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记者编辑圈(ID:jzbjnxs)
编者按:到重庆市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参观,你会感受到这里朝气蓬勃、激情无限。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岁,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38岁,一线员工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是中国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领跑者,是基层媒体人追求新闻梦想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彩舞台!近日,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召开了中层干部述职述责述廉会议。大家围绕年工作谈亮点、谈特色、谈成效,围绕年工作谈打算、谈谋划、谈举措。潼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礼兵到会并作点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些年轻人慷慨激昂的演讲和青春靓丽风采吧——01办公室主任陈捷(38岁)时光荏苒,一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年办公室在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的的关心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到位”上:一是综合协调到位。充分发挥作为综合协调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对内加强各部室间的协调,避免出现工作空档,确保单位以工作为中心,各方面通力合作、步调一致,共同完成上级和领导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特别是在区县融媒体中心验收、年度目标考核等重点工作中,做到了既勇于牵头,当好主角,又积极协调,当好配角,保证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对外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及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在平时工作中注意细节,无论是接听电话还是迎来送往,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二是推动落实到位。办公室作为上传下达的中心,“办文”“办会”“督办”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做好文件收发:今年来完成市、区级文件接收余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呈领导审阅、转办落实,确保每一份公文传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登记,始终保持畅通、高效的运行状态,为领导及时部署工作提供准确依据。特别是切实增强了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坚决杜绝泄密事件发生。抓好文稿起草:严把*策关,克服文稿“硬伤”,认真审核公文的体例、格式;严把文字关,避免文稿“软伤”,今年起草编发*委文件42件、中心文件33件、会议纪要23件,及时向市、区相关单位报送各种材料、报告、信息等多件,《重庆市潼南区融媒体中心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激发事业活力》被中宣部新闻工作专报及内部通信刊发,区委办公室《要情通报》上稿20余条。做好档案整理:将集团、中心成立以来的各类文件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确保档案完整。做好会议统筹:严格按照会议标准和要求,完成中心*委会25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7次、干部职工大会13次,会议召开后,根据情况,做好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整理。同时抓好会议内容的督办落实等工作,避免会议内容留在纸上、表态留在会上、措施留在嘴上的执行不力的现象。三是服务保障到位。做好印章的管理、登记、安全工作,坚持使用印章登记制度,全年共使用印章人次。及时接听电话,做好电话记录,通知参会余次,按时处理相关公务,未出现因为公务电话没有接而误事情况发生。严格接待标准,规范接待程序,热情周到地做好公务接待工作,今年完成了江苏沛县、山东莒南、四川资阳以及重庆各区县40余家单位前来考察交流,配合完成了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文旅委、区委组织部等市区相关部门的调研任务。廉洁自律方面,我能够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即止。
以上是我的述职述责述廉汇报,总结过滤下来,发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单位的快速发展,与各位领导、同事对办公室工作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就如何做好年的工作,结合我在区委办两周的学习,想给各位汇报几点体会: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治性,领导委派的事,要么是出于信任,要么是给予考验,无论是办事方法,还是办事态度,都要格外的严肃、端正、谨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分清轻重缓急,统筹谋划各项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性,服从、勤快、热情是办公室做好服务工作的三个符号,要更好地为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服好务。三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意识,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有事情立即推动起来,有任务立即拆分布置下去,确保信息不在我手里堵塞、文件不在我手里堆积、事情不在我手里延误、工作不在我手里失败。02总编室负责人陈靖(39岁)即将过去的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一年,发生了很多永载史册的大事。