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653.html兰墨飘香总是情--访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理事、四川省兰花学会副会长杨明九文/曾明伟个人简介杨明九,年6月13日生,成都市人,大专文化。年11月参加工作至年期问,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商业供销系统工作,先后担任山泉供销社收购员、副王任,龙泉驿区日杂公司副经理,商业局汽车队队长,年6月至年12月在龙泉驿区*府财贸办公室从事文书工作,年1月至年2月任龙泉驿区税务局副局长,年3月至年9月任龙泉驿区税务局局长、年10月至年4月任龙泉驿区国税局局长。年5月至年3月任成都市国税局助理巡视员兼龙泉驿区国税局局长,年4月离岗,年6月退休至今、年获全国税法宣传先进个人,年获成都市执法先进局长称号。先后撰写税收论文8篇,其中年《浅谈税收综合治理之我见》一文获国务院现代刊物杂志二等奖,退休后立志为祖国的兰花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撰有多篇兰花方面的论文。杨明九“三月桃乡去,落红洒满身。花海高入云,故里尤缤纷”。这是著名书法家、知名兰家、收藏家杨明九老师游龙泉山的即兴之作。访问杨明九老师就是在这样一个桃花盛开、幽兰飘香的季节。他在成都的寓所,环境清幽。一进他的书房,就看见书画大师何海霞题“半隐庐”三个字,再观看他的兰园,又见画仙晏济元题“国兰四川”四个字悬于门楣,此时此刻书香幽香扑面而来,各种兰草、收藏、书法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杨明九老师今年64岁,但他的心态很年轻,谈吐儒雅风趣,待人和蔼可亲。他对兰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书法艺术、收藏品的如数家珍,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因为养兰花,杨明九老师从成都市龙泉驿区国税局局长、成都市国税局副厅级助理巡视员岗位退下来后,身兼了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理事、四川省兰花学会副会长、国兰诗书画院院长、成都市兰花协会常务理事及城区分会副会长、《魅力兰花》杂志、《大西兰》杂志艺术顾问等社会职务。因为爱好书法和收藏,他还兼任了四川省草书研究协会理事、四川省收藏家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他以“半隐庐”自居,看来他是一点也清闲不下来,他说这完全是爱好所致。“半隐庐”是著名书画家、美术评论家吴凡老师赠与杨明九老师的斋号,看似闲人,实为忙人。他广泛交往于兰花书画、收藏界朋友,潜心研究和学习,参加各种研讨会、兰博会、诗书画展会,交流讲学,学以致用,每每醉心于此,修养甚高。成了四川知名兰家、书法家、收藏家。他的研究论文和书法作品常发表于《成都晚报》、《龙泉开发报》、《魅力兰花》、《大西兰》、《兰花世界》、《西部兰艺》、《兰花宝典》、《兰香蕙馥二十年》、《楚天兰韵》、《首届中国兰文化大展论文集》等各类报刊及专业书刊。杨老师说,他与兰花、书法艺术为伴,追求的正是“兰墨皆香”的意境。杨明九在兰园与兰结缘、情系国香杨明九老师喜欢上兰花,源于年在龙泉花鸟市场买了几株兰花养在阳台上,当年开花,其香味胜过了阳台其他花香,后又听当地科协主席、养兰爱好者马颂凯老师说“养兰能陶冶情操,很有乐趣,日本老人尤其爱好兰花,有利于修身养性”。他对兰花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年即年春天,他参观了第四届中国(成都)兰花博览会,第一次见到了兰花世界的盛况,第一次认识了兰界的新朋友,在展会期间又购买了有关兰花的杂志和书刊,从此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兰花越种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杨明久老师有成功,也有失败,他敢于胜利,更敢于失败。他阅读了陈心启、吉占和、罗毅波、刘清涌、邓成康、丁永康、曾楚荣、刘仲健、陈岱开、许东生、潘明楼等作者有关兰文化、兰花分类、种养、鉴赏、农药应用等书籍,还订阅了不少的兰花刊物,丰富了他兰文化及兰艺、艺兰知识。