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孙玉唐张泽文王坤通讯员崔东旭
2月18日,齐鲁晚报A08版整版报道了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侦查中队指导员李弦,1月21日12时18分许,时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加班开展有关违法案件网络侦查工作时,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7岁。21日,是李弦倒下的日子,也是他母亲的生日。近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签署命令,追授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中队指导员李弦在内的5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最后的一天
1月21日12时18分左右,正在办公室值班的李弦突感身体不适。
连日来,头疼将他折磨得不轻,药吃下去也不见好。
他忍着疼痛对同事刘兴南说了句“我不行了”,整个人就倒在了沙发上。
刘兴南当时坐在工位上,听见他说的话之后赶紧站起来,短短两秒钟,奔走过来的刘兴南发现,李弦已经处于没有意识的状态了。
“快打!”同事们一边进行急救,一边向求救,医院。
遗憾的是,虽然医生们全力抢救,但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
事发突然,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预兆。
同事吴淑丽回忆:就在3天前,刚刚出差回来的李弦,就觉得头疼,“我就说你看你的头发,挠得跟鸡窝似的!”吴淑丽说,李弦告诉她,自己最近有点头疼,状态不大好。
但是对于吴淑丽劝他回家休息的建议,李弦却说自己没事,可能就是要感冒了,睡一觉就好了。
只是没人想到,这一睡,就是永远……
一声深情的“弦哥”
“他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是我心中的‘弦哥’!”
“李弦是我的老师,在我刚到单位什么都不会时,都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了我。”
“不论工作还是生活,李弦都是个很严谨细致的人,有他在,我们特别放心。”
……
早在岱庙派出所工作期间,李弦就养成了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工作习惯。在岱庙派出所辅警李昊眼中,李弦是“网安第一人”“干活强迫症”,在他身上,李昊看到了刑警的精神:敢吃苦、能奋斗、有勇有谋、甘于奉献。
一次表彰大会之后,李昊问李弦:弦哥,这次抓捕行动,明明你功劳很大,为啥要让给别人呢?看到小老弟疑惑的样子,李弦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在这个岗位上,参与的案子多,机会也多,再说我也已经有个三等功了,一线的兄弟们更应该得到这个(表彰)。
男子千年志,吾志未有涯。
办公室里,那两台陪伴李弦通宵查线索的电脑,还在运行着;那一排业务书籍,还在等待主人翻阅;那把陪伴李弦加完班休息的椅子,还在静静放着;但是李弦,却永远不会回来了。
一次舍身拼命
在从事网络警察之前,刑警出身的李弦曾直面枪林弹雨,在生与死面前展示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
年1月4日,泰安市发生了“1·04”持枪杀人案件。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中,作为“泰山勇士”英雄群体的一员,时任泰山分局刑侦大队侦查员的李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主动请缨驾车追击持枪歹徒。
“我开车快,我来开车!”时任泰山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的李彬回忆,李弦说完这一句,就直接跳上了驾驶座。他不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驾驶员是最危险的,犯罪嫌疑人反抗开枪的首要目标就是追击车辆的司机,但他当时的信念就一个:追上他、“咬”住他、抓住他。
经过80多分钟的惊险追击,李弦毫无畏惧,与战友一起将犯罪嫌疑人死死摁在了地上,而当时犯罪嫌疑人手中的猎枪已经上膛,一旦开枪后果不堪设想。
一家24小时超市
工作中的李弦严肃果敢,但是生活中,他也有自己的小爱好,也有自己的小欢喜。
李弦经常说,他特别喜欢他家周围的一家统一银座,那里特别好,特别温暖。后来我自己去了,发现那只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超市,他喜欢那里,只不过是因为那里24小时营业,在加完班饥肠辘辘的夜晚,有一个能让他暖暖和和的地方,吃上热乎乎的饭。
回忆起李弦,泰山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刘兴南的眼眶湿润了。
因为工作忙碌,出差又多,李弦经常是半夜或者凌晨回家。他舍不得回家后叫醒亲人,于是家门口的超市就成了他解决饥饿的地方,也因此,他那么喜欢这家普普通通的超市。
超市还是那个超市,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市民,但是那个超爱它的人民警察,却再也不会来了。
一次成功的“减肥”
出则追逃抓捕如利剑,归则监察网安如鹰眼。
为了破获一个电信诈骗案件,李弦前往广西某地。为了早日发现线索,李弦在那里一干就是30多天,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吃了30多天的沙县小吃,回来之后整个人都瘦了,憔悴了。为了不让家人同事担心,他还调侃自己,说是终于减肥成功了。
在泰山分局网安大队副队长吴淑丽眼中,生活中的李弦是个特别热闹的人,“只要有他在,就不用担心会冷场。”
她还记得刚与李弦一起工作时,李弦专门跑过来告诉她:“姐,我是李弦(xian),可不是李弦(xuan)哦!”
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然而英雄却已不在我们身边。
一次永远的失信
李弦是一名人民警察,一位共产*员,也是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
李弦的妻子患慢性疾病多年,需要常年服药,但是李弦不是出差就是加班,夫妻俩一年待在一起的时间掰着手指也能数清。“出差最长的一次是34天,34天没见过面。我不怨他,我们全家都支持他。”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弦妻子的声音是颤抖的,可她又是骄傲的。她说:“每当办完案子,看他从内心里散发出来的那种高兴,我们也觉得我们的支持是正确的。”
1月21日,是李弦母亲的生日,难得没有出差的他,想着给母亲买件毛衣作为生日礼物。但是直到生日的前一天,他都没买回来。
“我又吹牛了,要不来点实惠的!”他愧疚地跟母亲撒娇,“给您钱自己买吧,然后我再请您吃大餐!”
带着这个承诺,李弦回到了工作岗位。只是没想到,这个承诺永远都无法兑现了……
一身难舍的藏蓝
曾经,由于李弦极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一些一流的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并开出了非常丰厚的薪酬。
一方面,是充满危险、随时待命的公安事业;一方面,是薪资丰厚、相对稳定的新兴行业。李弦毅然选择了前者,拒绝了高薪的工作机会。他说,“我就是放不下这抹藏蓝,舍不得这身警服。”身着藏蓝色的警服,李弦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李弦的一生,虽短犹长,那抹藏蓝,永远散发着光亮。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编辑/朱朱
-END-
齐鲁晚报泰安融媒出品
新闻热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