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蔡宇丹
西南崛起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大现象。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份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全部出炉,其中西南各省表现较为优异,这一趋势变化也反映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大学生一站式求职网申平台梧桐果对届大学生校招数据分析显示,从届中国校园招聘需求量来看,西南地区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华东和华北,并以7.4%的涨幅成为需求涨幅最大地区。从高校毕业生留存率来说,四川留存率为76.25%,排名全国第五,仅次于山东。西南地区对于人才的吸纳能力明显上升。从各省份高校毕业生岗位薪酬来看,重庆以元领跑西南各省,四川元紧随其后,两地薪酬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元。
通过上半年西南地区各省份与全国GDP增速的对比可以看出,西南各省不仅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而且均保持正增长。
与此同时,国家战略层面也发生大的变化,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这个词成为年最为瞩目的概念。在沿海城市面临国际贸易大变局的冲击下,中西部人口大省既有劳动力红利优势,又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支撑,正是“内循环”的重大支撑地区。
西南地区强势崛起,毕业生需求涨幅全国第一
对于地方经济来说,目前最大的两个工业支柱就是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大体就是由这两个产业的强弱决定。
图片来源:智谷趋势
目前,成渝两大城市相继列入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位列5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西南地区紧抓产业转移,形成大规模工业增量。比如在东部产业尤其电子代工产业大量转移背景下,重工业基地重庆以笔记本电脑企业为引进重点,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成世界级规模,成为增长引擎。
梳理近10年西南经济数据可以发现,西南地区的高增长都是这些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带来的,尤以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为重,大规模产业转移使得资本西进成为潮流,更为西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
以成都为例,从电子产业核心产品来看,全球一半的iPad平板电脑产自成都;全球50%以上笔记本电脑CPU为成都造,全球第二条,国内首条量产的第6代AMOLED全柔性生产线京东方AMOLED柔性面板落地成都。
从知名企业来看,华为、京东方、英特尔、IBM、德州仪器、住友化学、中光电、富士康、戴尔、腾讯等60多家世界和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成都,从业人员60余万。
成都高新区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在年中国电子通讯大学中排名第一的电子科技大学也位于成都。
目前,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2%,成都也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产业规模占中西部30%以上,信息安全产业占全国总量的15%。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主营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9亿元,同比增长13.8%,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七。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达亿元,占成都市生产总值(1.7万亿)的49%,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明显。其中成都高新区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年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达家,产值.2亿元。
西南地区的崛起离不开人才支持,梧桐果对届中国校园招聘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从上图届中国校园招聘需求量区域占比可以看出,西南地区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华东和华北,需求占比为12.05%,同比届涨幅达7.4%,成为需求涨幅最大的地区。
西南三省上榜留存率前十,近八成四川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
注:留存率=驻当地高校毕业生留存人数/驻当地高校毕业生总数,留存率越高,代表该地对当地毕业生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该地对当地毕业生吸引力越小。
由上图可见,届中国高校毕业生留存率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西南地区占到三席,仅次于占到五席的华东地区,且留存率均在70%以上,其中四川留存率为76.25%,贵州留存率为76.18%,重庆留存率为70.6%。
以四川为例,招纳天下贤才,打造一流的人才集聚城市,探索高端人才*策资源共享模式、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开辟重点人才特殊支持通道……四川各地各级创新实践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贴近国家和本地区发展战略长远需要、贴近产业和企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四川省委省*府一贯秉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形成了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天府之国”成为群英荟萃之地,四川成为人才西南飞首选之地。
作为全国第一个系统提出发展新经济的城市,成都正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形态。8月4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国内家独角兽公司中,以城市分布计,前10城市中,北京以93家,占比41%一骑绝尘,成都以4家占第8位,重庆和青岛以3家并列第9。这些独角兽公司分布的热点城市显示了城市的创新活力,也增加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中,成都的准时达、新潮传媒、、驹马物流四家企业上榜。这些独角兽企业为毕业生们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施展抱负的平台。
西南地区毕业生薪酬年达元,重庆最高元
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届西南地区高校毕业生岗位薪酬逐年攀升,届西南地区高校毕业生薪酬达到元,较届上涨元。从各省份高校毕业生岗位薪酬来看,重庆以元领跑西南各省,四川元紧随其后,两地薪酬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元。
各地争夺人才频出大招,各种各样的优惠*策层出不穷,但是有发展潜力的土壤最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目光。西南地区尤其是川渝等地着力打造人才服务“软环境”,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重大人才工程,让人才愿意来、能留下、可发展。
以重庆为例,近几年重庆凭借全球化、国际化的红利,即内陆开放,以惠普入渝为标志,近家世界强企业对重庆融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产生深远的影响,重构了重庆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路径与版图,影响极其深远,事实上也成就了重庆作为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全球笔电基地的地位,加大了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岗位薪酬持续走高,为西南地区的人才集聚增添了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