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去年开始,成都在全市范围内试点创建一批规范化建设城管执法中队。按要求,原则上每个区(市)县至少创建一个样板中队。
现在,这批规范化建设的城管执法中队的试点建设得怎么样了?
今天,记者从成都市城市管理执法“强转树”三年行动总结暨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了解到,目前,12个中队实现独栋集中办公,11个中队实现集中楼层办公,设置专用停车位处,设置爱心驿站47处,配置完善执法装备,配备执法车辆(含电动摩托车)台、执法记录仪台、执法手持终端台、M应急指挥对讲机台,建立11个智慧执法指挥中心(室)。
执法中队怎么建?
据介绍,本次规范化中队建设行动,以镇和街办执法中队为创建主体,因地制宜鼓励发挥属地能动性。彭州市、成华区、简阳市、新都区、高新区、双流区、温江区等统筹规划,争取属地镇(街办)*府支持,开辟独立办公场所全新打造规范化中队。成华区龙潭街道在执法中队设立警城联动办公室,借力公安执法力量,协同开展城管执法工作。
规范化执法中队长什么样?
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是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之路的第一步。作为成都市首批规范化建设城管执法中队试点之一,简阳市综合行*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年实施了中队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工作。
执法中队办公区的出入口处,一面新设计的文化墙显得别有新意。红色的旗帜图案上,印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字样,一旁还有三只飞翔着的蓝色小鸟图案,象征着拼搏向上,而一句“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标语,则书写出了城管人“执法为民”的不变信念。
“希望能营造出一种自觉奋斗的办公氛围,让大家不忘初心地努力工作。”除了注意门头设计,一中队还结合办公区域的功能布局,因地制宜进行了“私人定制”。
按照3大类30小项对中队办公场所作了全面制式规范,办公区严格遵循《成都市城管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指导标准》,设置了办公室、值班室、档案室等办公用房,还设有信访接待室、文化活动室、学习室、询案审讯室等其他用房。
在着装方面,按照*策标准要求一中队全体队员着统一化制服,执法人员佩戴有“执法”字样的臂章,协管人员佩戴“管理”字样臂章。
在执法车辆方面,一中队配置了标准化车辆,共有执法车3辆,有力保障了日常管理和执法的需要。
执法条件得以改善
从去年到今年,市级财*对区(市)县基础设施设备和执法装备购置配备等硬件投入方面实施补助,各区(市)县相应加大经费保障。
据介绍,各试点中队重点完善增配了功能用房,并进行合理分区,重点配齐执法记录仪、执法车辆。
成华区、高新区购置无人机,金堂县在街面增设活动箱式执法岗亭,新津区新购三十余台摩托车,补充配置执法交通装备。
目前,逐步构建市、区、街道三级信息化智能化平台,执法中队使用全市综合执法平台和移动终端开展网上办案。
彭州市加快执法智慧化建设,接入数字城管视频监管系统、魔镜慧眼视频监控系统;崇州市组织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综合行*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并在全市使用推广;成华区、武侯区、龙泉驿区开发建设城管执法指挥中心;高新区研发综合行*执法智慧管理平台智绣云APP等。
创新探索“三项制度”落地方式
彭州市根据试点中队工作职能,优化中队组织架构;龙泉驿区狠抓执法队伍“四化”建设;金堂县聘请专业律师为中队提供日常法律服务;青白江区积极探索“非接触性”执法;成华区、新都区、高新区开辟心理干预抚慰单元区,聘请专业心理健康师、购置心理检测设备;成华区、东部新区、高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金堂县等关心关爱队伍,在主要街道设置“爱心驿站”、“队员之家”等休息场所,解决协管队员就餐、午休等实际问题。
下一步怎么干?
去年,《成都市城管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三年(年~年)行动方案》施行,用三年时间打造一支“执法铁*”,建设一支“为民型、学习型、公正型、文明型、廉洁型”高素质城管执法队伍。
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是成都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成果的体现。
据介绍,成都将形成一套具有成都特色的在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力争中队规范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今年,各区(市)县规范化中队建设要达到60%,各区(市)县将发挥第一批试点中队建设示范引领作用,汲取经验,取长补短,提早安排,加快推进实施。
新闻多一点》》
城管执法中队是城市管理行*执法队伍的最基层单元,是城市管理的前沿阵地,更是城管执法部门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窗口。
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加强城管执法规范化、智能化、专业化建设,切实推进城管执法从以城为本向以人为本、依靠人治向规范法治、单一分散向系统综合、传统粗放向智慧精准转变,建设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城管执法队伍,对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李霞图片李霞责任编辑刘颖编辑钟英校对曾书睿审核缪琴
城管驿站商城
为更好的服务广大城市管理工作者,城管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