从年初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防控,到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脱贫攻坚和重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推进,从8月中旬潼南人民众志成城抗击“8.12”“8.16”涪江过境洪水,到合潼安高速、百米大道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涪江双江航电枢纽主体工程正式开工,都留下了我们新闻人坚定向前的脚印。潼南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矩阵平台刊播出的一条条客观真实的新闻,都为年潼南改革发展进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我要向在座的各位新闻同仁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今年,总编室认真贯彻落实编委会决策部署,围绕新闻宣传主责主业,聚焦区委、区*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形式,广泛凝聚众智,根据“报网端微屏抖”各平台传播特点,编制月度宣传总体策划方案12期,重大选题单项策划近10期,为做好全年宣传工作奠定正确方向。每周雷打不动组织召开编委扩大会议40余次,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总结上周或上月工作,提出近期宣传工作重点,让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提升业务水平、把准新闻舆论工作方向。认真拟定节目播出计划,做好节目串播、户外大屏管理和每月采编完成情况统计、评优评先等基础资料工作,审看电视剧集,10档影视节目集左右,及时安排播出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等主题公益片,严格做到三审三校。对近3年来的所有影像、图片资料安排专人负责收集管理,建档分类,建立影像资源库,有效的保护了记者和单位的版权问题。年,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身言行。在工作中,没有出现不恰当言论,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严守*的秘密,自觉维护组织权威。严格遵守新闻从业人员纪律,不搞有偿新闻,没有出现收受红包行为,没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回顾即将过去的年,对照职能职责,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与领导和同志们的期待还有差距,与做好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还有差距,在即将到来的年,我决心进一步深化职能职责,围绕总编室定位,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治站位,认真落实重大选题和重大事件新闻策划要求,提高策划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二是继续做好新闻策采编播发全流程的统筹协调和跟踪服务,提高新闻及时性、公信度和传播力、影响力。三是做实做细每季度好新闻评选,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为年终重庆市区县报好新闻、广播电视好新闻和重庆新闻奖报送奠定坚实基础。03采访部部长罗列(46岁)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新冠疫情、脱贫攻坚、洪峰过境等几件大事,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接下来,我从4个方面回顾一下本年度采访部的工作:一、疫情面前新闻工作者“无畏无惧”大年初二区融媒体中心一声令下,所有新闻采编人员取消休假,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展开疫情防控的报道工作。接到任务后,采访部所有记者以最快的速度从全国各地赶回潼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报道中。有几位同事从较高风险区或外省回来,必须居家隔离14天,但就在她们居家隔离期间,也不忘联系自己的镇街和部门,时不时传回来一些稿件,用实际行动践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后来当她们隔离期满回到岗位后,有位记者对我说“对不起,部长,这段时间我偷懒了,其实我早就想回来和大家一起战斗啦!接下来有什么任务,你尽管安排,去那里采访都行”......这几句话,至今我都记忆犹新。我想,这不正是新闻工作者“义无反顾、甘当先锋、无畏无惧”的精神写照嘛。几个月来,采访部全体同仁直面疫情、扛起责任,医院隔离病房、*校集中隔离点、疾控中心等最危险的一线以及社区、重要交通路口、村社卡口等防控排查现场,采写了多条及时、鲜活、有血有肉的新闻稿件,其中有近百条新闻在央视和市级相关媒体刊播。二、洪灾突袭新闻工作者“迎峰而上”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8.12、8.16两次过境洪峰也不期而至,同事们还没缓过气来,又投入到抗洪救灾宣传报道中。肆虐的洪魔虽然淹没了街道、房屋、也淹没了道路、基地,但怎么也挡不住新闻工作者前进的步伐。洪魔不退,我们不回!在每一个受灾现场随时都能见到记者的身影。渴了喝点泉水、饿了就啃一个面包,一干就是几天几夜。当时,米心、玉溪、双江、梓潼等沿江镇街受灾较为严重,我的同事们驱车绕行几十公里深入洪灾一线采访报道。去时还有路可通行,回来时洪水已经阻断了道路,他们只能在车上或镇街的办公室里熬过通宵。洪峰来临时,他们站在洪水中出像;清淤过程中,他们深陷泥坑;有些同志抱着摄像机和脚架,步行十几公里到现场采访;还有很多记者把人生第一次电视出像奉献给了这次洪峰。最终,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以最快的速度把各地受灾的情况及时发回报道,把全区抗洪救灾工作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呈现在观众面前,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付出总有回报,8月份电视外宣上稿量名列全市第3名,创历史新高,同时有20多条稿件在央级媒体刊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三、成绩斐然内外宣新闻再创新高今年以来,在区融媒体中心*委的正确领导下,采访部围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三大攻坚战、四个做大做强、疫情防控、洪峰过境等重点任务,圆满完成了镇街双晒、脱贫攻坚在今朝、50个贫困村、柠檬节、灯博会、小龙虾节等一系列重要活动的报道任务,全年完成内宣新闻报纸余条,电视新闻组多条。