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府记忆蓉城柿子巷古院落消逝记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高级记者*基秉与《蓉城柿子巷古院落消逝记》作者宁德宏儿时同住在原成都市西城区柿子巷8号大院,该院原为国民*一位*官的官邸,年底随蒋介石去了台湾,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后由*府房管部门租给百姓居住。柿子巷清代是满族旗人居住地,民国和共和国时期有很多名人在此巷居住,如:新中国初期的一代满族中医骨科圣手杜自明的公馆就在柿子巷10号,古老的宅院门眉上挂着一个扁额——华佗复生。杜自明中医大师是到北京为周恩来总理医治过手臂骨伤的名医。柿子巷西头还有一家蒙古族骨科名医何仁甫大师的公馆,何仁甫的三个儿子何天祥、何天佐、何天祺乃何氏骨科第五代传人,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中医骨科名医。柿子巷2号大院还住过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的孙子,新中国建立初期,詹天佑的孙子和五个重孙女曾在这里居住过十几年。柿子巷7号大院曾住过历任国民革命*第18**长、第4兵团司令、第15兵团司令等职的陆*中将。抗日战争期间,罗广文率部英勇作战,始终拼杀在抗日第一线,战功累累,被誉为抗日名将。年12月,罗广文率部在成都郫县起义。罗广文的弟弟罗广斌是革命小说《红岩》的作者,曾被关押在重庆国民*设立的渣滓洞监狱,20世纪40年代初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是马识途的同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柿子巷7号院交给成都*区成为了*区保育园的一部分。*基秉与宁德宏年中学毕业后同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支边,后来宁德宏考入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毕业后成为一名工程师;*基秉后来考入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成为报社记者编辑。近日,*基秉收到宁德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