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作家档案》(成都市龙泉驿区*协文史委、区文联/编,四川文艺出版社年9月版)选登
杨不易:发现和分享世间的秘密
一、〖照片〗
二、〖简介〗
杨不易(.5—),本名杨方毅,另有常用笔名:花满堂、信风等。广安市武胜县人,年起定居成都龙泉驿。供职于成都晚报社。四川小小说学会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以小说、随笔、评论为主,散见《中篇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出版有小说集《伪单身时期》,随笔集《火枪与玫瑰》等。
三、〖年表〗
年高一学生,短诗《思绪》获芳草文学月刊“芳草杯”全国精短作品大赛优秀奖。
年在嘉陵江边的四川省武胜县中心中学校发起成立“江风文学社”,并主编印行社刊《江风》,以“桑柘”为笔名发表诗歌及小小说习作。年,加入河南民间文学社团绿叶文学社,同年在《春萌》诗歌报发表诗歌习作《月亮花》。
年-年浪迹成都,写下一堆废弃诗稿。创作完成打工小说《穿越一座城市》,及短篇小说《大裂沟》。
年-年在《商务早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华西都市报》等成都报纸副刊持续大批量发表方言散打幽默小品文,包括“陆七八”、“方言武侠”“方言科幻”等系列。
年7月入职《蓉城周报》任编辑、记者,先后编辑“文学”“艺术”等版块,撰写大量文化艺术方向的“酷评”。正式启用笔名杨不易,不易者,不易旗帜不改变之意。
年-年继续尝试小说创作,先后创作《两只蟑螂的爱情》、《一条红金鱼的前世今生》、《爱,屠杀游戏》、《风铃的爱情术语》、《父亲,在年前的爱情》、《迎宾小姐》、《在城乡之间来往的眼镜》等实验性精短小说(非传统小小说),刊发于《蓉城周报》文学版及听草阁文学社区等。
年创作中篇小说处女作,3万余字的《酒罐被打碎之后》,并在听草阁、天涯、榕树下、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连载。创作短篇小说《耳光》。在《城市生活导报》开设城市随笔专栏“城市灯火——花满堂专栏”,书写个人与成都街道的经验。
年入职成都晚报。创作讽刺小小说《一只新闻猫的控诉》,先后发表于《成都晚报》《四川日报》副刊及年第10期《杂文月刊》。该文同时获得当年“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关东作家》年第1期(上半月)推出杨不易小说作品小辑,并配发作者小传。
年-年署名花满堂在《天府早报》开设专栏“故事新编”,刊发数十篇以职场为主题的新编故事,以散打笔法解构和重构历史故事。
年短篇小说《伪单身时期》发表于全国发行量最大的纯文学刊物《佛山文艺》年第1期。
年城市笔记小说《逃生警铃》《欲迎还拒》,分别入选南方都市报编选、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笔记精选集”《渴望撒野》及《机关惊*》二书。4月,参加在成都举行的年四川小小说联谊活动,来自川内不同地方的20余位小小说作家齐聚。会后印行作品集《春的遐思》,入选小小说二题《茶色玻璃》、《县官命》。在《新书报》开设文化评论专栏“背后一枪”,刊发系列文化“酷评”。
年短篇小说《三大爷的雕花大床》发表于《佛山文艺》年第7期;短篇小说《最后一碗绿豆汤》发表于《佛山文艺》年第8期。
年1月,加入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并出席四川省小小说学会成立大会;7月,从成都府南新区迁居龙泉驿蔚蓝路,并于次年初迁入户籍,开始东山古驿的日常生活。
年-年幽默随笔作品六次入选喜剧世界杂志编选,漓江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年度幽默作品选》系列图书(、、、、、)。
年4月,前往郑州采访*帝拜祖大典,独自探寻郑州商代古城遗址,回成都创作散文《废墟之上》,刊发于《四川日报》8月13日原上草副刊。
年中篇小说《青春派》刊发于《佛山文艺》年第5期封面头题,并配发主编评论《青春不会永远是“派对”》。同年12月,来自老家广安的评论家廖纯洁为短篇小说《三大爷的雕花大床》撰写余字评论《世俗抗争下的三大爷》,认为小说“把三大爷这个人物作为了农村世俗生活中的边缘人物,即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却有着个体生命灵*的呼喊与抗争的典型人物来塑造。”
