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齐鲁晚报年终报道middot
TUhjnbcbe - 2021/1/8 14:33:00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出品

■新闻热线?:-■编辑:薛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侯海燕通讯员石志莹

年12月31日齐鲁晚报A10特别报道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泰安带来的城市之变↓城市路网不断完善,老旧小区开发改造,岱北文化广场、泰山老街等更多文化“新地标”启用……城市更美现代之风更加凸显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泰安市获得中央文明委表彰,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正式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此次评选中,山东省共有两个地级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泰安市以全国第8名的优异成绩入选。文明城市创建多点开花,县级市和县评选中,新泰市、肥城市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山东省入选的6个名额中占得两席。多年以来,泰安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勇往直前,开启了一场城市自我革新之旅。泰安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不扰民原则,努力打造让人民群众宜居安居满意的城市。如今,文明城市创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泰安市民的言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硕果,将文明基因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如今,漫步在泰安这座城市中,到处传递着蓬勃向上的力量,洋溢着互爱互助的文明气息,文明已经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

01

打通断头路缓解“停车难”老百姓生活提速出行便利道路宽阔、文明礼让,车水马龙、城乡整洁,璀璨夜景、流光溢彩……漫步泰安的大街小巷,人们时时能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巨大变化。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泰安市着力解决好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难点”“痛点”,不断推进停车设施建设,打通断头瓶颈路,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还增加了多处休闲公园、智慧公厕等公共设施,积极创造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底,泰安博阳路改造提升完成;年底,泰安环山路东延、学院路等4条道路全线通车;年5月1日,擂鼓石大街中段改造工程贯通……对于泰安这座旅游城市来说,交通发展状况的好坏、停车方便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和游客、居民的获得感及幸福指数。“现在上班再也不用起大早了,用时比原来少了近20分钟。”39岁的董峰凯住科大社区,擂鼓石大街中段的贯通对她来说,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早晨可以送女儿上学了。董峰凯说:“原来上班需要走环山路,不仅路程远,还容易堵车,现在出家门一路向西,宽阔顺畅,还能顺道送孩子上学非常方便。”年,泰安市委、市*府将打通泰城部分“断头路”作为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之一,实施灵山大街东段跨辛泰铁路桥改造、泮河大街东延等工程建设,城市路网的不断完善,使得困扰市民出行的难题逐一解决。作为旅游城市,如何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关乎游客切身体验。近年来,泰安市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市*中心停车场,建成开放泰山景区游客换乘中心,方便游客停车;泰山红门游客中心也已在今年12月完工,有效解决了红门路北段拥堵问题。“停车后就可以直接步行上山,很方便!”12月26日,聊城游客孙国庆将车停放到红门停车场后说,时隔三年再来爬泰山体验感更好了。在泰山景区另一个入口天外村附近,一个处于城市*金地段、占地56亩、投资万元的游客换乘中心早在年便已建成使用,个停车位对旅游大巴及外地游客自驾车辆免费开放。两处停车场的启用,极大缓解泰山景区停车难问题。游客可以从此处安检、乘车,进入泰山景区,有效缓解节假日游客激增、景区排队拥堵等问题。

文明已融入泰安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角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陈阳摄

02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换新颜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品质

12月27日,泰安发布寒潮蓝色预警,然而位于望岳东、西路之间的生态绿地健身活动公园依然人气满满。“夏天我们全家喜欢在晚饭后来公园运动,现在天冷了就趁着阳光好的时候带着家里的孩子来玩,虽然冷,但是有这么多小伙伴还有适合孩子的设施,老人也能晒晒太阳锻炼锻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泰安市民马先生说。年,泰安市委、市*府拿出位于泰安时代发展线上,市场估值几十亿元的*金地段建设公园,这座占地约12.8公顷,总投资万元的生态绿地健身公园深得民心,泰安市民纷纷为泰安*府的民心工程点赞叫好。

严冬时节,位于泰城东部的魏家庄村改造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村民对迈向新生活充满希望。近年来,泰安市将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老工业区等用地再开发、再改造,以人民为中心,努力盘活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品质。聊起如今生活的改变,五马社区回迁小区章家花园61岁的章西彬有说不完的话,“城市的变化发生在每一名居民的身边,现在小区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我们住得特别舒心。”