同时,在通联部密切配合下,今年外宣上稿量创历史新高,分别在央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央级媒体和《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市级媒体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华龙网、上游新闻等网络媒体上稿达多条。四、工作打算成绩已是过去,未来更需加倍努力。年是建*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年,意义重大、形势严峻、工作繁重,对我们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访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明年的工作: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修养:新闻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地爱国爱*,以清醒的姿态占据舆论阵地的意识形态高点。2.加强部门管理,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团队氛围。希望部门每一个人都要搞好团结,融入到团队之中,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3.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业务水平: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创新思维才能出成绩。采访部计划明年树立几个典型记者,采取“老带新、强带弱”的模式,把所有记者的业务能力整体提高。04编辑部副部长欧胜涛(37岁)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脱贫攻坚、洪峰过境等几件大事,编辑刊登出一条条脍炙人口的新闻稿件,记录了一个个历史瞬间。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根据中心要求,现将本年度编辑部履职情况报告如下:一、贯彻一个思路编辑部作为报纸、电视的中枢科室,其承载着编委会领导办报、办台理念。要切实贯彻领导办报、办台意图,协调记者部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和编校质量等工作,各个岗位至关重要。因此,在工作上定下了严格贯彻区委区*府中心工作、严把新闻质量关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编辑部在各位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编刊任务。特別是在新闻质量和舆论导向方面没出现一次重大*治失误。二、编好两个平台《潼南日报》《潼南新闻》是编辑部小伙伴坚守的岗位,特别是今年2-4月疫情期间,编辑部的小伙伴们,以笔为枪,以刊发平台为阵地,在一版开设了“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通栏题花,宣传区委区*府对疫情控制的决策决断,把命令以最快速度传到前线和群众心中;在二版开设了“让*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题花,宣传战斗在一线的先进*员、*组织,以典型激励群众的抗疫斗志;在三版开设了“爱心捐赠”“一线探防控”等栏目,宣传了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前线,镇街、村社前线战“疫”进展;以及各类公益广告,让大家以最响亮的宣传口号,为战疫鼓劲。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宣传好我区的脱贫成效,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再接再励打好脱贫攻坚决战,编辑部利用两个平台,开设了“脱贫攻坚决战时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在今朝”“扶贫印记”“决战扶贫先锋”“我脱贫了”等栏目,刊登专版80余个,稿件余条。同时,今年在区融媒体中心*委的领导下,编辑部围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三大攻坚战、四个做大做强、洪峰过境等重点工作,进行了联续报道,圆满完成了镇街双晒、区长带货、柠檬节、灯博会、小龙虾节等一系列重要新闻的编排刊登,全年完成内宣新闻报纸期余条稿件,电视新闻刊播组多条稿件。三、年工作重点:1.增强互动:我们强调吸引读者,就必须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拉近报纸、电视与群众的距离。2.采编亲民: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采编稿件,真正沉下身子,接地气,深入群众。3.标题创新:要多学习业界报纸、电视对标题的处理方法,力图把最重要的信息提炼到标题上,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05移动传播部副部长付海霞(29岁)年,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移动优先”,深化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为推动潼南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领导真重视,增添新动力一是区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礼兵调研移动传播工作,为媒体融合发展“把脉问诊”,明确宣传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打造全国“乡村网红”,做强《幸福潼南》品牌栏目,抢占主流舆论制高点,更好发挥了“中流砥柱”“定海神针”作用。二是*委领导亲自谋划。人、财、物上全力支持,亲审重要稿件,谋划移动传播部门发展,坚持*性原则,把握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推出一系列生动鲜活、态度鲜明、立场坚定、鼓舞斗志的重点报道,为潼南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分管领导安排部署。每周、每月召开编委会总结部署工作,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网页编程设计”等培训课程,提升部门人员业务水平,增强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二、坚持“移动优先”,讲好潼南故事一是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坚持移动优先原则,强化融合传播,潼南网、新潼南APP(下载量53万+)、潼南手机台、潼南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