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刊发封面专题系列报道《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用美文和图片记叙了成都对于“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前天,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发布致辞,以“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为题,阐释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路径,描绘承载美好生活的“未来之城”。
天府绿道丨图据成都日报摄影部
成都发展吸聚全球目光,“公园城市”建设火动全国。成都,这座千年灵韵的天府之国,正在“公园城市”的蓝图勾画里,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1.“公园城市”寄语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是举世闻名的天府之国。先秦筑龟城,坚持因势利导,构筑中轴线、打通微循环,实现了采光集热通风与山川河流地势的整体协调;隋唐扩秦城,遵循城园同构,挖筑摩诃池、开凿解玉溪,实现了津流径通、春松华茂的整体形胜;明清起新城,注重以文化城,兴修回澜塔、建造望江楼,实现了山水秩序与人文特质的整体交融。
“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城市的万千美好,孕育于自然天成,离不开有序规划。古蜀先民的营城实践,体现了对山水人居要素的综合驾驭,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筑城智慧。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是筑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
新发展理念标定旗帜方向,公园城市标定未来形态。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凝炼了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理想,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回归生活导向,实现了规划理念、发展方式、营城路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日趋增强;经济总量从年全国第13位跃升至年第7位;GaWc全球城市排名从年第位拉升至年第59位。○面向未来,成都将形成“青山绿道蓝网”相呼应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山水交融的自然本底,是天府之国的千年遗泽,是公园城市的筑城之本。成都将以青山为底,划定生长边界、区隔城市组群、布局望山廊道,构筑龙泉山森林公园城市绿心,推动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区“一山两翼”有序发展,再现草树云山、千秋瑞雪的旷世盛景;以绿道为轴,串联城乡社区、贯通川西林盘、链接大地景观,加强场景营造和价值转化,让城市之美宜游宜憩、可感可及;以江河为脉,疏通水系沟渠、改善河湖水质、升级滨水空间,编就三江润城、千渠入院的城市蓝网,勾勒清泓环绕、蓝绿交融的灵秀画卷。
○面向未来,成都将形成“轨道公交慢行”相融合的公园城市运行动脉。
公共交通延展着城市空间的格局尺度,间奏着市民生活的律动音符。成都将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城区加密成网、产业功能区加速覆盖、成都都市圈加快成环,带动人口产业科学集聚、城镇体系有序布局;以TOD开发重塑城市形态,推进枢纽站点与周边区域一体化设计,促进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让一切有空间的地方皆可停留、皆能交往、皆有效益;以绿色出行改写城市生活,加速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围绕轨道站点完善公交微循环,依托绿道体系打造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引领形成绿色低碳、简约高效的生活风尚。
○面向未来,成都将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的公园城市发展空间。
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功能区和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圈,是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成都将着眼产与城的融合,探索行*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坚持产业功能区独立成市,摒弃摊大饼模式,变职住分离的工业园区为功能复合的新型社区,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布局;着眼产与人的匹配,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高标准人才公寓,依托创新创业环境优势和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引导人力资源向专业化社区集聚;着眼产与链的协同,以生态圈理念为引领,聚焦主导产业细分领域,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就地布局,配套链、供应链、创新链整体成势,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比较竞争优势。