近几年,他撰写了不少的兰花文章,如《弘扬兰文化,看兰市前景》、《浅谈兰室养兰须知》、《让幽香飘满人间》、《一分为二看涨落,坚定信心扭乾坤--迎接兰市又一个春天的到来》、《发展兰花产业之我见》等文章,特别是近期发表的文章《让国兰诗书画进入千家万户》,这一观点在全国都是属于首次。总之,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实例生动、观点明确、通俗易懂,受到了广大兰友、网友的好评。现在,杨明九老师种养的兰花品种达近30个。走进他的兰园,他便热心地给你介绍春剑、春兰、夏兰、蕙兰、莲瓣兰等种类的品种。如西蜀道光、玉荷素、花蕊夫人、彩荷梅、晶品梅、冠神、天彭牡丹、东方之珠、巨龙、红芙蓉、四喜蝶、金沙皇后、君荷以及新品金沙奇蝶、锦艺仙子、如意等品种争香斗艳、五彩斑斓、青翠欲滴,令人目不暇接。这与他辛勤的耕耘分不开的,他是一个爱兰花的有心人。弘扬兰文化、香满人间杨明九老师在他《弘扬兰文化,看兰市前景》一文中写道“兰花经济是物质文明,兰花文化是精神文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兰花经济愈发展,愈要弘扬兰文化。否则,兰花产业就如行薄冰之覆,兰花市场将会受到折腾”。由此可见,杨老师十分重视兰文化的建设。不管省兰花学会“送科技到兰乡”讲课,还是各地兰协邀请他讲兰花产业发展的见解,讲兰花栽培管理知识,讲兰花市场发展趋势,都始终离不开兰文化的宣传。他认为博大精得的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贵和最亮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的国粹,是花卉文化的瑰宝,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兰文化遗产。当今盛世,正是发展大文化的时期,也是发展兰花文化的最佳时机。只要抓住了机遇,兰事更加兴旺的明天就会到来。在宣传兰花的内容上,他认为要大力弘扬、传承挖掘千百年来有关兰诗、兰词、兰赋、兰联、兰书、兰画、兰志、兰谱、兰论、兰语、兰的故事等文化题材的同时,更要大力宣传现代兰花的新观念新知识,如鉴赏新观念、栽培新知识等。明确兰花幽香、秀美、艳丽、奇异、高雅的观赏价值。大力宣传兰花顽强生息、团结和睦、无私奉献的品格是中华民族人格的象征,有益于构建和谐盛世和“八荣八耻”的贯彻。大力宣传孔子、屈原、苏东坡、鲁迅、张学良、朱德、周恩来、陈毅等古今伟人知兰、爱兰、养兰、咏兰、写兰、护兰,以兰养德、以兰交友、以兰爱国的高尚情操。只要兰文化发展了繁荣了,由兰花小文化发展成为大文化,更多的人群受到兰文化的熏陶,兰事就会兴旺,幽香就会飘满人间。杨明九老师主张兰文化宣传的天地应更加广阔,不仅仅在兰界和兰花专刊上宣传,还应在社会各种媒体上广泛宣传,并始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和认识兰文化的魅力,共享兰文化遗产大餐。同时,在宣传兰花真善美上,还要批驳那些为谋私利,进行欺哄拐骗的假恶丑现象,还兰界一个清亮的世界。杨明九老师还向诗书画界的艺术家们倡议,共同努力创作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国兰诗书画作品,充分反映改革3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继承传统兰文化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诗书画兰文化的新局面,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盛世兰文化的痕迹,让国兰诗书画进入千家万户,满足广大群众喜爱、渴望、痴迷兰文化的需求。让爱兰者园里有幽香,壁上有诗书画,以诗颂兰,以书韵兰,以画赏兰,营造一个高雅的兰文化氛围,这是新时代赋予艺术家们的神圣使命,虽然任重道远。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契而不舍的走下去,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杨明九老师不仅撰稿、讲演宣传兰文化,而且还将自己的书法艺术和撰写的诗文融入兰文化的宣传活动中,成为兰界宣传兰文化的一个亮点。年以来,先后为有关兰花杂志、兰花协会、兰花展览会题词、赋及诗,如为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成立二十周年贺诗一首“二十载蕙风满神州,盛世玉洁展雄风。荟萃精华*鹤楼,幽光人间攀高峰”。给《兰花世界》题“兰花世界,君子乐园”。