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节气
冬季开始,蛰虫休眠。
万物收藏,规避寒冷。
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
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立冬之后,便是正式入冬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在这个时节,所有秋收的粮食都已经晾晒完毕,开始储藏起来。动物也开始躲入洞穴之中,开始准备冬眠。人在这个时节也开始穿上厚厚的冬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此时天地阴阳不交,阳气不能到达地上,人的精力受到大幅度的限制。
而且,因为天寒地冻,所以做事往往要耗费更多的气力。
这时候,要把身心收敛起来,遵从天地万物的指令。生活上不要有太大的调整或者变动。
因为冬天和夏天,一个太冷,一个太热,人们要么是在熬夏,要么是在窝冬,活动很少,没什么事情可以记录,所以史书以《春秋》为名,冬夏隐去。
立冬之史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经度为准。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有“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丰收节”等习俗活动。
立冬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中国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立冬习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袭至今的。卜岁霞浦叫“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
年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在寒风乍起的日子,霞浦城关轰轰烈烈开展募寒衣活动,歌唱着《流亡三部曲》、《寒衣曲》,那悲壮的苍凉的歌声,牵动着干万人的心,沿街民众无不涕泪纵横,纷纷捐物、捐款。寒衣节里的壮举,己时过70多年了,霞浦人民那豪情满怀的热烈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立冬心情
《诗经》里讲“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人们备好吃的用的,把家里弄得暖暖的,来抵御冬天的严寒。
冬季养生格外注意的一点,就是御寒,在这冬天,人们往往喜欢喝羊汤、吃羊肉,通过摄入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为身体积蓄能量。
而且,冬天的火锅特别受欢迎,既可以享受到美味的羊肉,还能在辣椒的刺激下出一身汗,确实是冬季必备的佳品。
当然,除了身子暖之外,更重要的是心要暖。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颜色太多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冰永远晶莹透亮,没有一点杂质,也是在提醒人们,我们可以活得像冰一样清透,简简单单。
这样的简单里,是心灵的一份自由和安宁。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拥有的物品不是越多越好,心里也不是想的越复杂也好,当一切繁华逝去,才会发现,简单和清透,才是一种极致美。
而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多余的东西”搞得精疲力尽,我们才能把自己的生命用在最要紧的事物上,不负匆匆此生。
立冬诗词
“立冬
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
小春此去无多日,
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
惟有*花不负秋。
”立冬·吃
画风突变
(一)吃饺子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当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东枣庄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二)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三)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四)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五)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滋补原则
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综合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成都晚报、儒风大家等)
人民网四川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