年桃花节与朋友四人聚于宝狮湖,议以桃花为题作同题文章,遂作散文《三月桃花不堪冷场》,后刊发于《四川日报》原上草副刊(.4.13);散文《庸俗的骏马》刊发于《四川日报》原上草副刊(.12.7)。10月,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伪单身时期》,收入《青春派》《伪单身时期》《耳光》《酒罐被打碎之后》《最后》五个中短篇情感类小说。该书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马来西来等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架销售。评论作家、诗人蜀东泊客(陈宇)为该书撰写评论《伪单身时代:迷茫的青春派》。为诗人周苍林诗集《淌过心灵的河流》写作的评论《16年,淌过心灵的河流》,获首届“川东周末文艺奖”。
年中篇小说《花非花》(又题《石头房子的水边》)刊发于《佛山文艺》年第4期封面头题,并配发主编评论《空心的岁月能守望得住么》。短篇小说《老不正经》入选《青年作家》年10期(下)龙泉驿专号。为作家、诗人成都凸凹的中篇小说《球时代》撰写的文学评论《在放下诗人身段的真实语言里狂欢》,刊发于《草原》文学月刊年第11期。散文《只要触手可及的那部分》《请一定在夏天回到故乡》分别刊发于4月11日和7月26日《四川日报》原上草副刊;小说《石头房子的水边》入选《年四川群众文学创作笔会作品选——垂钓春天》一书。中篇小说《埋伏》刊发于《山东文学》年第8期,并随后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年第6期),配发创作谈《欲望裂变》;完成以乡村重建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就要回到你身边》。
年-年在豆瓣阅读开设专栏“花影下的慢跑时光”,创作发布12篇以龙泉驿生活为背景的跑步随笔系列。
年-年在《养生》杂志开设随笔专栏“慢跑时光”,继续创作以龙泉驿生活为背景的跑步随笔系列。
年4月,中篇小说《埋伏》角逐—年度《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网络评选,进入前50强。8月,情感随笔集《火枪与玫瑰》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出版,上架新华书店及各大网络书店。《西南商报》《安庆晚报》《广安日报》《人之初》《优雅》等报刊杂志刊发相关评论。1万3千字短篇小说《蛛网》刊发于《四川文学》年第12期;12月,加入四川省散文学会。
年1月,1万1千字短篇小说《自拍》刊发于《福建文学》年第1期。10月,中篇小说《老金的博物馆》刊发于《山东文学》年第10期;并随后被《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年第12期)。《山东文学》年第12期刊发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刘德胜先生评论文章,认为《老金的博物馆》“讲述的是萦绕着个体的隐秘过去介入现在……主人公老金是典型的无罪感文化熏陶的产物。”在豆瓣阅读开设专栏《废墟》,创作发布以考古为主题的随笔12篇,并获得豆瓣阅读专栏“小雅奖”。
年1月,加入成都市作家协会;1月,与人合著创作完成长篇小说《鸽子花开》,待出版;3月,创作完成以宽窄巷子复兴为主题的纪实图书,待出版。
四、〖部分代表作〗
中短篇小说集《伪单身时期》
出版信息:酿出版·台北秀威年8月ISSN:1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五篇都市爱情短篇小说,分别是《青春派》、《伪单身时期》、《酒罐被打碎之后》、《耳光》、《最后》。因为年少的友情而合开饮料店《青春派》,但却因不可告人的爱情结束一切。妻子出差后的《伪单身时期》遇见初恋女友,酸甜的滋味又涌上心头。呼延庆暗恋李清照多年,但她却喜欢已有恋人且是他的好兄弟杨宗保,这样的四角恋在《酒罐被打碎之后》产生了变化……《耳光》代表妻对夫的爱情,但夫却不懂,他们的婚姻是否通得过考验?孤儿宁檬得怪病后男友慢慢地疏远,她驼鸟般地以旅行逃离了这一切,在人生的《最后》,是否还能真正的爱一遍?
