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8月25日
一年一度的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作为国内第四大车展,成都车展至今已经举办到20届,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也在成都车展的发展进程中,日益凸显出汽车产业的重要地位。
数据显示:
?在制造端上,成都已聚集了一汽-大众、沃尔沃、神龙汽车、吉利等11家整车企业,整车生产能力达到万辆;
?在消费端上,近五年来,成都市小型汽车以年均43万余辆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7%左右。
?截至年7月底,成都小型汽车保有量达到万辆,已是名副其实的国内汽车消费“第二城”。
?继东北、华东、华南之后,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正在消费和制造两个层面成为车企眼中必须占领的“第四极”。
成都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通过‘一企一策’的招商引资方式,逐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圈,成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量的跨越。”
根据
年7月出台的《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未来成都汽车产业将重点发展中高档品牌乘用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控、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清洁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在实现量的跨越后,下一步成都要在质的方面实现跨越,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文彬称,预计到年,成都的整车产能将达到万辆。今后,成都将继续为汽车产业量身打造推进计划,保证成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
“产业缺什么就补什么”
在今年7月2日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提出,力争到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而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业将成为重中之重。
当前,在汽车制造端方面,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等车企已先后落户成都,这里已是国内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数据显示,年,成都小型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4万辆。
车企纷纷来成都落户,离不开成都在招商引资策略上的吸引力。据文彬介绍,在对车企的招商引资上,成都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做法。
成都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我们按照打造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着力抓好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抓好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缺什么就补什么。”比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如果已进驻成都的企业缺电池配套,我们就想办法引进电池企业;如果企业缺资金,我们就依托成都西部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发一些针对汽车产业的专项金融产品。
正是按照“补链、强链、扩链”的发展思路,成都汽车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和成熟,进而吸引了更多车企进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据《成都晚报》报道,截至去年9月,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南部片区(60平方公里)和北部拓展区(77平方公里),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吉利、沃尔沃等11家整车企业,初步形成全链条产品体系,围绕整车龙头企业引入了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总计余家,基本搭建出以发动机、底盘、汽车电子、车身、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五大总成为核心的配套体系。
汽车将与信息产业“强强联手”
根据《白皮书》规划,年,成都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要增长10%以上,力争15%,实现整车产量万辆以上,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实现利税亿元以上,继续保持汽车产业较快增长势头;到年,成都市要实现整车产量万辆以上,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亿元以上。
为完成上述目标,
成都已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找准了方向。
《白皮书》指出,成都汽车制造产业的发展定位为,加快转型升级,塑造“成都造”品牌汽车,促进汽车产品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建设中国西部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汽车城;重点发展中高档品牌乘用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控、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清洁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根据今年出台的《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年,成都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达到亿元以上。
而根据《白皮书》的内容,
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上,
成都的发展思路是: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
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积极培育车载智能终端系统、先进车载传感系统、人车互联系统等智能汽车产品。
成都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成都依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
?一方面具备了成熟的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在信息产业领域有很大的优势。
“信息产业是成都的第一大产业,聚集了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而这些人才都可以辐射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每年可培养数万信息工程方面的人才,他们将为促进成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助力。
今年3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已确定落户成都科学城。据悉,该中心隶属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由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牵头组建,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等学科人才支撑,这对成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无疑是锦上添花。
成都市经信委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说:“成都目前第一大产业是电子信息,第二大产业是汽车,我们将这两大产业强强联合,将使成都的汽车产业实现长久、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