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府散文齐学武四川对不起,离家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对不起,离家三十二年,

清明节我从来没看你们

●齐学武(四川)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在这个季节,人们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

自打我记事起,到了这个节日,家里所有人都要换上干净的衣服,约定时间一起去扫墓、踏青。那时,我虽不清楚大人为什么这么做,但对我而言,能脱去捂了近半年厚重的棉衣棉裤,换上清凉的外衣去亲近自然,在绿油油的麦田里打滚嬉闹玩耍,欢畅享受春天大好时光,确为十分兴奋的事儿。

清明节祭祖,现场很严肃。这事儿,通常由爸爸主持。爸爸双手端着四方木盘子,盘子里放着*纸、蜡烛和香。到了我从没见过的爷爷奶奶坟前,爸爸摆上水果、肉、白酒等供品,开始燃香,举过头顶,拜、跪、叩,跟随他的吆喝,大家重复做三次。接着烧纸,我和哥哥、姐姐们按照爸爸事先的交待,赶紧跪下,见爸爸磕头,哥哥姐姐们便磕头,爸爸烧纸,他们就默默地跪着。那时我不懂事,光看了热闹,没有磕头,旁边的姐姐小声说“犯忌!犯忌!”把我的脑袋恨不得往地里按,让我磕头。纸快燃尽时,爸爸将瓶中酒倒入三个碗中,依次举过头顶后泼撒在坟前,嘴里嘟囔着谁也听不清的话语。爸爸起身时,我发现他红红的双眼中噙满泪水。

祭祖结束,大人们全都争抢着上坟用的供品,拿给自己孩子吃,说是吃了供品能消灾降福。孩子们边吃着供品,大人们边敲打着自己的孩子:爷爷奶奶随时都看着你们,不能尿床、不能睡懒觉、干活不能偷懒,否则爷爷奶奶会打屁股的;要老实做人,不能学坏,安心种地,好好学习,否则来年爷爷奶奶会降罪的。从那时起,凡是参加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孩子,都成了全家族人公认的孝子贤孙,个个争做有出息的人。

一九八九年三月,我参*入伍前,母亲仙逝。一九九二年六月,在我上*校时,父亲驾鹤西去,临终时都没见上最后一面。

父母和亲人们一个个走了,留给了我不变的清明节和永远的思念。离家三十二年了,因工作关系,清明节我从来没有现场拜祭一下远在天堂的父母。可在这三十二年里,不管在什么地方,每到清明节,我都要买上*纸,写上父母和亲人的名字,在十字路口、在大漠戈壁、在草原雪山,面向家乡的方向,烧纸、磕头。我相信,亲人们会收到的;我也相信,远在天堂的父母会原谅他们不孝的儿子,因为他们一定理解:自古忠孝两难全。

清明节,一直没能现场拜祭父母,始终是我心里的一个结。二〇一六年春节,儿子学校放假,我也专门请了假,想着,不是清明节,只要与儿子回老家拜祭一下父母也可了了自己一桩心愿。上坟拜祭那天,儿子同我一样,也没有见过他的爷爷奶奶,甚至纠结怎么称呼他拜祭的先人。儿子从小与外公外婆接触较多,两位老人要他叫他们为“爷爷、奶奶”。在我们北方,儿子应该对我的爸爸、妈妈叫爷爷、奶奶,对母亲的爸爸、妈妈称为外公、外婆。那一次祭拜,我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与欣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也就是那次春节祭拜当天,因误解闹矛盾,几年不相往来的两位姐姐在父母坟前,相互自我反省,然后嚎啕大哭,直到拥抱和好。那一刻,我心里异常高兴。全家人都深刻认识到,对先祖的祭拜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感恩先人的恩泽,忏悔自己的过失,相互谅解包容,携手奋斗,就能共同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年这个清明节,我又没能回老家。我想对天堂的父母说:爸、妈,离家三十二年,清明节我从来没看你们,但我从没有忘记对祖先,对你们的敬仰与怀念,我时刻牢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祖先血脉依存的凝聚力与感染力影响下,始终初心不改,强化使命担当,活出令你们引以自豪和理想中的样子。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部分文章:●齐学武(四川)

父亲记忆●齐学武

第一次去拉萨,飞机飞了三天齐学武

儿子第一双战斗靴●齐学武(四川)

难忘当年入伍时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齐学武复转*人,文学爱好者,青藏高原工作25年。年10月开始发表处女作。之后,拙文散见于《青海日报》《西藏日报》《人民武警报》《中国绿色时报》《解放*生活》《解放*报》等媒体,部分获奖。曾任《人民武警报》《中国绿色时报》特约记者,《解放*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讯员。现居住成都天府新区,为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天府新区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投稿者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