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3个月卖4000万元农货两位残疾青年的
TUhjnbcbe - 2024/9/11 17:02:00

3个月,居然卖出万元农货!即使在人口仅28万却拥有大小多家电商企业的蒲江,这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成绩的创造者,来自于成都蒲江县蒲江电商孵化园里的两位残疾青年——不到25岁的杨添财和29岁的吴云。

今天,是第29个全国助残日,不妨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位80后、90后残疾青年的“绝境创业记”。

年少相遇:人生绝境里,两位残疾青年发生交集

生于年7月的杨添财,现在是一家颇为成功的公司的老总。6岁那年,杨添财患上了肌肉萎缩,渐渐不能走路。

蒲江残联理事长陈莉还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情形:“当时他听到我们来看他,就躲进被窝。我只能掀起被子一角,看看他那肌肉生长停留在六岁儿童状态的腿,一句话也交流不了。”因为完全看不见未来,少年添财把自己放逐到人生的绝境里。常年不理发,长发披肩;常捶胸;学狼嚎;在家摔东西,甚至骂父母,推搡弟弟……这是杨添财头几年的日常生活。

不幸中的万幸,他遇到了互联网。他靠着电脑,度过了几年的自闭时光。杨添财在网上打游戏,卖装备,两年居然赚了三万余元,“他小时候就非常好学,记性好,爱琢磨。”吴云这样介绍杨添财。

吴云初看上去和身体健全的人没两样,但因为年幼时感冒用药出问题,一只耳朵丧失了全部听力,另一只必须随时带着助听器。“我也经过一段自闭期,因为别人说话我总听不见,后来就越来越不愿跟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不过,他还是考上了大专,学设计。因为听力障碍,吴云找工作不顺,年开始在电商行业做供应链谋生。

直到年,时年21岁的杨添财和26岁的吴云,人生轨道才发生交集。

互助创业:一拍即合两人联合创业“卖水果”

记者了解到,杨添财和吴云的父亲,都在蒲江县做了二三十年的水果代办。年6月,两位父亲介绍他们在网上认识。在吴云的引导下,杨添财开始尝试做电商,卖本地的猕猴桃等农产品。做了几十年代办的父亲,负责给他采购供货,妈妈就帮手打包发货。年底,销售额达到了万元,杨添财注册成立了公司。

与此同时,吴云的供应链模式也不断在发展,年做到了多万的销售额。但吴云很苦恼:“订单经常不稳定,有时备好了货,别人却突然改口说不要了,非常被动。”他很想自己直接开店,“这样就能直接掌握订单。”

此时,杨添财与吴云经过近一年网聊后,已经见面成为现实中的好朋友。面对着共同的发展需求,他俩一拍即合,年初决定把两人的公司合并,入驻蒲江电商孵化园,“联手做好”。杨添财和吴云有个强烈的共识:“卖出的每一枚水果,那不是钱,而是在证明着我们的价值。”

一起走吧:创建残疾人自强的联合体

年6月前,两人到成都系统学习了三个月电商运营,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我们都是残疾人,由于我行动不便,出行都是吴云照顾我,吴云听力不好,与别人交谈都是由我传达给他,可以说‘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腿’”。杨添财这样介绍自己与吴云的关系。这种比亲兄弟还紧密的状态,激发出他们的灵感:不如,创建“一起走吧”的残疾人品牌,带动更多残疾人创业就业。

这次,他们把精力集中在了某新电商平台上。8月开店,10月才开始真正运营,但爆发力惊人,到年12月底,在该平台上的销售额即超过万元,线上线下总体销售额则突破万元。记者获悉,他们的官方旗舰店,还获得了平台年度潜力商家奖。除了蒲江本地的地标农产品红心猕猴桃、柑橘,他们还销售四川盐源、云南昭通、山西运城、陕西礼泉等地的苹果,先后在河南、陕西、湖南等地建仓。“湖南的冰糖橙是我们最先卖爆的一款产品,一天达到4万多单。”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一起走吧”已经免费培训了20余名残疾人,优先销售残疾人种植的猕猴桃、柑橘等农产品。

“今年十月份之前,我们应该可以在电商平台上做到一个亿。别人觉得我们怎么能发展得那么快,其实,我们真没追求速度。别人同时做很多品种,我们只要全年不断就可以,挑选一些最受欢迎的水果来做。别人每个平台都去尝试,我们专心只做这个平台,求稳,求精。”杨添财认为,这不是刻意为之的经营理念,而是从他和吴云的生命状态中生长出来的选择。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罗斯

图据受访者

编辑:刘成梦

1
查看完整版本: 3个月卖4000万元农货两位残疾青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