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樊伟宏
老曲与收藏结缘,至今已有40多年。
尽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曲总以“收破烂”的名号自居,但40多年来,每一件收藏、每一张自制标签,甚至每一个摆放位置……都能透出他的良苦用心和精心呵护。
小至一枚徽章、一张车票,大至一部留声机、一扇屏风,它们无一被老曲视若珍宝。
多平的存放面积,近项品类的藏品,背后记录的是老曲波折而不凡的一生。
这是老曲的“解忧杂货铺”,也是他的“时光博物馆”,承载着他的梦。
一个人的“秘密花园”
淄博市高新区万杰路,一家名为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山东科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坐落在这里,老曲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
老曲原名曲明,虽已是花甲之年,但被冠以淄博知名企业家头衔的他,在淄博,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存在。
时值周末,老曲一如往常来公司“打卡”。这是他的“必修课”,当然,出差和会议时除外。
作为同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既生产农机、汽车检测设备机械台体又生产微机电控系统的企业之一。山东科大的产品已占领全国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全国己建、在建和改造的农机、汽车检测线已上千条,遍布全国各省市。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公司事务,老曲多已交给儿子打理,但多年养成的习惯,老曲却未曾改变。
当然,除因为这里是自己的办公场所,让老曲风雨无阻的,还有另一个理由。
创业初期,为兼顾工作和收藏的爱好,老曲特意将办公楼的几间房做成了储物间,用来存放他的藏品,时至今日,已占满了足足两层空间,这是他一个人的“秘密花园”。
初始
据老曲讲述,他人生的第一件“藏品”,是自己十几岁时保存的一只青花杯子。
问及理由。“美,是真的感觉美。”每每回忆,老曲总是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老曲开始格外留意身边的一品一物,只要是喜欢,就有意识地留存下来。
70年代末,老曲被分配到了当时的国营单位淄博无线电二厂,从工人到车间主任,再从销售公司经理做到副厂长,一呆就是近20年。
老曲说,因为销售工作要出差去全国各地跑市场,那是他最喜欢的事,毕竟,闲暇之余,可以到处走走看看收集东西。
年,老曲“下海”创业,组建成立了山东科大。得益于多年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积累,老曲展现出了优秀的生意头脑,公司发展很快,年便建起了自己的办公楼,在行业内,干的风生水起。
手上有了闲钱,老曲的收藏正式提上了日程。
其实,他对自己收藏的定义,是从年开始的。他说,之前只是有意识地收集保存。
但与多数收藏者不同的是,老曲既不热衷于名人字画,也不爱好古玩奇石,带有生活气息和厚重岁月沉淀的日用物品,才是他瞄准的方向。
票据存单、手表相机,鞋子钟表,自行车家具……老曲收藏的每件东西,都能在人们对时代的记忆中,找到影子。
老曲笑称,自己的收藏初心并不是为以后升值,只是相比高雅的名品大作,这些“俗气”的东西,能让他触摸到岁月。
因此,在儿子等更多人看来,他的收藏,更像是“收破烂”,而他自己则像个管仓库的。
为收藏,老曲经常趁工作出差之余,穿梭于各地文化市场。
物件的价值几何,全在老曲的心里。
后来,老曲的收藏渠道再次“扩容”。借助自己的“朋友圈”,老曲和来自张店、桓台、滨州等地的很多行商建立了联系。这些所谓“行商”,有很多是从各地收了东西,然后用三轮车直接拉到了老曲这里,让老曲现场挑选。
久而久之,老曲在圈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找老曲卖“旧货”。
老曲倒也来者不拒,往来货物中,有近七成都被老曲收入囊中。
“现在收的少了,主要是没地方放了。”老曲说,笑容里隐约透着些许苦涩。
巧遇
也不是所有“旧物件”,都会入老曲的眼。
对老曲而言,一是喜欢,二要收集成系列。
在老曲的珍藏中,有两类物品让他最为引以为傲,一是手表,二是相机。
年,老曲去兰州出差,工作间隙,他打车去了古玩市场。
彼时,当地的古玩市场下午5点歇业,而老曲到得晚,逛了几家店没有收获,他心里有些失落。
无意之中,他走进了一家小店,眼前的一幕让老曲大为惊讶,满柜台的老相机,且很多种类,他从来没有见过。
老曲强按着内心的兴奋,经过仔细地选择和试用,老曲以80-多的价格,拿了店里近两万的货,并连夜通过快递运回了家。
“高兴坏了,基本上把相机的品种,收藏齐了,现在收了大概多部,几十个种类。”老曲脸上抑制不住地欣喜。
而对于手表的收藏,则是另一段奇遇。
年,老曲到上海参加一个投标会,因为会期调整,闲来无事,老曲又赶到古玩市场“淘宝”。
一家专卖旧手表的小店,引起了他的兴趣。
经营小店的是一对老夫妇,两个柜台摆满了各式手表,有国产也有进口的,每只表上挂了标签,便宜的几十块,贵的上千,价格鲜明。
彼时的老曲,收藏手表其实已有一段时间,见到此景,波澜不惊的表情背后是一颗激动的心。
在后来的价格博弈中,老曲成功让老人把“存货”取了出来,以平均38元一只的价格,前后两次收购了多块。
看着兜里的“余钱”,心情大好的老曲还不忘找路边饭店“犒劳”了自己一下,以示庆祝。
交谈中,老曲得知,老人是上海手表收藏协会副会长,如今70多岁了,因为年龄大、身体不好,子女又不喜欢收藏,只好将这些处理掉。
闻听此言,老曲沉默了。
烦恼
此刻看来,老曲的沉默不无道理。
老曲年龄也不小了,持重物时手会微微颤抖。
虽然工作上,有孩子撑了起来,这让他很是欣慰,但多年来收藏的心爱之物未来如何安置,这困扰着老曲。
占地自不必说,每天的打理也是个问题。加上家人们对老曲的收藏兴趣寥寥,提起这些,老曲忧心忡忡。
老曲曾想过建一个博物馆。
于是,他找了设计部门,从图纸设计、土地规划,布局安排、审批程序等,亲力亲为。但钱花出去了,设计图也画好了,土地也有了,待一切渐入佳境时,因为当地*策的调整,老曲建博物馆的想法,落空了。
看着满屋的收藏品,老曲内心五味杂陈。
“这些都如我的孩子一般,我想,未来能有一个地方,能够接纳它们,让淄博乃至更多人,都能通过这些物件,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感受当时的场景,看到它们所属时代的波澜,看到在淄博还有这么一个人在做这样的一件事,就足够了。”老曲说。
如今,老曲的收藏还在继续,这是属于他的解忧杂货铺,也是他的时光博物馆,带着他的历程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