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落英篇李宗明矿山岁月二十二恢复高 [复制链接]

1#

李宗明

次日早上我6点起床,骑车赶到望江公园门口正好7点。我趁小阮他们还未现身,就抓紧时间在公园门外背诵英语单词和相关句型。眼见三五成群的年轻人背着书包络绎不绝地进入园内,我料想等会儿我们进去时,怕已找不到好位置了。待小阮和施永海7点半左右相继到达后,我们赶快进入园内,希望找到一张石桌子和几个石凳子坐下来学习。然而眼前的情景立即告知我们那是痴心妄想,公园内所有能够坐人的地方,都已满满当当地被补习功课的莘莘学子们占据。我们在公园里查看了一大圈,就连公共厕所旁边的小树林也没有放过,但依然未找到相对理想的安身之处,最后只好在一片稍微雅静点的竹林里安顿下来。我们将随身携带的雨衣和报纸铺在地上,席地而坐后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可是仅仅过去半个多小时,一群群的墨墨蚊就开始向我们发起疯狂围攻,我们身体裸露的部位顷刻之间便被咬出一串串的小疙瘩,任随使劲抓挠还是涂抹清凉油,都不能止住那钻心的恶痒。如此一来,我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都大打折扣。然而此时此刻我们只有咬紧牙关死扛下去,根本不敢移动,因为就在我们进入竹林不久,陆续又进来好几拨补习功课的青年人,他们所占的位置比我们的还差,不仅同样要被蚊叮虫咬,而且还要被烈日照晒。我们一旦挪动位置,他们肯定会立即过来抢占。

到后来我们几乎被恶蚊叮咬得麻木了,加之时间紧张顾不了那许多,苦苦坚持学习到下午5点过,我们才迈着沉重的脚步离开竹林。走出竹林好一阵,我们的腰都僵疼得直不起来,而全身上下裸露部分已无完肤,就连额头和脸上都布满了红疙瘩,那恶痒恶痛的滋味,没有经历过的人们绝难想象。

走出望江公园,我们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因为从眼前大伙儿这种玩命般学习的场面我们预料,今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一定会较去年大幅度增加,两个月后的高考,必将是一场比心理,比智力和比体力的恶战。

那天以后,我们又去过草堂寺、南郊公园、文化宫、青羊宫等处补习。尽管早上只要去得够早,还是可以找到较好的学习位置,但一到上午8点以后,“人满为患”的场景便必定出现,那闹哄哄的环境实在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尤其不利于我们补习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一天傍晚,在人民公园那臭烘烘的水沟边苦读了一整天的我们骑车回家途中,在羊市街口遇见了曾经在矿山和我朝夕相处近两年,后调至成都小汽车修理厂工作的何自强。自强大我半岁多,为人厚道豪爽,他在矿山和我相处如亲兄弟,他调离矿山后,我失却了一个最知心的朋友,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适应。后来虽说我们彼此还是常有来往,但毕竟天各一方,各有各的工作和需要操心的事,故心虽相近,形却相远,难以经常沟通交流。此时能和自强在街头不期而遇,我感觉简直就是天公作美。

交谈中我才知道,自强也在准备参加这年的高考。他从相关朋友那里了解到,成都市正全力以赴补习功课,准备参加7月高考的人数是去年的两倍多。更为麻烦的是,本届高考将有数千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投入其中。对于吾等“临时抱佛脚”的所谓老三届来说,竞争的难度无疑又提高了许多。自强了解到我们当时的苦衷后,立即爽快地邀请我们去他家里补习,并说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自强的古道热肠,让我们3个难兄难弟真像久旱的禾苗遇到了及时雨,终于缓过劲来。

第二天早上8点过我们就赶往东珠市街自强的家。当年的东珠市街宽不足5米,街道两边多是古旧的穿斗房子,有几条小里弄分别向南北方向延伸,自强家所在小院,就位于一条向北延伸的弄堂深处。那小院已很有些年龄了,显得优雅而古朴。包括自强家在内,小院里只住有3户人家,另外两户人家一户姓钟,一户姓赵。说来也巧,钟家的儿子钟星亮和赵家的儿子赵希杰都与自强同年,他们都在准备参加这年的高考。

钟星亮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而赵希杰除了英语拔尖外,文笔也相当不错。他们都热情友好,对我们的出现都表示了真诚的欢迎。自强的妈妈对我们更是慈祥和善,常常在学习之余留我们吃饭。时隔这许多年,我也忘不了自强妈妈蒸的甜烧白,炒的回锅肉那鲜美的滋味。因为有自强妈妈的关爱,加上3位兄长在补习中不时予我以点拨和促进,随后那段时间,我的文化补习取得明显的效果,小阮和施老兄也感觉自己进步不小。

6月20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国家关于这年高考的一些新*,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以下几点:一是但凡工龄满5年以上的在职员工,高考被录取后可以带薪读书,且学习期间也计算工龄。二是强调高考*审必须认真执行*的*策,不要纠缠考生父母的历史问题。只要考生本人*治历史清白,决心为革命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遵守纪律,就可以被择优录取。三是鉴于国家历经“十年动乱”,百废待兴,高校校舍和师资力量都很紧缺,鼓励各地实行和推广走读生制度。四是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将优先录取考试成绩优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及年龄在20岁左右的优秀社会青年,以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当我看到第二条内容时,不由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到压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父亲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历史问题,看来不会再影响到我的*审。但看到第四条内容时,我的心情又沉重起来,怕自己竞争不过那些应届高中生。

已经26岁的我,可不能再有耽误了。

作者简介

李宗明,年2月9日出生,四川省商务厅退休人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金牛作协会员。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成都晚报、四川日报、青年作家、等报刊上发表小小说、散文、译作等20多篇,计10余万字;在国际市场杂志、经济日报、国际商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计20多万字。退休后,写有60余万字16个题目的自传体系列文章,其中《我的大学》于年被成都大学校刊连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