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华文融媒云(ID:zghwrm)作者丨刘国昌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两会报道也将随之高调陆续展开。应编辑部之约,要我讲一讲两会报道的事儿。作为一个参加过多年两会报道的老编辑,理当尽这个责任。讲些什么呢?简言之:写两会报道,这些规矩你得懂!
一、需要格外注意的一些提法
在写两会报道稿子时,有一些提法需要格外注意。在过去报道中,这些地方往往容易出错。
01
“学习”?还是“审议”?
有记者采访时问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你学习*府工作报告后有何体会?”写稿时这位记者也是这么写的。稿子送审时,主管领导说,怎么能问人家“学习报告”呢!人大代表应该是“审议*府工作报告”。当时,这位记者很尴尬。全国人大代表对*府工作报告,应该是“审议”,而不是“学习”。然我们有些记者习惯于过去类似的写法,提问和写稿时顺手都成了“学习”。如此情况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有的记者对两会报道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学习不够。
02
“国是”?还是“国事”?
写两会报道,“国是”、“国事”,这两个词是绕不开的。有些媒体的栏目刊头是“百姓议国是”,这样写是对的。不能写成“议国事”。“国是”,指的是国家大事、国策、规划等重大事务。严格用于讨论、商定国家大事,如“国家领导人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等。“国事”则是指国务活动等,如“国事访问”。
03
“议案”?还是“提案”?
在两会报道中,经常出现“议案”、“提案”这两个词,稍不注意就会写错。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在提法上有严格的规定。即全国人大代表提交的是“议案”,全国*协委员提交的是“提案”。两者不能混淆。
04
“领导下”?还是“领导的”?
审稿时经常会遇到“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的写法,应该把“下”字去掉。正确写法是:“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
05
“界别”?还是“届别”?
“工商联界别委员”不要写成“工商联届别委员”。出席会议的全国*协委员是由各“界别”组成的。如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新闻出版界等,共有34个界别。
06
两个会议的名称:
人大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协会:全国*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注意:人大会的全称,“十三届”在“全国人大”前面。而*协会,则在是“全国*协”后面,即“全国*协十三届”。以上这些提法,虽然有的只是一二个字的差别,但稍不注意就会写错。两会报道中的一些提法是严谨、科学的,记者写稿时务必要很好学习武装一番才行。
二、基层媒体如何跟进全国两会报道?
“我们是基层媒体,如何跟进全国两会报道呢?”常有一些同志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01
思想相通。
全国两会在首都北京召开,基层媒体不直接参与报道任务。但从内容上来说,会上的不少议题与基层媒体紧密相关。比如教育、科技问题,比如国企改革问题,比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等等,都是基层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