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借绿道客流成都幸福村建起4A级景区成都
TUhjnbcbe - 2024/8/7 17:25:00

从温江城区出发,不到10分钟便到了幸福村。离幸福村约米处,就是温江区有名的万春绿道。绿道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也为幸福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将逛绿道的游客留下来?幸福村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建国家4A级景区——幸福田园湿地公园,“筑巢引凤”引13家企业入驻;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土地整理,村民住进了小别墅。幸福村定下发展旅游产业这条路子,借着绿道客流的“东风”,如今村民年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人均收入增加了两倍多。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如何把绿道建设作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城市实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益治理?如何充分运用绿道吸引的大量客流,将客流转化成消费流,把绿道打造成新的消费场景?在温江幸福村,已然有了具体实践。

绿道串联村、镇

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一般都是天晴的时候出来玩,但孩子没见过下雨的田野、树林,所以这次是专门带他过来感受。”7月2日,成都下着雨,许多人忙着躲雨,而市民谭先生一家却选择到温江逛绿道,体验雨中漫步,“雨天逛绿道田园、住农家乐,充满诗情画意。”

谭先生一家逛的是温江区有名的万春绿道,该绿道展示了“成都式”田园风光。据了解,温江绿道始建于年5月,沿江安河一线、寿安、万春、和盛、金马和国色天乡绿道组团已建设完成。绿道不仅串联起以江安河沿岸为代表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还连接起别具特色的村庄和园林,使游客走进绿道就能闻到“生态”的味道。

“温江绿道景观多样性是很多绿道无法比拟的,不光是一年四季景色不同,即便同一个季节同一段绿道,也是风景各异,一段多点,各有特色。”温江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称,利用温江绿道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实施了水、林、田、湖综合整治,以及沿河、沿沟、沿湖植树栽花工程。

绿道串起村、镇,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温江绿道周边村、镇充分运用绿道吸引来的大量客流,发展乡村旅游,引入服务项目,让游客驻足、消费,不仅把绿道打造成新的消费场景,还带动农民增收,让绿道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

借绿道客流

幸福村发展乡村旅游

在万春绿道管理秩序维护队队员王方敏眼里,万春绿道热闹的时候堪比春熙路。“绿道建成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周边的路边、农户家里都停满了车,绿道上骑行的人也特别多。”王方敏说,每到周末,天气好的时候或者节假日,这儿的人流量就跟春熙路一样。

绿道既是赏心悦目的风景,成为市民体验乡村旅游、感受乡村情怀的好去处,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大量游客的涌入,带动了绿道周边村镇经济的发展。据踏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骆明介绍,村里许多村民开了农家乐,有的在绿道边开起了小卖店,村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如何把绿道吸引的大量客流转化成消费流?看着别的村“因绿得福”,幸福村村支书郭建平坐不住了,“以前我们村以苗木产业为主,年前后,苗木产业低迷,村民种植的苗木赚不到钱,村里也在考虑如何转型使农民增收。”郭建平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万春绿道修建完成后,离幸福村仅有约米,如何跨越这米,借着绿道客流的“东风”将村里的经济搞起来,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幸福村进行了探索。

“绿道带来这么大的人流量,于是就想发展旅游产业。”郭建平介绍,当时村里组织到广西、江苏等地学习,回来后便考虑如何利用村里的地形、地貌以及产业布局,发展乡村旅游,“大家都在琢磨,如何将游客留下来,如何给他们一个留下来的理由。”

建设4A级景区

“筑巢”引来13家企业

定下发展旅游产业这条路子后,幸福村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土地整理,“比如,原先一个院子住4户人,通过土地整理,将院子打造成可以住40户人。其他院子的人搬过来后,空下的院子通过招企业进来的方式收取租金,再用这些资金打造村民住的院子。”郭建平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村民的房子都改建成了3层小别墅。

发展旅游,良好的生态必不可少。据介绍,幸福村通过政府专项资金,依据自身地形、地貌特点,将低洼不能种农作物的地方改造成湿地,增加水的面积,从而增加它的生态功能。年,重点打造的幸福田园湿地公园通过国家4A级景区专家评审。一片区域因被赋予绿道生态底色,具备了与其他区域不同的商业场景,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商业竞争优势。通过建设旅游景区,幸福村“筑巢引凤”吸引了许多企业入驻。

“生态搞好了,我们希望引进一些康养、医养项目,进一步完善幸福田园景区的建设。”郭建平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3家企业确定入驻,其中4家企业已开始动工建设,预计年内还将有4家企业动工,“主要是康养度假酒店和医养产业,还有一些培训中心项目也将入驻。”

除了吸引企业进驻外,幸福村还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春秋华堂”。这家公司通过村里出资源、社会投资出资金、成都中医药大学出技术的方式,3方共同建设成立(集医疗、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在村中已建成的区域,引进了月子酒店(集产后恢复、婴儿康疗于一体)。

将打造历史文化特色景点

增加旅游粘性

如今的幸福村,不仅有如诗如画的湿地公园、绿树成荫的江安河绿道,还有造型雅致的乡间屋舍,是呈现温江民俗文化、休闲风光和体验别样田园生活的精品旅游村。

“通过打造旅游景区,将村民生活与旅游相结合,村民年收入有了显著提高,现在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较以往增加了两倍多。”郭建平告诉记者,现在农业已不再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民收入方式变得更加多样,除了收取土地、房屋租金,还可以到入驻企业就业,或者开办农家乐,自主创业。

“我们还将深入挖掘幸福村的文化创意价值,将历史文化与景点建设相结合,增加幸福村的旅游粘性。”郭建平介绍,未来幸福村准备建设一个集水闸、涵洞、渡槽、毛渠、斗渠、支渠等水利系统于一体的景区,一个能够体现都江堰灌溉区特色和农耕文化,具有历史意义的景区。此外,还将通过挖掘历史典故及周边历史遗存,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

成都晚报记者:闫宇恒摄影:孙琳

编辑:邓文博

1
查看完整版本: 借绿道客流成都幸福村建起4A级景区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