到了任元才的手上,他捧着这一张像奖状一样的收据,老泪纵横,“我还是撑到了这一天,好!好!”

*费收据

任元才一生获得60多张奖状,但唯独这一张收据,被贴在了床头的墙上。连他最珍惜的年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先进个人”证书,都没有这个待遇。

捐1万元给贫困沼气学子

成了他最后的遗愿

年6月,任元才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

“您好,本人有重大决定,请您到家商定。同时也希望雷锋热线(成都晚报友善公益平台)牵线,急需任何支持,本人也会尽力办到。”

任元才与记者的短信内容(部分)

赶到任元才家里,他向记者说了两件事:

一是要捐钱给那些学沼气的贫困学子。二是把一些衣物、医疗用具捐给需要的人。

事实上,在年6月,任元才便捐出了电脑、衣物、电视等0件物资,通过雷锋热线分别送到了成都、昆明、绵阳等地的困难人群手里。同时,他还将自己珍藏的件沼气研究材料,捐赠给沼科所。当时,成都晚报以《加盟雷锋热线献余热八旬功勋沼气专家捐出毕生珍藏》为题刊发报道。

任元才第一次捐赠物资时和志愿者合影

任元才捐赠的物资

那时候,任元才还“责怪”记者,报道里“功勋”二字用大了,他只是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这一次,提到要捐钱,记者并没有直接回复和答应。一来,家人并不知晓捐钱事宜,二来,怎么捐,捐多少,任元才也未能给出明确答复。

今年10月5日下午,任元才请护工给自己理了发、剃了胡须,老伴汤瑞华给他喂了些黑米粥。吃完后,任元才说了句“好得很”,就走了。

任元才走得很安详,不开追悼会,不作遗体告别,不设灵堂,不收礼金。

病重期间还在整理捐献物资的任元才

11月8日,记者接到汤瑞华的来电,得知任元才离世的事情。汤瑞华告诉记者,任元才生前还有最后一件事没有完成,“这有一万块钱,老伴交代由你们捐赠给那些学沼气的贫困学子。”

其实,捐赠一万元这件事,对汤瑞华来说还是有些意外,她曾常对任元才抱怨,“结婚前一天晚上,八分钱的面钱都舍不得给。”但面对记者,又笑了笑,“我也理解他,他这一生都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做奉献。”

汤瑞华说,去世后,她也会和老伴一样,把遗体捐赠了。

向这位无私奉献的老人致敬!

来源:新华社、成都晚报(ID:CDWanBao)小编:路路通责编:晨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泪目!18岁孕妇遭车祸,早产生下女婴"小坚强":妈妈,快醒来看我一眼“我熬不下去啦”微博预告自杀,全网揪心!警方找到遗体教训!把头盔当摆设?台州一女子见交警才戴,几十秒后车祸发生奇葩!留学年败光00万,岁男生成“巨婴”:吃饭要人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泪目他抵抗病魔十年,去世前却办了这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