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周新闻速览 [复制链接]

1#

1.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秘书长尚长春来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考察指导

2.我校学子在年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城市设计竞赛中取得佳绩

3.我校学子在第七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中喜获佳绩

4.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秘书长尚长春来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考察指导

9月29日,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秘书长、西安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尚长春来到学院,考察中外合作办学推进情况,指导年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年会筹备工作。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高炜,学院*总支书记、院长汪海年,*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姚以亮,副院长柏强参加会谈。

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尚长春参观了学术报告厅、多媒体互动教室和国际交流中心等教学办公空间,深入考察国际化人才培养设施条件。随后,双方在学院五楼会议室开展座谈会,座谈会由汪海年主持。

首先,汪海年代表学院欢迎尚长春秘书长莅临学院指导工作。他从学院发展历程、合作院校实力、开设专业优势、人员组织架构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概况,汇报了学院目前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本年度招生宣传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承办本届年会的筹备工作。他表示,学院将以办好本次年会为契机,积极与省内兄弟院校开展更有广度和深度的学习交流,推进学院各项事业提质增效,为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尚长春对学院运行发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学院发展概况,学院硬件设施条件完备,人才培养方案高度契合中外合作办学的使命初心,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势非常突出。他祝贺学院招录工作取得喜人成绩,勉励学院通过承办本次年会,发挥自身优势,锐意进取,着力打造陕西教育事业的拳头产品,积极为省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树立标杆。

座谈会期间,参会人员对中外合作办学深入落实及年会筹备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通过本次座谈交流,拓展了学院对外合作交流的广度,对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团结服务陕西省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事业提供了有益指导。

我校学子在年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城市设计竞赛中取得佳绩

9月21日,由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orldUrbanPlanningEducationNetwor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和Guihua杂志联合举办的“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和“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获奖名单揭晓。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本科同学共10组同学获得奖项,包括城市设计5项金奖并获提名奖、4项提名奖,调研报告1项金奖。

本次国际竞赛共收到千余份参赛作品,共有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的近余名学生参加,评审工作历时3个月,共经历了“技术审查-初评-终评”三个环节,评选出优秀奖和提名奖,优秀奖(BestAward)为最高奖项,竞赛评选出50份金奖,提名奖份。

此项国际竞赛是今年城乡规划专业教指委因疫情停办相关竞赛后,由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UPEN)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ity网站联合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指委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城乡规划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等著名教授担任竞赛评委,是面向全球的重要国际建筑类专业学科竞赛奖项。

我校积极组织参赛,学生作品在众多知名院校中取得佳绩,是长安大学建筑学院自“十四五”开局以来不断推动“双一流”建设步伐以来,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系列工作中取得的可喜成果,为学院在一流专业建设和学科评估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校学子在第七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中喜获佳绩

9月17-20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在深圳召开。经过笔试和视频展现、现场自我展现、个人必答题、团队必答题、综合论述题、团队抢答题以及辩论题七轮精彩激烈的比拼,赵淑红和王飞指导的*飞、张展铭、贺武和帅辰鑫同学获地震测井勘探类一等奖,齐彦福和鲁宝亮指导的苏子旺、张潇、舒臣臣和周绍钰同学获重磁电勘探类二等奖,马见青和王卫东指导的杨涛、何煦鹍、张铭和袁梦珍同学获固体地球物理学类三等奖,张展铭和舒臣臣同学获分别获最佳个人风采奖。

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成都理工大学和长安大学等28所高校63支队伍,共计余人参加此次比赛。其中,重磁电勘探类队伍23支,地震测井勘探类队伍23支,固体地球物理类队伍17支。长安大学由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副院长邵广周领队,带领三支队伍参加全部三个类别的比赛。

9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晓非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斐教授出席了本次竞赛闭幕式,我校李貅教授作为此次竞赛的仲裁委员会主席,为获奖学校、获奖老师和获奖选手颁发了奖杯并合影留念。颁奖典礼将与11月在珠海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同时举行,届时颁发团体和个人荣誉证书和奖牌。

陈晓非院士、李斐教授和长安大学参赛师生合影

第七届“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主题为“创新创业、团队进取、知行合一、交流共赢”,旨在进一步推动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及全国各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探索地球物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地球物理专业知识的能力。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接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进校考查

9月22日至9月24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一行4人对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进行现场考查。专家组由天津理工大学郑清春教授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河南科技大学颉潭成教授、山东省汽车工程学会李景芝教授,专家组秘书由江苏理工学院刘栋梁担任。

9月23日上午,现场考查见面会在北校区北辰楼第九会议室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校*委副书记黎开谊出席见面会。会议分两个阶段,分别由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赵现伟和专家组组长郑清春教授主持。

专家组见面会

黎开谊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长安大学与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概况。他表示,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开展认证工作是进一步促进我校工程教育标准化与国际化的重要举措,认证工作在改革专业教育,改进教学管理,建设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具有积极、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希望专家组对学校的建设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学校将以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遵循,持续整改、深化落实,进一步加强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委副书记黎开谊致辞

郑清春教授肯定了车辆工程专业前期工作,介绍了本次进校考查的目的及拟采取的措施。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对自评报告进行了补充汇报。专家组各位专家结合专业自评报告和汇报内容依次现场提问,问题涵盖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培养目标的表述、课程大纲对毕业要求观测点的支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估和帮扶、课程质量评价、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招生就业情况等多个方面。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学院和专业负责人对专家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专家组组长郑清春教授讲话

见面会后,专家组实地考查了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场、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交通博物馆等;分别与学校职能部门、专业教师、在校生、用人单位、毕业生代表进行了访谈和座谈;分组调阅了试卷、课程设计、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资料,查阅了学校、学院相关制度文件。

考查实验室

9月24日下午,专家组意见反馈会在北校区渭水服务大厅第一报告厅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副校长赵祥模出席反馈会。会议由郑清春教授主持。

郑清春教授代表专家组对车辆工程专业的整体自评工作反馈了审议意见,并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支撑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考查意见反馈,对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重点事项提出了改进建议。考查组各位专家也针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考查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赵祥模感谢专家组对学校和车辆工程专业提出的意见建议。他表示,学校将把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在学校层面进行认真研究,找到系统性的解决办法,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强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和汽车学院要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以本次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认真学习、研究、落实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扎扎实实抓好整改,努力推动车辆工程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副校长赵祥模讲话

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宣传部、学工部/武装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人事处、计财处、实管处、信网处、国际处、后勤处、校团委、南校区办、图书馆负责人,汽车学院领导班子、车辆工程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参加了见面会和反馈会。

现场考查反馈会

推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