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避寒邛海边●牛牧(四川)这年(年)寒假春节期间,我们一家四人自驾出游,去西昌攀枝花等地,避寒过年度假。汽车经冕宁进入西昌境内,感觉气温上升,天气暖和起来。安宁河两岸,树林草地一片油绿。支撑在高高电线杆上的风力发电机,长长的叶片静静地等待着南方热带季风的到来。我们到达西昌城郊,看见邛海岸边的树荫下,来自成都及其周边的许多避寒过节者。介于游人增多,房间紧张,住宿费涨价等原因,觉得不宜在城里或海边住宿。经朋友推荐,我们入住离城较远的西郊外一家彝族同胞开办的旅馆。这家旅社,二层小楼,房屋较宽敞。免费供应早餐,稀饭、馒头、咸菜、蔬菜等。辣白菜,辣一口,香一口,很好吃。旅客还可自带炊具,每天从外面活动回来,可用自备炊具做饭。洗衣、晾晒也都方便。附近有个小镇,可购买生活日用品和当地土特产品。尽管离城隔海稍远,但从这里开车出去,早出晚归,同样可游玩观看景点。先是去附近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游人较多,来来去去,络绎不绝。这里曾经去过,此次重游,房舍有的已重建,可看到新的内容。第二天,去了西昌城里和郊外的农村。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规模不算很大的城市,但城内城郊,热闹繁华。因其冬天气候温和,游客增多,熙来攘往,人气特别旺盛。小买小卖,到处都是,地摊经济相当繁荣。这里城郊外面的农村,一派郁郁葱葱。田野山坡,生长着各种夏季蔬菜和粮食作物。诸如豇豆、四季豆、辣椒、茄子、番茄和大豆、玉米、红薯等。此类作物,在外面的田地里可以看到,但更多是在大篷里面生长。从前,多为汉族人种植,现在也有彝族同胞在此承包土地经营的。如今交通运输方便,这些反季节蔬菜和粮食产品,运到成都、重庆乃至更远的北方城市,既让外地人吃上新鲜农产品,也可卖出好价钱。接下来,我们又去到了邛海周边的小岛。远远望见,宽阔的水面上,不同色彩的风帆和坐着游人的小舟,自由自在地飘游;望见高高的水塔,定时喷射出的参天水柱,让游人拍手叫绝;还可望见,一叶一叶的小渔舟,飘泊在宽阔的水面上,出没于起伏不平的风浪里,打鱼捕虾。不禁让人想起,宋代诗(词)人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诗句。这里的渔人,似乎同样有着古代渔民的艰辛。当我们赞赏鱼虾美味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到那些打鱼人,出没风波里的艰苦情景?节日出游,喜出望外。在这里,意外地见到一初中模样彝族小女孩,同她的祖母、母亲和姑姑向我们走来。她母亲停住脚步,对我们女儿女婿亲切地说,她这小女要拜我们女婿为干爹。面对这彝族同胞的好意,只好欣然同意,当即向孩子发了两个红包,并赠送载有*联土林文章的书两本作为礼品。自此以后,她们过年过节都要电话慰问,并邮寄当地土特产品,如荞麦粉、香肠和种子等。这孩子现已考上当地师范学校,立志当一名小学老师。在西昌城郊这样住了几日以后,便驱车去了会理、攀枝花。
点击标题同步阅读作者其他文章:
●牛牧
海棠花开
●牛牧
呷巴草地游
●牛牧
易家河坝看风景
●牛牧
避寒过冬去海南
●牛牧(四川)
夜宿新都桥
●牛牧(四川)
避暑青城山
●牛牧(四川)
游雪兰多森林公园
(图片:网络)●作者简介●牛牧,本名朱大勋。德阳市教科院退休教研员。在《德阳晚报》、天津《八小时以外》、纽约《世界日报》《家园》等发文多篇。在四川、重庆的出版社出书多本。投稿须知投稿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