随笔集《火枪与玫瑰》
出版信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8月ISBN:6
内容简介:该书收入杨不易近年来发表在国内报刊杂志的婚恋情感类随笔百余篇,紧扣当下中国的婚恋现实,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对婚姻和恋爱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独到的点滴剖析。这些随笔还旁征博引地加入了很多历史上关于情感的中外典故,颇有机趣,使整本书兼具阅读美感和实用价值。
一只新闻猫的控诉(小小说)
我当一只猫有什么错?我在春天的夜里追求母猫又有什么错?我追求母猫上了树又有什么错?那些人为什么要把我这样折磨,还把我弄得上了电视上了报纸,成了这座城市里所有猫的笑谈,连老鼠们都在讥笑我,它们都知道了我倒霉的风流韵事,它们都知道我对隔壁那只黑色的母猫不怀好意……真是让我颜面尽失。
著名作家费二毛曾说过:春叫猫儿猫叫春,一声一声又一声!我觉得他简直是猫类的知音,说到了我们猫的心坎上。隔壁的黑母猫在中午时就学孙悟空的师傅向我暗示过,她在我脸上抓了三下,然后望着树顶妩媚地叫了几声。我知道她是让我夜里三更在树顶上陪她看月亮。这就是我们猫跟人的不同,人谈恋爱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我们喜欢爬到最高的地方,然后把相爱的宣言告诉所有人,这就是人类所说的“猫儿叫春”。
为了完成浪漫的叫春行动,等主人睡熟之后我就三下两下蹿上了树,那棵树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有成千上万只猫在上面搞过叫春的活动,算得上是我们猫儿们的“叫春公园”。为了达到叫春的最佳效果,我就不停地往上爬,最后一直爬到了树顶上。对着明亮的月亮,我开始呼唤我的黑母猫,温情脉脉的叫声在夜空里回荡,可是黑母猫一直没出现。
我嗓子都叫哑了,还是没看到黑母猫,我这才知道,自己被黑母猫耍了。我原本知道黑母猫只喜欢张家的*猫,根本对我不感兴趣,可是我还是上当了。天亮了,我低头一看:我的妈呀!怎么这么高啊?我下不去了,只好在树上喵喵地惨叫。
我的惨叫没有引起猫儿们的同情,却引来了人类的围观。他们在树下指指点点,猜测我为什么会爬上树,有的人说我肯定是逮老鼠,有的人说我是逮麻雀,更有甚者,居然说我爬上树为了屙高尿……我正在忍无可忍,却见一群提着相机和扛摄像机的人来了,他们围着大树冲着我一阵狂拍。我心里暗骂:妈妈的,为什么不救我?我在树上冷得打抖,记者们在树下的采访搞得热火朝天。两个小时后,几个人终把我从树上救了下来,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恨不得给他们来个激情拥抱。
但我的厄运还没结束,我刚刚下来,又来了一伙记者,他们见我已经从树上下来,心里非常失望,建议人们把我再次放到树上去让他们拍。我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四个爪子一起乱抓,但是,他们还是搭着梯子把我放了回去,然后让记者们拍新闻……我终于坚持不住了,爪子一松就掉在了地上,那个记者兴奋地叫起来:“哇,我拍到了猫儿掉下来的全过程!”把我气得当场晕死过去。
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垃圾桶里,原来主人认为我已经死了。
当天晚上,我溜回主人屋子里看到了新闻,关于我的新闻真是千奇百怪,有的说“这只猫儿太无聊,爬树只为屙高尿”,有的说“猫儿猫儿好勇敢,上树逮鼠不放松”,还有的说“猫儿想吃麻雀肉,被困树上十八天”,最后一个说“猫儿上树,一失足成千古恨”,是说我从树上掉下来的事……第二天,我又从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最真实的报道:“春叫猫儿猫叫春,一声一声又一声”,下面一个长长的破折号后写着:一只发情母猫的迷情岁月!
我KAO!我什么时候变成母猫了?
五、〖评述〗
为内心的叙述需求而写作
□朱晓剑
成都文化滋润着一代代文人雅士,代有不绝,但小说家似乎少了些。特别是70后的小说家,就我所知,也不过是几位吧,如杨不易如蒋林,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不难理解,在当下阅读趋势多元而倾向于“轻阅读”,写小说是费力不讨好的事。相比较而言,写网络小说成功几率更大。但一个作家的写作,并不是以是否成功上富豪榜为目的,更多的应该是为了内心的叙述需求。
我跟杨不易相识有十五年了吧。记得最初时,他在一家媒体任职,在编报之余,写评论写情感故事当然也写小说,但小说不是主业。后来,有一个“听草阁”中文论坛,他担任小说在线的版主,那时他已着意写小说,我也跟着瞎起哄,写了点小说式的文字,再后来,我就放弃了写作小说。但杨不易一直在坚持,构建他的小说王国,那是一个让人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这样说,是因为杨不易的小说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体验。从现在读到他的小说看,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都市情感类,如《伪单身时期》《青春派》《埋伏》《蛛网》《自拍》等,这缘于杨不易多年从事情感类访谈积累的素材和思考。二是乡村类,如《三大爷的雕花大床》、《石头房子的水边》、《莲花台》,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