给《大西兰》创刊题“大西兰弘扬兰艺,新西南香满人间”。给成都市兰协换届祝贺撰诗“锦江流水清又清,兰协换届面貌新。奇花异草甲天下,兰香绕屋怡我心”。为乐山市兰协新班子成立题词“养兰树德扬新风,爱兰护花惜资源”。为韩中兰名品大展题“弘扬东方兰艺、飘满人间幽香”等共20多幅作品。还为国内外广大的兰友书写了大量的有关兰花的书法作品,如“情系国香”、“弘扬兰文化,广交天下友”、“弘扬兰艺,陶冶情操”、“觅奇花常乐,养异草怡心”、“兰花是君子,养兰则养德”、“以兰相伴,其乐无穷”、“一兰在家,满厅高雅”、“国兴家兴兰兴万事兴”等等书法作品及书写的名家的诗、名言。凡是求书者,他都慷慨挥毫,受到兰界,书画界人士的好评。杨明九老师说,大家对我的书法作品喜爱,为宣传兰文化作点贡献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这是爱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杨明九夫妇赏兰只为馨香重、一颗平常心杨明九老师多年来对养兰、知兰、爱兰的感触很深,他常说“养兰则养心,养心则静心,静心则修性,修性则明智”,就是说养兰人要有一个平常心。“浴兰荡兮沐芳”,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学好兰文化、树好君子风、扬好幽兰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一个人追求一花出名,一夜挖个金娃娃,这种急功近利、求财心切、异想天开的浮躁心态是难以成功的。那种投机取巧、为利是图、违背天良的人,是不会得逞的,即使偶然得逞,他不是君子,而是小人,最终被人们唾弃。养兰致富,国家是支持的,但必须取之有道。杨明九老师通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他的兰经是“品种选择好,栽培管理好,人际关系好,安全措施好”,就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所谓“品种选择好”就是要选瓣型正格、色彩好、瓣厚花大、梗出架、奇花多舌多瓣多彩、素花洁白如玉,*如金为贵,蝶花彩块面大,色彩艳丽及集多艺于身,珍、稀、特、奇、精、“怪”的品种都是当今兰友的猎物。所谓“栽培管理好”,就是根据兰花的生长习性在盆具、植料、水、肥、光照、温度、湿度、酸碱度、空气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狠下功夫,搞好科技化栽培管理。所谓“人际关系好”,就是以诚信为本、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交友,交有兰德之友,人际关系好了,自然事情就好办了。所谓“安全措施好”,就是要有防范意识和防范的设施,克服侥幸心理,因珍贵的兰花品种贵如*金白银,难免被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坚持“四好”是养兰人具有平常心素质的表现。这样就能适应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市场价高时不盲目追捧,市场低迷时也不灰心丧气,而今眼目下,就象寻古董一样,正是捡漏的好时机,可量入为出选择好品种。最后他不忘提醒,我们要吸取一味追求高端品种,冷落普通草、普通名品、传统名品所带来的沉痛教训。根据我国国情,这类品种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充满生机。因此,我们需要的市场模式是“金字塔”模式,而不是“倒金字”模式。只有“金字塔”模式才能激活投资型、欣赏型、消费型三大市场,兰花大户、中户、小户就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当然,兰花作为商品,必然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兰价有涨有跌,兰热有高有低,不会一片坦途。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良好的心态,就不会动摇我们繁荣兰文化,发展兰花产业的决心。多才多艺、诚实做人笔者在采访之前,有许多兰界、书画界、收藏界的朋友提到杨明九老师就竖起大拇指。评价他是兰花界的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德艺双馨,是个值得结交的兰界良师益友。