“有了电梯之后,我们的生活真方便了许多,平时抱孩子出门不用爬楼梯了,老年人出门也更容易,幸福感大大提升。”泰山区岱庙街道东湖社区的东湖小区23号楼居民沙建凤高兴地说。东湖小区建于年,今年小区按下改造“加速键”,加装了多部电梯。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是一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解决年老体弱住户出行难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泰城的老旧小区环境逐渐改善,功能设施日益齐全,服务更加精准到位,城市的文明底气更加彰显。

改造的是环境,温暖的是人心。所有这些,均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便利,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群众共享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红利。

泰安将继续打造草青天蓝、水绿人美、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陈阳摄

03

城市民生工程“表里如一”

更多文化“新地标”启用

“以前每到下雨时,好多地方就开启了‘看海’模式,尤其是火车站桥洞子那里,一下雨就不敢走,现在,几场大雨过后,没出现以前严重的内涝。”泰安市民张先生对泰安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连连点赞。城市排水管网被称作城市的“血管”,是重要的基础设施。雨污分流改造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城市建设“表里如一”的惠民工程。年4月,泰安市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生态发展之路,持续探索“生态+”模式,延展“生态+”效应,将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纳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确定对北起环山路、南至泰新高速、东起博阳路、西至天平湖路,共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目前,泰安市51处施工节点正加班加点紧张施工。城乡规划,民生先行。着力于打造生活宜居城市,泰安市委、市*府在城乡规划建设方面优先安排民生工程。位于泰城中心的岱北文化广场,凝聚着泰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底蕴,去年建成开放后,赢得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赞誉;今年,西湖景区、泰安老街等文化“新地标”相继启用,不仅让市民有了休闲好去处,也让大家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之中。今年12月底,泰山红门游客中心、虎山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已经完工,红门景区展现出崭新的光彩。随着城市面貌的逐步改善,城市“软件”加快补齐,宜居泰城更加美丽温馨。

04

立法保障守道德文明底线

市民主动参与遵守“公约”

垃圾绝不随手抛,等绿灯再过马路,争做文明司机,不乱停乱行……这些文明礼仪,如今已经成为泰安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公约”。无论春夏秋冬,在社区、乡村、车站、广场、街头、公园,行走在泰安城乡,处处都能见到穿着红马甲“泰安小美”的身影,志愿者们手拿清洁工具和引导旗,或引导交通、或清洁卫生……随着一次次暖心的服务,文明的号召力也逐步凸显,越来越多的泰安人主动参与进来,成为泰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生动写照。年3月1日起,《泰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关键节点,泰安市制定出台了这样一部综合性、系统性、内容全面的法规,用法治手段促使人们知底线、守秩序、讲文明、尊道德。目前,泰安建立起了完善科学高效、奖惩分明的责任落实体系,为常态化创建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新建的文明城市治理智慧平台,更是让泰安实现了工作督导、问题上报、整改反馈等完整闭环的数字化精准创建。不文明养犬行为既影响城市形象,又危害公众安全。文明养犬,是每个养犬人的责任,也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泰安市于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泰安市养犬管理办法》,规范养犬行为、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文明养犬,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通过法律法规,提醒广大市民依法文明养犬,共建美好家园。对在居民区饲养烈性犬、不及时清理犬粪、携犬只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汽车、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年,泰安市被列为垃圾分类先行先试重点城市,为推进垃圾分类,年11月1日,《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泰安市成为全省首个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立法的城市。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条例》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投放原则,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该条例实施后有力推进了垃圾分类进展。年11月7日,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开出该条例实施以来的首张罚单。罚单的开出,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也督促着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创”新为民,“城”全美好。一件件实事、一件件好事,写在了一切为了群众的文明成绩单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了城市发展与民生提升交相辉映,让泰安市民真切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成效和变化,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成了城市最强音!

点下图

向记者提供新闻线索

■信息发布■数字营销■舆情服务■大数据服务■多媒体影像制作■互联网+平台搭建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鲁晚报年终报道m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