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乐居年度重磅50年,活在三无仓库中的
TUhjnbcbe - 2024/6/26 16:57:00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在此一住,就长达半个世纪。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居住在由报社仓库改造而成的房子中。至今仍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木楼梯,大军阀家拆卸而来的琉璃雕花窗使用至今。

仓库改造住宅中,不通气,无厕所,缺乏完善的排污设施,年年被水淹……

如此“三无”生活,在成都一环内的点将台68号片区日复一日地上演了50年之久。而居住于此的人们,期盼着拆迁也整整长达36个年头。随着,该片区改造项目签约的完成,最快今年年底,这里的居民就将彻底告别水深火热的生活。

待拆迁的点将台68号片区

“结实、冬暖夏凉,是房子仅存的好。”

在蜀都大道东风路段以南、东大街芷泉段以北、一环路东四段西侧、均隆滨河路以东的繁华市主城区域,隐藏着传说中的诸葛亮点将台,这里的道路也以此典故命名;而即将进行拆迁改造的点将台68号片区就在此。

“热烈祝贺点将台68号片区改造项目签约率达%”——路边,鲜红醒目的标语无时无刻提醒着每位路过于此的人们,这里将迎来全新的一片天地,也暗暗告诉着大家现在亦是见证点将台68号片区的最后时刻。

坚实的尖顶、残破的灰白外立面、通走廊的四层小楼透出一抹别样的淡淡苏式风格,这也与周边的普通平顶住宅,在建筑设计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似乎表面的差别并不能够足以说明任何情况,沿着停满了各种汽车的小路,径直步入该片区时,才会深深体会差异的所在。

布满深绿浅绿的青苔水泥窄路,仰头不见天空、只见晾晒衣物的公共上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味道……深入点将台68号片区的刹那,久远的时代感迎面袭来。

呈一字分布排列的四层高小楼是典型的通走廊设计建筑,即使在初秋的白天时间,沿楼梯而上,依旧需要借助照明工具。与现在常见的普通住宅设计不同的是,非一户一厕的四层高小楼,其每层楼仅有的两个公共厕所设置在了该层楼的中间部分,也就是公共楼梯的转折处。

即便是在白天依旧昏暗的楼梯处

如此特殊的建筑设计,如今甚是鲜见。“这里上厕所得排队”,居住了大半辈子的李大叔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房子唯一的优点就是结实、冬暖夏凉。你看都40、50年了,这楼梯磨损得这么严重,可建筑本身却一点问题都没有。”仔细打量这栋年代久远的老旧建筑,确实如李大叔所言,除了采光差,厕所、厨房等功能区的设计不够合理以外,建筑体本身仍然坚如磐石。

“烧蜂窝煤、外出步行上厕所,生活太不方便了。”

在四层高的小楼之间,出人意料地还夹杂着一栋类似住宅又非住宅的两层高、砖木建筑与低矮的平房。远远看去,这两栋建筑都和住宅扯不上太多的关系。

由仓库改造而成的二层居住小楼已倾斜

“你看,这栋楼都已经歪了。”还不等新浪乐居仔细打量眼前的这栋以木头、红砖为主,有着难得一见的雕花琉璃玻璃窗、红油漆早已剥落褪色的两层高小楼,热情的原住民孙阿姨就主动介绍起了眼前的这栋两层高建筑,“我13岁就搬到这里住了,现在我都63岁了,在这里整整住了50年了。在我们搬进来之前,这里其实不是住宅;而是成都晚报的仓库,堆放各种物品和杂货。”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这栋楼看起来与普通住宅有着明显不同的外表。

二层小楼的居住条件虽破败,但生活却平淡有序

在这里,一住就是半个世纪的孙阿姨,既对这栋二层小楼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也对此处的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有着自己的看法,“到现在都没有厕所,也不通气,生活太不方便了。”在长达半辈子的生活中,孙阿姨家人与邻居们都过着要步行几十米才能上厕所的生活,“年轻人习惯了也就能将就,可老年人就真的很不方便了。并且没有天然气,至今都还有邻居煮饭做菜是烧的蜂窝煤。”一张置放炒菜锅的简陋小桌、临墙而靠的蜂窝煤炉、被蜂窝煤烟熏得发黑的墙面……在一复一日的时光中,见证着点将台68号片区的日常生活。

“一盼就是近40年,终于等来了搬迁!”

生活的不便并不止于此。由于路面年久失修,地下排水设施早已失去了作用。“一下雨就会淹水,住一楼的家家户户都自备了沙袋,”至今仍与90岁高龄的老父亲同住一间屋的田阿姨也是点将台68号片区为数不多的原住民之一。

“这沙袋多少能管点事,至少不会让水马上淹进屋里。还记得年那场大雨,当时屋里的家具都被水淹得漂了起来。”尽管距离那场水灾已经整整过去了36年的时间,当田阿姨回忆起时,话语中仍有着一丝未雨绸缪的忧虑,也有着太多的无奈。“从那时起,我们就盼着拆迁了。这一盼就是快40年的时间。”

大军阀家拆卸而来的琉璃雕花窗使用至今

20多平米的小屋里,不仅要居住田阿姨与老父亲两人,还要想尽办法摆放下各类家具、家电。面积着实有限,以至于洗脸盆架、简易单人沙发等东西不得不摆放在门口,才能让不大的房间看起来稍显宽敞。“现在已经好多了,原来这屋里要住我们一家5口人,后来姊妹们成家就都搬出去了,现在就由我一人来照料父亲的生活。”

鲐背之年的田爷爷挺着硬朗的身板坐在家门口的小沙发上,“这窗户都是当年大军阀家里拆下来后,才装在这里的。”精神矍铄的田爷爷记忆尚好,对于老物件的来历依旧能够娓娓道来。而说起即将拆迁搬新家,田爷爷淡然的表情下难掩一颗激动的心,“高兴,终于等来了!”

据点将台68号片区的居民反映,最快今年年底的时候,大家就能从这里搬离,彻底告别无不通气、无厕所、被水淹的几十年漫漫生活。可能搬离的新房相对离春熙路会远一点,但大家还是希望能够早日离开这里。

(经采访者要求,文中的人物均为化名)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居年度重磅50年,活在三无仓库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