他与著名版画家评论家吴凡、著名画家谭昌榕、捻条画大师吴建堂、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蔡寅坤等都是挚友。他的书房中多有他们的墨迹和赠语,可见他的修养和为人。杨明九老师在担任领导期间,工作之余就酷爱书法艺术,造诣颇深。他的书法集众家之长,以草、行、隶书面市。他从年轻时就开始习书法,到现在已经44年了,始终以“拟古人之法,吸自然之气,融他人之长,立自家之本”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终于写出了个性来。喜爱他书法的人群称“杨体怪书”。正如著名书画评论家廖友朋先生年在成都晚报发表《墨兰皆香》一文中写道:“兰香绕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美,看了很舒服。再一细品,觉得它具有行书的流畅、洒脱、楷隶的严谨,在字的笔画安排上,实现了汉字本身结构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它的韵味和情趣。其中那个“屋”字,中侧逆锋并用,裹笔、沙笔俱现,还透露出一种稚拙美。这幅字,似乎还运用了水墨绘画的技法,浓谈枯墨皆用,使墨分五色的说法在杨明九先生的书艺中得到了恰当的体现。杨明九老师认为,只要有助于书法的完美,他便可无所不用,他的书法写的是他心中的字,他想要写的字--追求的是自己的艺术个性。他家中客厅悬挂的“兰痴”二字便是他书法之中的上乘作品,用笔洒脱,一气呵成,毫无雕琢之气。他还喜欢诗文,楹联七绝不求工而工在格律外。如赞乐山市年国际兰花博览会撰的一首诗:“乙酉嘉州尤缤纷,君子荟萃满园春。盛世国兰香入梦,今朝风流数东君”,颇有乱晋六朝之遗风。他的诗文优美,又写得一手好字,所以他的书法作品多为兰家兰友和其他朋友推崇和收藏,包括台湾、韩国兰友收藏。其书法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区县展览并多次获奖:年龙泉“长松杯”书法大赛获一等奖;年获香港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会金奖,并授予一级书法师称号;年获全国老年书法大赛二等奖。杨明九老师除了养兰、书法、还喜收藏。笔者在他家就看见两对民国时期的红木椅子,做工精细、品相好,靠背镶嵌贝壳花饰,花纹优美,色彩绚丽,是难得的收藏佳品,这是他去年去青白江春游时,偶然得到的。收藏界的朋友说“慧眼慧眼,杨老师又捡漏了”。杨老师说“收藏和养兰一样,要有一个平常心,因为‘宝可遇不可求’”。特别是杨老师去新津县一位老人家中看见一尊清晚期弥勒佛像,老人开价元,当他认真观看佛像时,发现佛像肚里有一枚大金戒指,其工精致。忽然杨老师立马还价元就元,老人心想,你先还价元怎么突然不讲价,老人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杨老师笑了说“这颗金戒指…..”未等话说完,老人急着抡在自己手中,噙着满眼泪花说:“我们找了很久,原来它藏在这里,这是我和我老伴的爱情见证啊!谢谢您帮我们找回了金戒指!您真是一个好人,这尊佛就元卖给您吧”。杨明九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真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虽已年过花甲,但精力充沛,为人豁达,诚信有礼,宽容谦让,追求淡泊名利,在兰界、书法界、收藏界难怪有这么多人推崇和敬仰他。杨明九书法年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吴凡合影国兴、家兴、兰兴、万事兴采访后记采访完杨老师,他精心选了一盆春兰*花素送给我,我深感不胜荣幸。他说“君子之道,吃亏是福。养兰树德,诚则多友”。他养心于此,静思虑远,淡泊明志,虽身处尘世却过着半仙半隐的生活。他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半隐风流心致雅,诗书两秀墨兰芳”。这是评论家周华君先生对杨明九老师艺术成就的评价。他认为杨明九老师的兰艺和书法诗文必将载入中国兰文化的史册,传之后世。我想这样的评价一点不过分。杨明九老师爱兰、植兰、颂兰、坚定一生艺术的信心和决心,兰艺相融精诚所至,在众兰友们心中有口皆碑。笔者真诚的祝愿杨明九老师在今后的兰途上越走越宽,书法诗文越写越好,收藏越来越丰富,使诗、书、兰艺术发扬光大,香飘神州。
欢迎订阅魅力兰花杂志
读者朋友您好!谢谢您长期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