○面向未来,成都将形成“巴适安逸和美”为特征的公园城市社区场景。
场景是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是价值导向、生活方式、文化意涵、美学特征的物化表征。成都将着力营造多元体验的社区生活场景,建设15分钟服务圈,打造复合多元的功能设施体系,构筑全民参与、全龄友好微场景,让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觉;营造诗意栖居的社区生态场景,用美学雕琢绿地小品,用设计点亮小道林荫,打造小尺度街区、人性化空间,让市井生活与良好生态相得益彰;营造专业高效的社区服务场景,完善*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培育社会企业、发展社会组织,创新社区服务业态模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让市民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美好、体味幸福。
○面向未来,成都将形成“开放创新文化”相协调的公园城市发展动能。
开放创新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天府文化是成都走向世界的独特名片。成都将以全面开放链接全球,建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提升全球通达能力、要素运筹能力、供应链辐射能力,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共建西部科学城、筹建天府实验室,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让“源于成都、引领前沿”的硬核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努力实现由被动跟跑到主动领跑的格局性转变;以天府文化厚植优势,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擦亮“三城三都”品牌,大力培养全社会国际视野、创新基因和争先意识,向全球传播城市理念气质,凝聚走向世界的深厚力量。
2.大美成都,大美“公园城市”自成都提出建设公园城市起,美丽的绿色长卷就徐徐展开。几年时间是一场公园城市进化论,千百个日夜轮转,城市换了新颜,成都交出了让人惊艳的答案。大美成都,大美“公园城市”,你想看一看吗?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天府绿道”
从提出建设天府绿道起,其就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骨架,划分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体系,慢慢开始织就近1.7万公里的绿道系统,并受到了央视新闻、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网等央媒频繁点赞!根据总体规划:年将完成“一轴两环”主干绿道;年初步构建绿道体系;年全面建成。
江滩公园的动感韵律成都发布-成都晚报孙琳摄绿道的构建为成都人定义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张世界上最大的“绿道网络”已经在成都慢慢铺开。图:锦观新闻天府绿道规划长度达1.69万公里,建成后,成都市的绿道网密度每平方公里将超过1公里。目前已建成的多公里绿道,已成为市民和游客最喜爱的“打卡地”。熊猫绿道上开心游玩的市民成都发布-成都晚报孙琳摄
绿道夜跑、赏花、骑自行车……这样一种以“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建设的天府绿道,不仅是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社会价值转换的绿色发展路径,更承载着城市文化的记忆,它构筑起新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出了一个在公园城市里诗意栖居的生活场景。图:锦观新闻在“城市之眼”听城市心跳
年新年第一天,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景区核心区正式开放,人们开始陆续登上这颗“城市之眼”,一览世界级城市绿心。图:锦观新闻曾经,隔着龙泉山,风景两重天。龙泉山是一道屏障,与龙门山脉一同,框出了“两山夹一城”的逼仄格局。如今,跨越龙泉山,成都天地宽。龙泉山变为城市绿心,擘画着“一山连两翼”的生动图景。图:锦观新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3年前启动建设。随着建设深入,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开始有机融合。在此驻足,能听到一座城市的强劲心跳。
数据显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后,能给成都市的每一个居民新增最少10㎡的森林绿地,每年会吸收31万吨二氧化碳,释放23万吨氧气。与此同时,成都将拥有一个通风廊道,夏季的高温、冬季的湿冷情况都将得到改善,四季将会更加分明。
