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设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文作者廖天元新疆飘落在心头的一片雪 [复制链接]

1#
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7.html
*:飘落在心头的一片雪花四川廖天元

乌鲁木齐夜景

如果去*旅游,我不会挑在寒冬腊月。但因为公务,时间由不得我。*地理位置于我很遥远,但事实上,老师很早就把*这两个字写进我的心里。曾记得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写疆字,他说,疆字就是专门为*而生的。这个字左右结构,左西右东:它弯弯曲曲的“弓”字边,就像*多公里的漫长边境,而那片“弓”外之“土”,就是在近代被强迫割让的土地。

老师很博学,他说疆字右边,“三横两田”:“三横”由上至下排列,分别代表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三山夹两盆”。上“田”为北,是准噶尔盆地;下“田”为南,是塔里木盆地。大漠、关山,绿洲、湖泊,大美*由此风情万种神秘壮阔。

小妹多次去过*,她给我传来照片:幽邃深蓝的夜空下,一溜山脊轮廓分明。草原中,一排金*的灯光,夺目璀璨,宁静旷远。她告诉我,这是八月阿尔泰的夜晚。她说,*最好的风景,在七八月份,或者大雪封山前的十几天。这话我信。著名作家韩子勇对雪前的阿尔泰有过热烈地描述:(那时候)所有的树木仿佛“燃烧”起来,轰轰烈烈,仿佛有一只巨手从天空快速泼下辉煌繁荣的色彩,一棵棵白桦树爆炸般喷射出绚烂疯狂的光焰,似乎之前的季节只是用来成长和积累她的力量,好在瞬间挥霍掉全部的青春生命。

但我不遗憾。雪山大漠始终如谜一般地存在,我想听的,是历史深处响起的厮杀和马鸣。曾经,无数游牧民族,轮番登场,从三大山脉南下、西进,搅得周遭鸡犬不灵。我想知道的是,这些来如风、去无影的牧人,如果没有一个与之打打停停的中央王朝留下文字记述,他们会不会被草原母亲春绿秋*的宽广袍衫掩盖得严严实实,成为悄无声息的巨大谜团?

落地*,当地的朋友为我们送来“大巴扎”。

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抬头,一片金*的穹隆;远眺,一排尖拱、马蹄拱、多叶拱的门窗。一群维吾尔族姑娘和小伙,正扭着灵动的脖子,随音乐翩翩起舞。

两个词在心中激荡:蔚为壮观,独具风情。

应该是公元十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西域,后来在维吾尔人和哈萨克人中广泛传播。随之而来,他们的建筑艺术也在*生根发芽。

古代传说,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自西向东。传说虽非信史,但也不是完全的虚无飘渺。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它承载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文明,经过碰撞激荡后,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终于包容成百花绽放的春天。

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

陪我的罗总说,大巴扎像内地的大超市,但产品极具民族特色,是神奇西北景之一。我兴奋地建议,要不先去逛逛?

居然忘记了寒冷。等回头想起,才发现这样的气温也不是传说中那样吓人。事实上,吃饭的时间到了,逛一逛的念头只好作罢。餐厅在二楼,一片宽阔的舞台,背景中的大屏幕正渲染着大美*的风土人情和前世今生。开饭不久,便有歌舞升起。绚丽歌舞、瓜果美食、民族风情,这是*独有的味道。

传说中的手抓饭来了。一眼看去,唬了我一跳:一盘炒过的米饭上横着一根又长又粗的羊腿!这羊腿,比在酒宴上常见的锡纸羊腿足足大了一倍不止。羊腿肉多且嫩,并无膻味,软硬适中。米饭大抵和着红色的胡萝卜、*色的水果粒用油一起炒过,看上去亮汪汪,*晶晶。一粒一粒的长粳米,筋道,有嚼头,入口清香四溢。

也是凑巧,抓饭入口,维吾尔族歌手出场,一曲《达坂城的姑娘》惊艳四座。欢快的乐曲声中,我依稀看到三毛拥在王洛宾的身旁。

“达坂城”的出名,因为王洛宾,因为美好爱情。据说,乌鲁木齐和吐鲁番未通高速之前,一个叫“达坂”的小镇,一块空地上塑真塑有一个“姑娘”,真实的“模样”却让人大失所望。

人的一生,爱情自然不是唯一。很多人来*,是为一个梦想。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在*务工经商,工作求学。我见到的是,乌鲁木齐的商场、工厂,车站、机场,井然有序,生机勃勃,随时可见不同民族的人在交谈。问路的时候,你压根不需要担心蹩脚的“川普”,正宗的川话也能换来一声“亚克西”。

这城市的繁华,古往今来各路“凤凰”纷至沓来,相互作用、激荡,更将繁华推向久远。比如纪晓岚,他肯定来过,要不他不会激动地写下《乌鲁木齐杂诗》,来描述“商民流寓往往不归”的繁华景象。更多人来了忍不住惊叹《*是个好地方》,离开时还会吟唱《最美还是我们*》。

但我确信,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代国家领导人回答好了“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大课题。于是,美丽的*从此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历史学家有一个说法:不同民族之间一旦结成了平等关系,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活力,国力就会增强,文化就会提高。有据可查的是,历史上太多的人,抱着一腔热血来到*,帮助*各族同胞建设自己的家园。也有太多的人,把青春乃至一生献给了沙漠和绿洲。比如科学家彭加木、上海人余纯顺,还有眼前这批从家乡出发的追梦人。

还是有些遗憾。有一件事我一直三缄其口,前年夏天,喀什地委组织部曾邀请我过去工作,主考官最后微笑地问我,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我幼稚真诚地问,冬天我可以回家吗?

*天山山脉

他的回答结束了我走进*的梦想。我深深地以为,*的寒冬会让我无所适从。没想到的是,如此众多的人们,在新的丝绸之路上,却热火朝天,激情澎湃。

“我们*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离开乌鲁木齐那天,机场的广播中传来这首*民歌,一时心潮起伏。对于*这个好地方,我终究是个过客,成为“逃兵”,有些遗憾注定终身。天空,有雪纷纷扬扬,飘过天山,飘到心尖!

作者简介:

廖天元,男,南充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爱好文学,业余创作,先后在《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燕赵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武陵都市报》《贵州民族报》《重庆科技报》《西南商报》《成都晚报》《教育导报》等20多家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作品十万余字,有作品被《微型小说选刊》等选报刊转载并收入多种选集。有征文获得全市比赛一等奖。

征稿

《*文学》是一个以主流和先锋文学为导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