龙泉山的另一边,成都东部新区也正在崛起。这里除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还有世界级的沱江发展轴和三岔湖、龙泉湖等城市生态名片,将会成为一座以生态化为特质的未来之城,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用TOD改变城市形态
TOD,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米(约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进行高密度开发,形成同时满足居住、工作、购物、娱乐、出行、休憩等需求的多功能社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高度和谐统一。
如果说轨道交通会改变城市布局,那么TOD开发将改变城市形态,对TOD的尝试,也是成都对公园城市营城模式的新探索。
从年顶层设计萌芽,到年首个TOD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随后,“一区一示范”,14个TOD示范项目陆续启动实施。在推动TOD建设上,成都从不迟疑。
在《年成都市*府工作报告》中,TOD被两次提及——
“年持续完善功能品质,公园城市加快成型,14个TOD示范项目全部启动实施”;年,成都将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开通运营5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超过公里,加快14个TOD示范项目建设”。年6月以来,TOD更是活跃在成都新闻里:6月1日,成都TOD“十大消费场景”对外发布;6月16日,首批8个TOD综合开发项目商业规划发布;7月8日,成都举办首场TOD综合开发项目合作招商推介会,向全球发出成都TOD年首份“机会清单”。同时宣布,今年将新增5个TOD开发项目,届时全年在建项目将达到19个;……年上半年,成都TOD项目迎来了首个跨国战略合作,签下了被称为“全球最火书店”的日本茑屋书店。
图:茑屋书店
通过TOD,成都将不断营造更多高端消费场景、宜居生活场景、新兴业态场景和蜀风雅韵的文化场景,实现“一个TOD综合开发项目就是一个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社区”。
TOD,已然成为擦亮成都“生活城市、消费中心”的响亮名片。
为什么“公园城市”越来越火?是因为成都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好生活方式;是因为城市生态发展的大环境,正在不遗余力的为都市人,提供一种更加健康优质的城市生活指标,而它,正契合了当代人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未来的品质生活指数,将直接与健康生态挂钩,而未来的都市人,不止生活在城市里,同样生活在自然里。成都图丨视觉中国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成都以全新面貌赋予城市新生。当“公园城市”的蓝图越来越宏阔,当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理念及诉求,我们不难想见,健康,低密,品质,自然,将会是当下及未来生活的绝对主题。而华新·花予墅,已然为当代都市人,提供了触达高品质健康低密生活的优解。传承自新加坡绿色生态基因,聚焦城市人的高阶健康品质生活需求,遵循“公园城市”发展脉络,华新·花予墅将花园理念深植于现代都市人群的理想居住中来,以城市级阔景花园墅居产品的姿态,描绘“公园城市”下,全新的花园居住生活方式,引流城市生态居住新风尚。
华新·花予墅效果图
“出则繁华,入则自然”,是每一个都市人的居住梦想。自然资源的拥揽是一个地区蓬勃生命力的彰显,也映射着“公园城市”发展理念下,资源占有的优势。华新·花予墅位于成都唯一一块浅丘坡地地貌板块,牧马山原山资源带,生态涵养大境、全区森林覆盖率66%,堪称天然生态氧吧,犹如一处瑰宝绿境,令人仰慕。
华新·花予墅墅区实景图
墅区内外5座公园围合,聚合8亩亚洲最大湿地公园、4万亩牧马山森林公园、白河湿地公园、棠湖公园四大城市公园群,以及自建上千平碧野公园。华新·花予墅墅区实景图
还有3.7万亩空港花田近在咫尺,金马河、锦江绿楔、空港绿道环绕。每天生活在犹如净化空气的天然屏障中,氧护着居住者,让每一次呼吸都是负氧离子的眷顾,身心由内而外的健康舒泰。
双流绿道图:网络
开窗即可见景,出门即是公园。万千花树,曲径通幽,可寻芳游乐,亦可清神静心,*发垂髫,都在公园中怡然自乐,生活的恣意与自然的恬静被安静地连接在了一起。无论外界纷扰变迁,这里始终保持着健康、自然的生活态度。
公园实景图该组图片拍摄于年3月抛开城市的纷扰、喧嚣,有天有地,有花有草,尽享一片安宁世界。周边TOD、学校、商业、休闲、医疗等生活醇熟配套,满足居者对于就近上学、购物、娱乐、休闲等方面的需求,繁华深处回归生活璞真。
(双流西站TOD效果图)
华新·花予墅,于城市浓繁之地,为层峰人士独辟一方静谧境地,既远离城市喧嚣,又融入尊奢雅逸。兼具都市繁华与自然灵性,匠造一处理想“公园墅居”。
示意图图:网络
如今,华新·花予墅实体样板间盛启,跃赏大境,风华可鉴,恭迎亲临赏鉴。华新·花予墅样板间
BLOOMHOUSEBetweenexample
/图:华新·花予墅样板间实景图
BLOOMHOUSE
理想归寻一城墅居
「华新·花予墅实体样板间盛启」
-㎡阔景花园主城墅
VIP
免责声明:
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